彌勒慈尊 降 98‧12‧12

詩曰:察明八卦定分金。一線陰陽活氣深。
賜爾道場儀典盛。開宗永佈法佳音。

聖示:《易‧繫辭》伏羲畫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類萬物之情。《搜神記》所載,乾坤連成,從此生生不息;宋揚救貧,精習地理堪輿之術,凡有建厝宮廟,必定分金。何謂「分金」?乃為依卦象連陰陽、和合五行方位,從此基地上龍虎盤鎮,生息騰升,綿延不絕。 今爾『唯心宗道場』興建在即,吾乃親來為基地之主建物作定分金、行破土,擇定於貴堂舉行今科大法會之日未時初(即下午一點半)舉行儀典。

兜率天彌勒菩薩 降 99‧1‧3

詩曰:勝典宏開歡喜心。建成聖地定分金。
有情緣眾輸誠意。頂禮人來沐法音。

聖示:吾今日降下,乃為『唯心宗道場』興建主建物而劃定分金,以為主建物之主軸線,奠定建物陰陽一線,五行相生,生氣綿延,裨利弘法利生之聖地,此後法教弘興綿傳佈。 又示:稍後吾將擇定二點,拉成一線,為建物之軸線,定點以鸞筆所示之處為是。可,吾定分金。

彌勒淨土遊雲菩薩 降 99‧5‧8

述論:三身

所謂「三身」,是佛家語詞,計有三宗各立論述。其中天台宗有之,《金光明最勝王經》有之,不過,吾今夜述論主旨是取「法相宗」所立之三身而闡述。 法相宗所立三身,是為自性、受用、變化三身。「自性身」又可云法身,乃係佛之大功德法所榮之身,故云法身;「受用」又可分自受用身及他受用身,是為佛之淨妙功德轉化,此乃呼應天台宗所立之「報身」;「變化」則是佛應化渡眾生而隨緣示現之化身,亦與天台宗之「化身」相呼應,但二宗仍有所別。 「法相宗」重唯心識法,故在三身中應用體性較多,今彌勒法教中『唯心宗』之創立,亦屬法相唯心之一脈傳承,故吾析解三身應用於修子日常間之修行課目。

自性 —— 以佛大功德法,為初地菩薩以上,轉正法輪,此正可應用於修子體現教法,如佛轉正法輪,各修子悉皆得以沐受。
受用 —— 以傳承正法,如佛云之普被諸眾,則各修子當能精益求精,此緣於佛之淨妙功德也。
變化 —— 道子修行,不論是顯、密,正是佛之應緣示現,或以根器而定施教,均可以使修子如沐佛之正受而示現,如佛之化身。此一階段不論顯、密,隨處可見,如善慧有情專注禮佛,此身如佛之淨妙;若修子現廣長舌,則十方諸界有情,悉皆沐受正法,何啻佛之轉正法輪!

若修子願一心精行,則宛如脫胎換骨,凡根轉佛性,不但是佛之教化,更以此示現引渡有緣,則修子此身亦佛也! 三身是在闡述佛之不可思議微妙淨大功德,但是道場修子,卻可在修行中體現佛之三身,則人人是佛之化身!

法華林菩薩 降 99‧5‧15

論三昧

何謂三昧?《大乘義章》云:「以體寂靜,離於邪亂,故曰三昧。」簡白而言,如何使體軀入於寂靜而可離開邪亂之擾,唯有進入正定,故三昧之義即「正定」也。後世有人以此衍伸,謂凡事能取得訣要,亦曰三昧,如「深入三昧」是也。 彌勒法教之簡易,是不急定、不斷業,只要趣心不滅,恒求往生淨土之願,即可上生彌勒淨土。乍看之下,善根器者會以矛盾而不解,為何上生此土可以不急於入定?但六事行法中,卻有「行眾三昧,深入正受」為其一大計分項目,所以必要闡述分明,以利趣心求生此土之行者不疑不惑,能生正信而趣心不滅。

所謂不急定、不斷業,是讓普通根器,或者因應末法時期諸眾,所處時空不利於發露增上,更遑論出離!因而仗 慈尊大願,只要諸眾有情:願生此土,一唸彌勒不間斷、禮拜彌勒佛不退心,如此即可融入 慈尊願海,歸空日 慈尊放光接引往生此土。唯僅只能生於外院,此乃仗「願力」而上生,直至來到此土,再做精修。此亦 釋尊之所以金口開示:「末法遺眾悉皆彌勒接引,再做龍華三會,共成「正等正覺」盛事之大緣由。 那麼,「六事行法」就不一樣了,因為上生彌勒淨土除有上、中、下三等上生此土之分別,每等又更細分上、中、下;而基本上欲上生彌勒淨土生於內院,至少要中品之上品上生彌勒淨土才具足。

所以有志生於內院,就不能像生在外院即已滿足——可以僅靠趣心及唸佛拜佛而已,還要以「六事行法」多修多分,少修少分,歸空日看你有多少福慧資糧、具不具足上生內院?所以,行眾三昧深入正受,就是必要的功課了! 吾作個簡單的譬喻,同樣在學,看你是要混文憑求畢業就好了,還是真正要為自身求學識。吾論此「三昧」真義引用求生彌勒淨土法要,實要世之趣心求生此土之善根器修子,切要確實的了知、進而可以增上,以契達到上生內院之資糧。 深入三昧,是為深得三昧。

阿難尊者 降 99‧6‧5

論三性

所謂三性,有二義,其一曰善、曰惡、曰無記。其二曰徧、曰依、曰圓。 首先就前者而言,善性——以信為起,所尋造等之善業。惡性——以貪為起,所造諸惡業。無記性——謂不善不惡,即非善非惡等,無以計別。此三性可見唯識論中闡述人之三性。 後三性中曰徧者,乃徧計所執性——此性乃依一切因緣假和合者,無依一切有及實我實相,僅以自性認知而妄情計度,並具此而執著,亦即虛執其誤認之所知,而衡量、認知為正確之執性。 曰依者,乃依他起性——此性以法義所知,仗一切因緣所生之法而生起之性。

曰圓,乃為圓成實性——此性乃為圓融或執去相,是為法相,是為實性,故曰圓成實性。 此三性亦見唯識論中,以修行彌勒法教中之次第;前者論人性,後者論法性。人性尚可輕易轉換,但法性若一入所執,則徧起妄情計度,則將永難進入圓成實性。 所以修子在第一關,即要戒慎恐懼;進入第二關之後,則執在法我,但執法空法,圓融慧性之修子,多於徧計所執;並且法執尚可扭轉,不致於前功盡棄。度此二關,圓成實性在望,則修子已可盡量弘法利生!

勒淨土常氤氳菩薩 降 99·8·7

述論:彌勒密行之觀想

所謂觀想,即乃仗藉諸佛聖菩薩之好相,使行者之意念可以融入此好相中。不論佛門各宗,甚至道家各脈,俱有觀想法,當然緣於各家宗脈之法教,以至其觀想目地與結果迥異。 今日吾主題在彌勒法教,尤其在密行者觀想,是一個甚為關鍵之築基,若果行者修此密行未能將此觀想圓滿,何啻建物之基礎不穩固,那麼在往後修行的功候上,將會處處阻障,甚至形成毀於一旦之魔障!

觀想分成兩大部分,其一、是上師相應法中觀想上師。其二、是本尊(亦曰緣佛)相應法之觀想本尊或緣佛。此二大方向之差別:觀想上師是要與上師相契,而得上師之助力;觀想本尊緣佛,卻是要使行者融入本尊或緣佛之法相中,亦即:我即本尊、本尊即我。將我融入本尊緣佛法相中,本尊緣佛法相亦可融入我之中。 簡言之:我即佛,佛即我,如此觀想始曰有成,至於好處,那就多多囉!不但可以仗藉本尊緣佛伏魔除障、增福生慧,尚可藉此大轉法輪,為他眾消災解厄。不過,此一觀想之成就,是要到心起念隨,可以立即觀想無礙,始曰成就。 今貴道場『唯心宗』顯密圓融,教法頒傳是為天下善慧行者之福音,吾忝為先進行者,乃特來分享,甚願有助世之彌勒密行者!

法華林菩薩 降 99‧8‧21

述論:功行

所謂功行,乃係密行修者之特有名詞。尤其密行者進入灌頂第二階段之修行,則功行之深淺,可以左右你修密之成就快速與遲緩。 何謂「功行」?即是壇城修法完成,謂之一功行。眾修密行之道子,眼見上師阿闍黎、仁波切,甚至法王子、諸大法王,何以能將此功行轉大法輪,而為門下修行者灌頂加持,甚至降魔伏妖,消災解厄?其能量來源,即是累積數十萬次功行修法所得。 所以,欲求成就,功行不可或缺;但是,密行者卻要注意,功行卻非成就之唯一因素。相反,有修子卻因壇城修法之不當,非但使功行不圓滿,反而積造(或曰召感、牽引)魔障或業障,從內心或從外在干擾。 密行者在初期之奠基就是關鍵。密行有其一定之程序,才能稱為功行圓滿,彌勒法教之密行功行,在【彌勒密乘儀軌】中闡述分明。所以,我宗密行修子,若要進入彌勒密行,當要詳實確切研閱儀軌,當可事半功倍,至少可以減除密行不必要之阻障。 彌勒法教不只密行有其功行之累積,顯法當亦如是!欲求生彌勒淨土,當需發露「趣心」,此一趣心是基本動力,才能結合日日時時之唸佛、拜佛累積功行,以得契入 慈尊願海之攝納。終其一生不間斷,歸空日亦即功行圓滿日,慈尊自眉間放白光接引上生淨土無礙。 甚願我宗行者,不論顯、密教法,均應精進功行,則所願無礙。

寂生量尊者 降 99‧9‧

述論:三慧

所謂三慧:乃聞、思、修三慧是也。以聞見經教而生之智慧,是為「聞慧」。以思惟道理而生之智慧,是為「思慧」。此聞、思二慧,是為散智,但卻為修慧之觸緣,亦即先要首件,乃能深入「修慧」,是為定智;即依修、禪定而生之智慧。所以修行人欲求實智,必要由此三慧入門。 首先,經教是以獲得諸佛菩薩以迄歷代祖師大德之心法要義,若不知聞經教起慧心,則將無以深入;修行得有經教聞法,修行之後,若不能思惟其中勝義,則如身入寶山,滿目珍寶卻不知其珍貴!

等到聞、思俱皆持行不輟之後,如何斷惑、正理以達覺智?那麼依法實修或者坐禪入定,使真如豁然,才能斷除聞、思之過程所產生之疑惑不明,也才能從經教中印証真理。所以修慧,就要依各家法要去修行、去驗証真理。 譬如佛家出家眾為何要參禪打坐(不是特指禪宗之行者)?他們就是要藉坐而入定,使真我實智在假體俱寂之際顯現。而其流程正如八識阿賴耶所含藏之實智出現,再有第七末那識牽引至第六之我識,至此我識得知實智,而可應用於修行過程,即是藉禪坐提升實智,亦即所謂修慧(此乃應用於廣泛各家修子)。 至於禪宗之禪坐,依禪生慧,則是以坐工之先,依經教中勝義妙諦所蘊涵之禪靜,打破修行中所知障,去蕪存菁,而依禪修斷惑正理,亦藉禪坐提升真如實智。 總而言之,修行之智慧,本就有按步就班,絕無可能一夕之間成就覺智之慧,至希世之行者有所體悟!

彌勒淨土常應行菩薩 降 99‧9‧11

述論:發露

所謂「發露」,即是展現意向與毅志之決心,為修行人三大步驟之首要,即發露、增上、出離。 彌勒法門,在 世尊親口金言付囑 慈尊:未來世中引渡所有遺眾,悉皆共赴龍華三會,成就等覺正授,而成未來下世之佛陀。故法教之殊勝,即以簡易、方便,針對目下眾生所有根器咸皆合適之法教,以利眾生之皈依求生淨土,而達到 世尊之付囑。 所謂簡易——只要唸佛、拜佛,絕無間斷即可。所謂方便——乃不求急斷業累(可以帶業求生),不深入定(可以方便眾生修行,不受凡業之阻礙)。

但是其再簡易方便,若眾生無有「趣心」,則無法契引,所以要眾生發露初心。(此一發露初心,有點像學子聯考填志願,或者是公家特考擬定既有目標,朝此方向苦讀)若修行者能夠樂生彼土,乃可發露修行之初心;此初心一起,緣於長時間唸、拜彌勒佛(名像),則可轉換成趣心,達到與 彌勒慈尊之願海融匯無礙,則必定在歸空日可以上生彌勒淨土! 俗云:萬事起頭難,修行之趣心亦如是。當修行人不知要朝哪個方向前進(或者作歸宿),此時就要有趣心來支撐你的修行動能,而此一趣心卻是從發露之初心而來。

阿難尊者 降 100‧5‧7

述論:信願行

佛弟子以最根本之正信而生行持,以迄圓滿究竟,此一過程中,最大動能即是「願力」所在;諸佛菩薩悉皆俱有本願,以攝受有情緣眾,而最基本契引之機,即在願力。 實踐信願行;當然在每一位修行者身上容或有深、淺不一之根器,但眾生本就平等,要究竟,並非一定要有深厚根器!儒聖常云:「勤能補拙」,因此各個修行者所下的功夫,才是成就最大的關鍵。 然則,修行是什麼?許多人常以為吃素、唸經即是修行,不能說錯,但僅只於表面解釋而已,仍要深入信、願、行的領域,才是真正的修行。

信 — 即是要起正信之信仰。若行者未具備正信,則在末法時期容易人云亦云,跟隨著並非正道法教而盲目修行,不但耗費精神財力,甚至可能貽患於不久將來。
願 — 既有正信,就要生願,願之所在,即是個人將來歸宿之處。譬如,你願生兜率,必定有其趣心而深入彌勒法教,恒持不斷,那麼累積動能,歸空日必定蒙佛菩薩接引往生願土。
行 — 行之所在,正如走路,你不動如何到達目的地?因此在修行過程中,此一行字,是最大動能,也是攸關你到達願土的關鍵。

我佛住世即大開法宴弘轉法輪,以利法益眾生,雖然際此佛已遠去末法時期,卻早已付囑 彌勒慈尊接引遺眾,因而目下彌勒法教雖不能自詡最為殊勝,但卻為最符合目下眾生聖、凡兼顧之修行法門! 因為只要有情、緣眾生起信仰、親近 彌勒慈尊,即是正信;只要日日唸佛、拜佛即是往生願土的最佳動能。而此一信與願能不間斷,即是在行踐彌勒法教,可以具足上生彌勒淨土之福慧資糧。所以普勸有情緣眾,早早發心親近 彌勒慈尊與彌勒道場!

先天豁落靈官王天君 降 101‧6‧16

述論:昇座安香之殊勝

所謂「昇座」,以僧師而言,即是開演法教;若再加上「安香」,則為道場之神尊正式供奉、定位,大爐定位,從此推展此一道場之使命。 由古至今,升香、安座不僅僅是佛道而已,儒家授業賢師,亦多有講授教學之際,先依儒禮祭祀至聖。(即將先師神位供奉,並點燃檀香。)由此可見,昇座、安香是為一大殊勝且隆重之儀式! 今貴堂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主建物已將完成,並已擇定昇座 彌勒三聖暨 五度母,從此開展彌勒法教之弘傳聖業。是以 上天有頒敕殊勝法會之律例,除了是日躬逢 關皇萬壽之佳辰,對於道場之殷望,亦是 上天用勉之苦心。 際此殊勝法筳之日愈趨近,吾為貴堂神、人賀喜,亦為各地善眾之發心護持而欣慰,乃藉此鸞期而降,與天下各賢達善眾結緣。

彌勒淨土大妙相菩薩 降 101‧10‧20

詩曰:弘法利生大願成。閻浮提地善蒼生。
勉期四眾情緣植。末法時中志不更。

南無彌勒佛!可喜貴堂賢生同心護法推動大命。今日貴堂 主席業已轉呈『唯心宗』弘法進程,以一切即將就緒。宗脈既成,則創宗之人仍舊暫攝一職,實有不足,故將安排進修時程之加速,以及因應弘法之必要。宗長真除金剛上師,要分擔重命, 慈尊擬授予有心精進於彌勒教法之修子,承繼暫攝金剛一職,並准其下再授二位輔師,為暫攝傳度師。 今先將人選轉達貴堂 主席,以期中選賢生有三個月考量期、三個月進修期,若未中選之賢生有意爭取,則希望再精進發心,留待再下一波提拔。

彌勒慈尊 降 102‧2‧16

詩曰:正法傳承信可行。惟期發露志心明。
利生當要弘殊義。寄望賢徒永續賡。

聖示:『唯心彌勒道場』之建立,上符天運,中合 世尊咐囑引渡未盡遺眾,下可接引有緣善眾親近道場。故此一大命,將要落在這一代彌勒道場之皈依行者(已將間接執行 世尊之囑付)。吾甚願皈依之行者,有此認知,提升發心,始克肩承大命。

大妙相菩薩 降 102‧3‧16

聖示: 慈尊法旨示之如下: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此次密行開班,雖為提拔有精進、慧根之行者擔當宗務重任,但亦是弘揚教法所必要之課程。為使修行者多有助力,乃諭知密行之際,將輪派由 法華林、 大妙相二位菩薩摩訶薩降駐寶殿,以為修子之護法助力。甚願爾等行者莫負此殊機,入寶山而未有所得,以茲未來對弘揚教法能承擔重命!

大妙相菩薩 降 102‧3‧30

詩曰:法雨綿綿沐眾生。啟誠發露志而明。
華筵此日宏開意。賜福堪期化厄程。

聖示:上天好生之德,雖有頑惡者,仍欲渡之;況乎發露善慧根器、護法壇場之善眾!今日貴堂啟建癸已年新春植福禮斗暨放生靈鳥一天大法會,正為眾生得沐福澤之勝會也。

大妙相菩薩 降 102‧4‧13

詩曰:教法傳承定有機。發心勤學莫相違。
勉期行者持心久。切要明明勿入微。

聖示:吾奉 慈尊法諭,今將先駐錫『唯心宗』寶殿三個月,以為密行者作加持、護法,甚願爾行者各自發心精進,莫負 慈尊殷望!

大妙相菩薩 降 102‧4‧20

聖示:吾奉 慈尊法諭進駐『唯心宗』寶殿,對此次行者修行稍作講評,以為本次進修者參考(此次先不點名)。 今夜主題是「過於不及」。本次諸位行者進修,心態上持平者是正確;其中有操之過急與稍有鬆懈、不夠敬謹,如此悉皆不對。 何者為「過」?即心態上勿要過於急切(對於功行是有加分,但是卻因為「急心」,乃致識神所召感不善能量加重),所以應該兩相權衡而擇適中。 「不及」者,則屬早有浸淫於佛法之修持,但切勿以為密行是佛法之一宗,而一體視之,如此會有枉費壇城功行之苦工。 以上是為行者稍作講評,亦為往後之密行者可以參考之依據。

大妙相菩薩 登台 102‧4‧27

聖示:吾今夜為此際進修行者鍾生作一提點:賢生進修之際不能說錯,可是要注意一點,賢生凡業是有較牽引身心之處;但不是要放下凡業,而是在每一壇城之前,賢生何妨慢慢步行,在數十步之內慢步之中,調節自身呼吸。(可以作深吸氣、徐吐氣)如此有助賢生接下來壇城功行之身心狀態。

大妙相菩薩 登台 102‧5‧4

聖示:吾再為進修班行者作講評。 此際進修之位階是在「觀想」,所以諸賢生們要以此為最終目標般全力以赴,才能順利此一階段修程。 目下距離奠定觀想的基礎,尚未達到「密行觀想圓滿無碍」的現像:是佛在我心中放大光芒,而我進入佛中,亦是大放光芒。所以諸賢生們順利於「佛入我心,我入佛中」,並非已是完成此一階段。

達摩祖師降 降 102‧5‧47

述論:著相 —— 無相

眾生生在閻浮提地、住在有情天裏,因此染著色相,無可厚非;但是修行者住於色、欲界,染著世間相,則無法有勘透、悟覺的境界。 一心為王,「心」者,萬識之源,有情眾生如何由著相進階到無相?實非幾個蒲團坐破,或者數部經典,即可由染著乃致無垢。「相」者,諸假結構而成;眾生認之為真,智者知其為假。但是眼見又是實像,如何去之而還其本來?這就是修行的苦工。 今日吾來為眾生打個禪機:所謂著相是假,「無相」就確係為真嗎?「唯識」講心之變化,均由所執而起,因此首先「去執」而已!

簡單講,就是不要有先入為主的定見,不要由眼見,而判定其表象即為真實,不落入執識之中,則可以不著相;以現代名詞形容即是「客觀」。但是「不著相並不等於無相」,因為這個情境是智者的表現。 修行者如何由普通凡俗(不論有無修行)轉變成智者,不使自身陷入相之執著陷阱?禪機中眾生耳熟能詳:「見山是山、見山不是山」,到最後仍是「見山是山」。吾不再引用此例,再舉新例來為眾生闡述此一禪機。修行者多知「境隨心轉」,但是如何轉?吾今夜就用「心隨境轉——境隨心轉」來為眾生提升自身智慧。 何謂「境」?可以客觀的說,是外在的環境,但又何嘗不可說是自身的處境?簡單舉例:眾生的七情六欲中,愛、憎是最強烈的情緒,俗云:「臭頭的兒子還是自己的好。」這就說明了當你很深入的愛惜某個人( 或事與物),你都會覺得他很順眼,不會討厭;可是一旦這種愛的情緒消失後,你就會覺得他(或它)面目可憎,沒有一點可愛之處!甚至旁人都會感覺到此一突變情緒之大,這就是「心隨境轉」。之後的「境隨心轉」,舉例而言:出汙泥而不染;同樣的環境中,卻有不同的表現,也就是環境改變不了你的本質。 闡述至此,眾生是否有所得?簡單的分類,就是要「去執」,進而使本質淨化。不過緊接而來,卻又是一個身在紅塵,有許多身不由己;譬如說大家眾口一致,將白板說成黑板,但你獨排眾議,說是白板,卻遭排擠。

復次,本質之純淨與否,更不是我人後天落地所可選擇,因此就是靠修行。 吾先闡述云何「心隨境轉」。眾生在人世間,是一個群聚的社會,因此很容易被同化(不論對與錯)。因此許多人即隨時代潮流而判定對錯;如往昔婦道人家沒有社會地位,所以那時候的人不尊重婦道。時至今日,女權高漲、「女男平等」,所以此際之人不敢再不尊重婦道,此即心隨境轉。古時有名人「孟母」三遷,造就哲聖 孟子,此即最明顯「境隨心轉」;使環境對個人的侵蝕降至最低,再輔以適當的教化,使其有所成就。 綜此而言,修行者不論是你心要隨境轉,或者境要隨心轉;不論是你克服(或改變)環境,而使一心正見不移,或者選擇良好環境來改變心識;基本上,「心的修行」是開啟浩瀚智慧的第一步。但是切要認知,我人在閻浮提地的染著,是一個無可避免的事實,這個大染缸又是牽引你心識的最大環境,所以踏實的修行,會是你進入智者境界的最佳動能。

續論:心隨境轉或境隨心轉

兩皆非為智者;緣於心既可隨境而轉,其心不定(不論轉正或轉負)。境若可使心隨之轉,則其心之「定」更是不足! 因此,修行者必要勘透,不論是身在如何惡劣環境。譬如窮困家庭、偷盜家庭等等;甚至不信鬼神、不畏因果,甚或屠宰、或較低下職場之環境。若能夠先建立純正信仰,使一心往光明方向激勵自身潛能,不使我人之心陷入假象的環境引惑,也不讓外在的環境牽引我人的心志(或心緒),然後憑藉修行的毅力,克服此一無法避免的事實,那麼就可以讓自身脫離困境,邁向覺途!

大妙相菩薩 登台 102‧5‧18

聖示:吾今夜有個主題供此際行者研悟。所謂「觀想」,不是禪坐。佛家禪坐講究以靜入定,乃得禪境、禪機;但是密行觀想,形態上或與靜坐相同,實際上截然迥異! 首先,禪坐求靜,因此雙眼緊閉,因此易產生幻像,所以要「掃三心、飛四相」。但觀想不可緊閉雙眼,最極致也要留一分空隙,因為你要使自己的意念專注於所要觀想的佛聖,沒有時間及精神去「掃三心、飛四相」。 結論:禪坐可以定去,但觀想不可,就是二者最大的分判。

大妙相菩薩 登台 102‧5‧25

聖示:諸賢生在「三部寶典」之《密部》著作中,當應有所察感 慈尊慈悲:在此《密部》將有完整之著述,由「初行」以迄「成就」之法要悉皆有詳盡闡述。因此,趣心於求生彌勒淨土,尤其樂生內院之有緣,更需知把握!

大妙相菩薩 登台 102‧6‧1

聖示:此際密行班之行者即將要接受灌頂。(今將結緣及加持緊接而行)因此,吾先為提醒諸行者所必要之需知:接受灌頂者有二大必行之儀,其一、需有繞行壇城(不一定是小壇城,共修壇城也是,道場大殿也是。)此一誦佛繞行,是接受灌頂之行者一定要作。其二、接受灌頂之後,要行迴向,所迴向者,即自身求生淨土之福慧資糧。

大妙相菩薩 登台 102‧6‧15

聖示:吾今夜略為提示密行者朱生。朱生近期以孝親及凡務較有縈掛,雖有修行未斷却,但需知即將舉行加持灌頂,賢生必要有所因應、準備就緒,接受灌頂。另再示:此際密法行者需注意在觀想境界(指修行進程),切勿太過急切于要進入另一修行位階,要等灌頂之後再定。

大妙相菩薩 登台 102‧6‧22

聖示:本宗此科密行班諸行者進修位階,吾已大略評估,因此最遲會在下月進行加持灌頂。此後 法華林菩薩摩訶薩再要蒞宗,督促諸行者之進修,故在近一、二期間,吾將彙整諸行者之修程等,報告移交。甚願諸行者加油! 大致上都算可以,但平心而論,要進階到準「授師」之位階,仍需大大努力,尤其準備接替傳渡法使之暫攝金剛,仍需大大加油!否則宗長恐難卸下此一重擔。

大妙相菩薩 登台 102‧7‧6

聖示:賀喜諸位行者以及諸賢生等,經 法華林菩薩摩訶薩擇訂灌頂日,可見諸行者有所用心!吾為諸賢生等護持暫告一段落;然則密行既曰「即身成就」,可見未來仍是漫漫道程(至少窮盡此生,當無疑義)。甚願諸行者、賢生,切勿以此而自滿,距入堂奧仍是十萬八千里,猶要加倍(每一進階都要倍數)用功,否則枉費奠基初行之苦工。 雖然未再為諸賢護法,吾仍然時時關注,更會藉著書之便與諸賢會晤,吾等共勉之!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7‧20

聖示:吾已接替 大妙相菩薩,進駐『唯心宗』寶殿。際值下期即癸巳年六月二十日,即將為行者舉行灌頂,並廣結善緣,為有緣眾生作結緣灌。有此二大因素,故為明示此因緣而登台。 又示:灌頂在密行道場,即是殊勝法會之科儀,有諸佛菩薩駐錫見証,更有諸地天人大神、眾菩薩,以及龍王諸行所見証,故為密法施灌者之盛大法筵,亦受灌行者之無邊福德。因此,吾要本科行者受灌時作全力觀想三脈,以得利益(受灌前一切禮儀應悉備)。而有緣善眾之結緣灌,只要一心誠念 彌勒佛名即可。 又示:本宗緣以尚未住世成就之上師,故將以虛空灌頂,由本尊 彌勒慈尊藉宗長之身傳灌,因而結緣灌採淨水灌頂,行者則採摩頂灌。

彌勒菩薩 降 102‧7‧27

詩曰:立脈開宗渡有緣。承先啟後法流傳。
關皇萬壽佳辰日。勝事當然澤永綿。

聖示:此日爾堂啓建恭祝 關皇萬壽,吾將藉此佳辰爾『唯心宗』亦將舉行殊勝結緣,及加持灌頂。際此萬壽無疆之前夕,吾勉諸賢暨諸行者代天宣化之大命承畀,亦要謹記自身修行之要旨。 又示:職是故,吾今日及明日將要駐錫『唯心宗』寶殿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8‧3

聖示:日前恭蒙 慈尊為密行班行者摩頂灌,綜合各行者之修法過程,吾先做簡單講評,再作逐一詳示。 今密行中雖然經過初階奠基(即勤誦讀本宗諸經寶典),但卻有一、二行者尚未深入經藏,或許行者以為與密修無關;正好相反,那是能否突破觀想之重要動能。(亦即可以收斂為自身善能量)因此,灌頂中有二、三行者未甚受益,此為往後必要補足。

文殊師利菩薩 降 102‧8‧3

聖示:吾今夜降蒞,是為欣聞貴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舉行密修行者之加持灌頂,實為密法傳承中,台疆一地以彌勒道場、彌勒教法之一大盛事!吾亦為躬逢勝會之見証。前期適逢貴道場舉行恭祝 關皇萬壽之盛大法筵,乃無暇開砂揮鸞,今日特意來為行者加勉,並作些心得,提供諸行者之參考印証。 吾曰:密行者修法,當應有如是想:「我今修密,是為一大殊勝之機。緣以本尊 彌勒無邊誓願:永生護生,我願契入此一浩瀚願海,當以彌勒教法之密行,直入 慈尊大功德、大願力、大攝受。」先以如是觀,契入如是想:「佛即我、我即佛」,則仗藉 慈尊無邊願力,修行成就。十世歷練之苦修,唯此一世欲求成就,當然必要有無邊堅忍之毅力,何患教法修行之不成!

準提佛母 降 102‧8‧3

聖示:欣聞貴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以恭祝 關皇萬壽之勝會,而舉行密行者加持灌頂,吾亦見証而躬逢勝會,今乃來與諸行者賀勉。 吾曰:眾生有甚多對密法之誤解,甚致有以訛傳訛,謂之教法「秘而不宣」,此乃斷章取義! 云何為「密」?「直指本心,見性成就」。雖然有許多法教是師師相授,但密行之成就絕對要經過印可,如此始能晉升阿闍黎,而後始能進入無上最終密行。亦因此過程,在往昔民風未甚開明之前,乃有誤解;當然亦有因資訊之不發達,以及少數不肖行者之妄為,更加招致批判。但是密法,確係我佛教法,正如「太阿利劍」可以殺生,但善用之亦可利生;修密之行者更要以此自勵自惕!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8‧17

聖示:唯心宗行者此番接受加持灌頂之後,吾鑒之有行者急切於得知是否有所受益,吾簡言之:「益則有之,法則未必。」緣於此次灌頂之前,雖然也有二、三行者能夠孜孜不倦殷勤修行,但是行者必要了悟密行是要終此一生之修行(是否能夠成就,尚未定論),因此每個位階,不必急於知道是有何種程度之法益,只要看進度即可了然。 又示:依照修程,既經加持灌頂,諸位行者要有心理準備,約略再二、三週之後,將要進入初行位階,會有宗長帶領進入初行手印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8‧31

聖示:『唯心宗』諸行者已即將進入另一階段修程,所以增添轉經輪,需先行妥置;另將在往後中陸續有密咒及手印之教授。因未在第一階段功行之行者不宜遽入此一修程,所以不公開,採取密行班行者始得之。 又示:在進入正式修程之前,咒與印會先傳,使行者在未進入修程即已熟稔;當正式修程,即可應用自如。然則需有確切認知,在此一階段中能量化轉,有時會有較多不思議現象,因此咒、印一定要完全了然而熟知無礙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9‧14

聖示:三部寶典已著作至密部第二進程之功課,因此我宗密行者亦要同步進入第二進階。所以擇訂癸巳年中秋佳節過後下個鸞期,開始正式進入第二修程之第一項功課——伏魔。至於咒印之教授,當由宗長與行者共修而授;惟「師父引進門,修行在自己」,在此位階修行之功課,確切遵照程序:先觀想,再進入伏魔之咒印修法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9‧28

聖示:慈尊慈諭,諸行者當應有所體悟!今日諸行者已正式進入真言、密印之修法課程,要確切加緊工夫,因為緊接而來「伏魔」這一堂課,需要很大的能量才足以完成。吾先提示這一課的重點:有者會在「真言」中感受到能量,有者會在「密印」中感受到能量,這些都對,唯一不對的是在腦海裡或皮膚間感受到能量;僅能在體內「中脈」或「左右輪」間有能量,即可無虞。

兜率天彌勒菩薩 降 102‧9‧28

聖示:今日藉此緣機,吾亦勉爾密行班行者:『唯心宗』領命創建雖已大致完備,但密法之授師仍未確立,所以共同分擔弘法、引渡緣眾之動力大大不足,吾寄望甚深,願爾等體而勉之!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10‧5

聖示:綜觀這一星期來諸行者尚不足以進入『伏魔』一課,再延一星期,要做好功課,下一堂『伏魔』修法課程要如期進入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10‧12

聖示:首先賀喜諸行者已進入初行位階密咒及密印之應用!實則行者可以轉換個角度來切入,那就是未在壇城功行時亦可熟稔真言,使其咒與我人「心口合一」;亦即先將此真言融入我人意念中。(切記:未在壇城,咒、印可以分開,但絕不可在壇城外二者合行。)換言之,將「咒」熟稔無礙,「印」行亦是意起即動,到了這個時候再進入壇城,可以達到事不用其半,功卻可數倍之多! 復示:《三部寶典》之著造已進入『最密章』,將是往後諸行者均要修行之課目,書著及此,可喜可賀!當為我宗培育不少精勤修者,願諸行者恆勉之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10‧19

聖示:諸行者可安好?在密修中有許多現象,或者當下不甚理解,不過吾先提個重點:只要在密修期間沒有出現大幅迥異於自己平素習性,那麼大致上無礙。到了基礎穩固後,回頭來看以前,行者會驀然發現那時的自己有點陷入徬徨。願自勵而共勉之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10‧26

聖示:吾今夜登鸞,為行者解說在此課目中有所不明之疑義。 首先,吾有鍳及此班行者在修持此法之際,有曰全然無感、有曰察感不斷,兩者在此際皆對!因為欲行持印、咒,有行者會將意念貫注於此,因此反而使專注之能量分散,所以紛紊現像乃於茲而生。若完全無感者,並非修法不對或者有所偏差(當然在此階段之行者有許多是有偏誤)。 唯在功行愈深之際,則有紛紊現像之行者就不對了,而完全無感亦不對,因為表示此一課目之主旨沒有達成。以本次行者而言,再過段時日應可分明,吾再作解說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11‧9

聖示:吾預計再有半個月左右進入第二個課目——消因業。雖然今此密法行者尚未有具體成果,但是課目繁重,吾擬先全部課程先做認識。(若有精勤行者,當可在期限內有三至五成功行火候。)等到全部課程完畢,緊接而來即是擴大共修轉大法輪,始能因應本宗弘法之因緣,甚願行者自勵自勉!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11‧16

聖示:本次密行班行者進度配合著書,今夜 大妙相菩薩摩訶薩已論及「轉結」,下一期課目即已要入最初行之轉結。雖然最初行甚簡易,但所有必要注意事項,已有詳盡闡述,至希諸行者多加研閱,以利功行。 吾所要提醒注意事項,是行者可以在得到印行及密咒時,分開練習;意即練習結印及轉換,使其順暢無碍。當然密咒更要意起即念動,兩相再作配合,如此可以正式進入壇城修法,事半功倍。 注意:在練習之時一定要印、咒分開,那麼不在壇城時也可以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11‧23

聖示:諸行者今日初始要進入消因業此一課目,在此吾勉諸行者放開心胸,無需太多得失。需知,密行是竟此一生之修行,每個階段、每個突破都與自身之夙慧根器有關,不用比較,盡其在我即可。

法華林菩薩 降 102‧11‧30

聖示:諸行者安好!乍聽 大妙相菩薩摩訶薩本篇之著述,是否心頭如巨石般沉重?實則可以放寬心懷!書之著作是因應任一根器、任何教門,甚至任一有緣眾生而作闡述,其關鍵是作重點之警示。因為閱書者未必皈依於本宗道場共修於密修法,因此容易進入胡亂修行,更有導致不解書意進入歧途,而生毀詆之言行;但諸行者身在本宗道場依序修行,並無此扞格,所以先去此結,精進而行,若有必要,吾自有明示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12‧7

聖示:吾今夜來與諸行者談談此一位階密行者可以感受現像。在修密進入咒、印之修法,吾簡單以八字作形容與結論:「風起雲湧、暗潮洶湧」。諸行者可有注意到二句之尾均是『湧』?此即一種能量動態現象,而且是正面;因為能量是湧起並非「襲擾」。 當然在修法過程中,並非可以像此八字所形容如此熱鬧、翻騰,需知修行上,道家有所謂「返璞歸真」,佛家有「明心見性、如如不動」,因此諸行者可以細細研味此八字之意義,或有所得!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12‧14

聖示: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與諸行者話語一個話題:密行者進入咒印之最密行,切要謹慎於外來之影響。諸如有者受謗詆而退心志,尤其有謂密教不禁淫欲,乃屬邪法,對行者傷害最大! 本宗教法並無「歡喜禪」,所以行者要有不受影響,並且可以嚴詞以對攻訐者。另外行者切記:彌勒教法乃係我佛親囑付予 彌勒慈尊接引未盡遺眾之正法,所以行者當要正念、正行,乃至恆持不退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2‧12‧28

聖示:諸行者安好!可喜可賀貴堂諸賢又將完成一件無量功德!唯 大妙相菩薩摩訶薩太過簡言, 慈尊所要在本書中總論,吾特意提醒諸行者(不論顯、戒、密之行者)要篇篇細讀,篇篇要有所得,保証你入小成境界,並且直入大成堂奧之重要動能!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3‧1‧11

聖示:倏忽間序到寒冬,可知一年將盡,癸巳年可謂本宗奠基,而甲午年將是本宗道場邁入弘法利生重要元年。兹轉佈兜率天 彌勒慈尊法旨如下: 「本宗台疆新社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宗長所呈報,弘法事務之必要人事聘派,乃予照准;兹派聘劉生公蒲為本宗『彌勒道場彌勒教法顯教教法長』,賜法號『慈覺行』,此後協同宗長先行推廣顯教教法,待日後密法有成再行印可。」吾先為劉生賀喜!唯畀命甚重,雖然賢生佛學根基、慧行俱佳,但本宗弘法尚未盡深入台疆,猶需大力辛苦,吾為賢生勉而殷望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3‧1‧18

聖示:一年將過矣!可喜可賀諸賢生又將是功德精進一層,吾亦欣慰!在此祝諸賢生道心恒不退,護法喜長持! 又示:雖然貴堂舉行封筆,吾不能再登鸞,但吾仍能駐錫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,所以諸行者在新春期間進修無需掛礙。

大妙相菩薩  登台 103‧2‧8

詩曰:慈航普度渡因緣。轉大法輪勝妙篇。
木筆欣開傳聖意。堪期闡教遍三千。

聖示:甲午新春,喜慰諸賢善願不懈,此日木筆開啟,再為普化天命,共同努力。吾在此與諸賢同攜手,為教法推動而奉獻,更願修法諸子今年更上層樓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3‧2‧15

聖示:甲午年展開序幕,諸行者、賢生安好!吾甚願行者之恒志不有間斷;欣喜於新春期間,行者仍不間斷於修法。今日再恭奉 慈尊法諭:賜李生美鈴「慈慧行」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3‧3‧1

聖示:可喜可賀本宗道場之弘法聖務於茲奠基!諸賢辛苦,任重道遠,猶要加倍努力,則『唯心宗』彌勒教法弘揚史中,諸賢將是榜中英才!
又示:喜訊中,吾不得不提醒密行者要多努力,下一課程是緊接而來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3‧3‧15

聖示: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有二事而登鸞。其一、密行者應要準備約略一個月將進入弭禍第三階段。其二、示知張生:賢生修法倒也沒什麼不正確,但是身骨有因早前所受傷損(是自然體質及年事漸長之故),因此有較易察感,乃有積滯、以及阻延進程,不過修行是靠心志及努力,這些影響不大。

法華林菩薩 降 103‧3‧29

聖示:吾今夜登鸞乃為勉行者,需知本宗弘法利生之道務陸續開展,爾後有皈依有緣善眾之修法,則將由本次密行者在修完初階四大項目之後,即可擔任輔導新修之行者,故至盼諸行者加緊勤行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3‧4‧12

聖示: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是要提醒密行者,在貴堂法會過後即要進入下一課程,而此課程對行者非常重要,不論對人生過程或修行過程均是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3‧5‧3

聖示:恭喜諸賢又造功德一件!此為鸞門行功立德殊勝方便之處,吾為諸賢欣喜。但忙碌過後,密行者可要進入下一階段,於下星期當由宗長再指導進入第三課目:弭(災)禍。諸行者修此課目,好好用功是先為自己消災弭禍,於往後則可為皈依者消災弭禍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3‧5‧10

聖示:諸行者賢生晚安!恭喜今日進入第三課「弭禍」。今日宗長所解說是為「解化印」,其主要功用在為化解修法之人所將面臨命程運象中之災晦等禍事;即是修法之人藉此能量為自己消災禍,以利延續修行慧命,至盼諸行者好好用功!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3‧5‧17

聖示:諸賢生、行者晚安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:其一、行者進修至此弭禍階段實為好事!所謂「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」,福來不知,尚有驚喜;禍來不測,則恐災情慘重!所以好好用功,對自己是好事,對修行慧命更是無限期之添延! 其二、乃為提示鍾生。吾不敢上比我佛之點示座下弟子之前因後果,但吾卻深知賢生是慧根樑柱之材,但歷經業障磨考,實為可惜!吾雖不能、亦不敢比擬我佛,卻可為賢生稍作提點:需知,玉藏於石不見其芒,但作琢磨,則漸顯其光!賢生好自為之。

法華林菩薩 降 103‧5‧24

聖示: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乃為批覆宗長所呈:開辦第二梯次修學彌勒密乘,學員新進班之事,恭蒙 慈尊法諭:照准。另新進學員實亦可不必一定人數,可以基本經典功課完成,即進入密行奠基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3‧6‧7

聖示:諸賢生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與諸行者話語「修行弭禍」一課。諸行者是否稍有察感較諸前幾課略有不同?此乃弭禍者其能量會較強,不論是行者自身或者所消弭之對象,所以略有不適倒算正常;但若過度異常變化,則屬不對,需要仔細審視。 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3‧6‧21

聖示:諸賢生暨諸行者安好!吾今夜乃為告知行者:修法雖然辛苦,但是每一進階,當有法喜充滿之成就喜悅!尤其下一課目再順利完成,則本宗密行者已有初階小成之輔師,可以廣大引渡有緣善眾修行之契機,甚願加勉勤行!

法華林菩薩 降 103‧6‧28

聖示: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今夜吾登鸞一者,與行者話語 慈尊「密部總論」,諸行者當宜細閱深研,有許多奧妙於字裡行間。二者,對於今日本宗加入二位初行者,吾特加示勉:二位賢生之前已有皈依他宗,今日皈依本宗,當是知悉彌勒教法之易修、易成;求生而上生彌勒淨土,只要趣心不滅,當可如願。

大妙相菩薩 降 104‧2‧7

詩曰:修行發露志心深。法要勤研報好音。
喜慰諸賢無懈怠。了知三昧實堪欽。

聖示:稽首 關主席,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一年將過矣!讚歎 關主席適才開示唯心宗駐錫之事,吾告知諸行者、諸賢生,吾將在甲午年結束,回報 慈尊;乙未年正月一日子時起,即由 法華林菩薩摩訶薩駐錫『唯心宗』,指導諸行者進修。故今夜將是吾與諸賢生、諸行者話別之期,甚願諸賢生及諸行者當要恒持心志;護法壇場者,共善共願、無懈無怠;修法者更要加倍努力,以期彌勒教法之弘傳,可在諸行者手上綻放異采! 又示:『唯心宗道場』每月一期之共修,在教法長劉生用心辦理之下,可喜有所推動弘法,進而奠立基礎。因此吾在今年即將結束之際,特別勉勵發心精誠之楊生書彰、蔣生大安賢夫妻、黃生榮達、詹生理權、張生去非,以及諸賢生、諸行者幾幾乎全年學習無缺,可喜可慰!將是深種彌勒因緣,積聚福慧資糧,長此不輟,吾可保證上生彌勒淨土定無疑義!今夜藉此機緣,一則為勉,再則殷望,三則確定諸賢、諸行者之付出,當不白費。 吾在此先與諸賢生及諸行者賀年,祝福平安如意,來年再見!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4‧2‧28

詩曰:無量資糧此日成。發心行踐現光明。
諸賢體認同心願。引度有緣步道程。

聖示:吾今夜一者賀祝貴堂乙未年新春開筆,諸賢又將啟動代天宣化、普化眾生之慈航,可喜可賀!二者,吾已由乙未年正月初一接替 大妙相菩薩摩訶薩駐錫『唯心宗道場』,繼續督勉行者用功。三者,本宗今年道業法務有持續開展,將有嶄新法務,已蒙 慈尊慈悲,並與 關主席研議細節,不日當由關主席頒示。因而吾甚殷盼諸行者及諸賢生同為此殊勝法務而同心善願,堅誠護持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4‧3‧7

聖示:諸行者、賢生安好!吾今日登鸞,一者乙未新春正式與諸賢晤會,至希諸眾有情普顯發露弘法利生、傳揚教法之初心,繼而無懈無怠精進修行。 再則,覆示賢生呈稟事項:賢士所呈,吾以為不可。緣於本宗行者密法之修行,已有跳躍式趕進度,乃致功行基礎不穩。縱然全部印、咒修行完成,但無基礎功行,仍然徒具形式,未能深入密行之要,則不但自身無益,更對眾生無益;三對本宗弘法適得其反,故勉諸行者加深功行為要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4‧3‧14

聖示:諸行者、賢生安好!吾今夜登鸞,一者,勉諸行者加緊用功。因為四月起將進入新修課程——相應法。此課有二,其一為本尊法,其二為上師法,故諸行者當要用心,始足以擔當重任。復次,蔡生當亦加緊即將進入結印之修法課程,觀想奠基之後,即應迎頭趕上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4‧3‧28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講解相應之要素。諸行者接續之修程,是相應法。緣於具備相應之能量,始具備加持於人之能量。 相應分成施與受;所謂施者,即師也。對於隨修者,加以感應而施予助力,所以關鍵在為師者施予隨修者之能力,此一關鍵攸關於「受者」是否有所感得。 所謂受者,即為隨修者,接受上師之助力,由相應之能量產生沐受,而得其所祈請之事。此一受者之關鍵,是在祈請是否可以如願。 就整件程序而言,施與受均需具備基本修法之功行,但是否可以完成,除了受者基本功行之外,施者最要具備施予之資糧具足。需知,施與受兩造並無因果業債之牽引,因而能量之順利轉移與否,即在兩造之間修法功行。 簡而言之,受者所修之法,是為一個接收器,若其接收訊息不能準確,那麼相應即產生斷續現象;所以施者即要有具足之資糧與功行,必要強行切入受者所蘊納之能量海中,如此才能完成相應;更何況施者更要面對完全未曾修法之受者,所以更要將此相應由受而施,完全無礙,進而具足資糧及能量。 諸行者勉而勵行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4‧4‧11

聖示: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簡易講解諸行者接下來課目:相應法。只有一個月時程,甚願行者把握、努力。下一課目雖然亦是相應法,但是為施法者之修行課目,故甚繁重;所以受者相應法只有縮短時程。 在行者修此相應法(受沐者)之際,切切記住:是由觀想法所衍生後續,因為此際修法者是接受一方,因為若毫無察感,即要與上師妥善溝通。 因本宗目下唯有宗長代授密法,故相應法之行者,仍以 慈尊為觀想對象;以致日後,再做裁示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4‧4‧25

聖示:諸賢生、行者安好。可喜可賀!貴堂奉命著造寶書,老母慈訓頒于書前,實為殊榮!吾今夜登鸞,一者要將本期之課程再延一星期。緣於行者對此課程或有認知不足,因此進程不甚理想,乃有延期。 復次,吾講解此一相應之要件:所謂「相應」,即是至少兩造以上、有可能更是多方相應;而受者是施者之基本要素,故行者需深入去體驗。吾出個功課:諸行者進修,即觀想之際,可以改成吾在『唯心宗』寶殿之法相,吾與行者作相應!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4‧5‧2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。首先,賀喜諸賢生再膺承重命,開著新書!復次,更為勉于諸行者,貴堂法會將近,但修行課程亦將於法會過後,即有進入新課程,故要勉行者努力!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4‧5‧16

聖示: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要勉行者加油、努力;緣於吾考核第一期行者「相應法」功行不足。唯進修時程仍要按進度,所以諸行者接受新課程之餘,仍要對過往之功行做複習,自漸積累功行之不足,以備日後之用。復次,蔡生修習初課倒有不錯進展,可以再準備進入第二課之課程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4‧5‧23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可喜也!梅雨夜諸賢生一志至誠護法及修行,實為可嘉、可喜!今夜吾登鸞乃要告知諸行者:修相應法第一期行者在「受」之部分,雖屬尚不具火候,但基本概念倒也勉強過關!今夜之後,即要進入相應法「施」之部分,行者需知,雖同是相應,但受與施卻截然不同,應要用心體會。

法華林菩薩 登台 104‧7‧11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今夜登鸞乃與諸賢生、行者話別。緣於吾與 大妙相菩薩摩訶薩,今有 慈尊法旨需辦,故即起將回報 慈尊。受命唯心宗開班密行,將由 窺基菩薩摩訶薩駐錫寶殿指導行者。 復次,諸行者相應法功行多為加油!蔡生僅進入第二課,猶需迎頭趕上。下回吾駐殿之日,願見諸行者功行已日進千里!更勉諸賢生持志護法,無懈無怠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7‧18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荷蒙三聖不棄,委派駐錫唯心宗寶殿,指導諸行者修行課程,實有榮焉!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雖非閻浮提地首一彌勒道場,但確是 彌勒慈尊親頒法旨而創宗,並建立道場。今密行者在此道場進修,實應與吾同感與有榮焉!今日首次晤諸行者,吾將細細省核行者功行,再作開示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7‧25

聖示: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一者告知諸行者吾已有基本之考核,二者要諸行者各提出一個問題,在下星期三之前交由宗長上呈,吾擬以各行者之問題,一作講解,二作評鑑行者之功行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8‧1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首先,諸行者提問已有上呈,今日吾先就二位行者之問做解說。 蔡生所提問,其一、迎頭趕上,意指要賢生多付苦行,勤能補拙,此乃菩薩摩訶薩寄望賢生能與第一期行者進度、修程拉近。其二、如何轉能量?即藉結印、行咒;而能量轉往哪裡?就是賢生之身。 講評:吾簡單而言,有一蓄電池,即行者之身。欲充電,要電線,此傳輸媒介即為結印、行咒。當在功行時,即如將蓄電池接上電線,而將插頭插入插座連結電源;如此,即是譬喻行者每一功行,即是蓄電池已充電一次完成。 李生提問,其一、內證是何風光?簡言之,無所不在、無所不知,密行內證可謂大成,不但身、慧、俱解脫,即是可以突破我人假體,假相,所有障蔽能夠了無阻礙;雖非我佛之無漏,但其境已幾近前五通無礙。其二、小成僅身解脫,中成有慧解脫,大成即是俱解脫。其三、不能僅修相應法,而略去緣佛與本尊法。 講評:雖曰只要功夫深,鐵杵可以磨成繡花針;但密行各法有各其功用,賢生理論上是沒錯,但要應用在修各課目專法。一旦嫺熟無礙,則各法可以各成單一之運用,更可以相互交替連結運用! 今日先二位,往後再續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8‧15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再續解評二位行者提問。 張生所提,吾實應再嚴勉行者用功,此一提問在二位菩薩摩訶薩之勉訓,以及宗長亦有提及。吾今夜明確示之行者:各課程之咒、印雖曰自成一法,但絕對可以連結。換言之,要單一針對其功而行,可以;但若密行修程已甚嫻熟,而至無碍,更可以多重咒、印連結而行,其效驗更不可思議!甚願行者勉而行之! 再示劉生提問。教法長提問已超越吾所云各提一問,不過所提問亦多有憂心本宗弘法前程之事,故吾亦一併示之: 其一、關於本宗之所謂人丁單薄,吾不禁要會心一笑!行者試看,有哪一宗脈初創之期是鼎盛?當然,即需要各皈依之行者努力傳承此一宗脈教法。 其二、通力並無速成之法,需要到慧覺之境,始得通力。如何達到慧覺?則必需功行具足,加上明理無碍;簡言之,修法加上深入經藏,一旦具足,則通力將漸顯。 其三、弘法眾生之用心,是正確,但吾以為弘法之際,應有所改變;簡言之,本宗小共修未甚著墨本宗教法。 其四、修行之缺失。吾與行者打一禪機,自己在哪是否應該最清楚?若否,一定有障。 吾已為四位行者作講解,至希吾駐在寶殿時期,可為諸行者提供助力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8‧22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有二事告知行者。 其一、今年吾駐錫『唯心宗』寶殿已成定局,因為 三聖今年恐將無暇駕蒞寶殿,乃責成吾駐錫時日較長,但亦因此吾將負起執行年前已定之法務。
其二、所謂年前既定之法務有二。一為在本宗將舉行為眾善消災祈福之灌頂法會,二為『唯心宗』舉辦活動;均是敲定之要務。故諸行者在今年將要粉墨登場,為眾善舉行灌頂。其中細節吾將陸續開示,深願諸行者好自為之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8‧29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起陸續闡述「唯心宗灌頂法會」之科儀。 先由灌頂者闡述,本宗即要舉行之灌頂法會是以「消災、增福」為主旨,故而分成二部分。「主法者」以 慈尊為緣佛修密行,而為接受灌頂者增、續福份;「副主法及輔主法」者,則以消災為主,故密行是以之前已修行功行為基本資糧,再補以灌頂之咒、印即完成。 故下期起,諸行者將結束相應法之課程,進入灌頂咒、印之課程。願勉之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9‧5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一者告知:本宗灌頂法會初次舉行,將不對外公開,僅於鸞期之際舉行,由行者初行灌頂之儀,藉此為行者之演練,必可以此與同修結緣;時程約在二個半月至三個月間,因此行者當需知而行之。 復次,業蒙 關主席敲定本宗舉行大法會之時日,至希諸行者更加發露,同參宗務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9‧19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日登鸞,一者為行者釋疑,二者勉勵精進。 目下閻浮提地密法行者,不論是任何宗脈教法,基本上是三年「功行」;舉行「內密灌頂」而後再三年至五年、甚至七年再作即可。本宗密法諸行者,已有大幅縮減修法時程! 行者或有以為與其他教法行者時程有落差,是否會影响初行之根基?答案是對!必定影响!但是,其他密修者是在內密之後有一個大功課,是完全穩固修法者之根基,即是共修。 本宗行者即要與他宗不同,尚未舉行內密之前,即要修密行者以「共修」穩固自身所修行之根基,即為「功行」。是以諸行者切要體認:本宗修法已大幅縮減修程,更要自我把握精進。 復次,今年修程仍以宗長所付之咒、印,明年起吾將交付行者「共修法門」。當然此一共修法門若持行一年十二次,可抵近三年之自修修程,願行者勉之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10‧3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提示諸行者,有一門功課必要時時反覆修行演練。因為此一功課,是為密行者要印可之前,必定要驗收。 首先,吾先解釋諸行者所修行課程:由觀想而四大課程,以迄相應,及灌頂結緣法等等,各單項均有咒、印,必需將其串連聯結。 因為有二大功用,均大利修者自身。其一、持咒不結(即不結印),如此有如課誦寶經,有利自身靈心之明慧。其二、只結不咒,則以結印,不用咒行,故其功行均為利益密行者自身。 所以三種形式:即咒印同行、只咒不結、只結不咒,均要反覆演練,大大提升及縮減行者印可之時日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10‧17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首先要求行者修密法之用功,吾尚未見具體效益!密行期間,或多或少應有不可解之現象,若行者有任何疑惑,即要提問,如此有助功行。 修密只有二種結果;其一、有成。即是密行一路進入深密,而具成就。其二、無成,而且是一事無成、半途而廢! 修密只有極端結果,沒有模稜兩可,至希行者勉勵。復次,欲求成就,智慧轉輪、金剛印、咒必修。因而諸行者可先準備「智慧輪」之法器,將在不久之後進入此一新課程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10‧24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與諸行者分享修行過程中之心得。 密行之修程,外人、甚至當事人,會有無甚出奇之處,反而是許多叢書描寫得出神入化以及玄虛不可測!當然有十之二、三是有所本,確也是密行者可臻至斯境,但甚多是加油添醋以吸引讀者買書所為! 正確而言,密行者在奠基之修程,有許多異象及自力所無法面對、或抗禦之事,是有之!因此,即需要功行嫻熟,並且智慧亦要同時提升。因為密行過程中所面對之現象,在修法間,有十之八九均是自力可以面對(當然功行需累積,至少已進入第二階段,亦即有進入內密修行);反之,若不加緊積聚功行,那麼你將時時陷入面對自力不可企及之環境中。 密行咒印若果嫻熟無礙,任何突發狀況均有可以應對!行者試看:阿闍黎以上之密行者,均有能力面對任何狀況,所以歸根究柢只有二句:「密行嫻熟、功行具足」! 行者勉之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11‧14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一者,告知行者:時日緊迫,約略至遲四十五日後,將舉行結緣灌頂之首次行者儀軌。 復次,吾欲勉目下密行之五位賢生:爾等將負起本宗弘法利生、傳承教法之重任,吾觀察之下,除教法長已進行弘法之外;李生當在密行之外,尚可兼弘唯識教法;當然張生之發心,當是表率!唯二位年輕行者,鍾生與蔡生,吾要勉勵加倍!因為二位年輕,薪火相傳將落在二位身上。至願五位賢生未來是 彌勒三聖座下之五大常侍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11‧21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首要覆示日前宗長所呈之事;業蒙 慈尊鑑核,故可照准行事,因此有二事明示於下: 其一、為建立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永續弘法利生之聖務,因此宗長總理行政事務,弘法則要交由教法長,故本宗往後將再增設二位副教法長,從此依循此機制傳承。 復次,目下行者這一禮拜間均專注於修彌勒本尊相應(即本尊觀想),必要在此七日中完成,以便吾鑑核,下週將傳三位增福結緣灌頂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11‧28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首要賀喜諸行者即將修習「彌勒慈尊增福灌頂法」;唯要正告諸行者,此法係為「慈尊本尊緣法」,得之受用,甚願勉恒勤行,自身受用,亦眾生之福! 復次,修此法先暫訂一月。(唯注意不是一月即可有成,而是先奠其基,往後仍需時時修功行。每個階段、每一受用不同,行者往後當可印証。)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12‧5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示知劉生:賢生心急,吾亦鑒知「人生苦短」,但是修法卻無以一蹴可幾、一步登天!諸行者尚有灌頂前、及自身要進入深密前,最重要一課未上——金剛法印咒,此法應在近月之內宗長會傳。待此法修習嫻熟、圓滿初次灌頂之儀,則吾再安排後續功課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12‧19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概略闡述唯心識定。所謂「唯心識定」,多曰「唯識定」;緣以「識」者,「了別」之意。心意能了別,故唯心即唯識,故多以唯識定而名。 復次,如何唯識定? 彌勒慈尊云:(載入楞嚴經)「識心圓明,入圓成實。」唯識定與禪定不同——即在禪師入定,是在禪定而明慧;唯識行者入定,即在識心圓明、入圓成實。這是概論其意旨,但如何修唯識定?即在平素了別諸法,從諸法了別間,再修唯識定之工。 不過目下修唯識之行者,入唯識定者確無一人;因此,欲求修入唯識定,先了吾之概論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4‧12‧26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登鸞乃叮嚀行者:稍有落後修程。原訂近期舉行結緣灌頂,將略延月旬日。 復次,結緣灌頂之科儀必需注意:施灌之行者要在受灌者禮佛之際,即行咒印之演練,即所學之咒印串聯演練一次。將由主法首唱起音一字之隔後,其餘亦重頭唱咒結印,演練一遍已,始行灌頂。 註:此為必要!舉凡密行成就者為眾生作灌頂,悉皆如此。內中深涵意義,一者,企求佛聖鍳納;二者,表彰自身功行;三者,莊嚴灌頂之科儀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1‧16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際值歲末,吾駐錫寶殿亦久。賢生、行者切莫以為吾又即將交棒!實則吾恐將駐錫更久。 因而今日首要告知行者:原訂法會前舉行結緣灌頂,雖為延後,但並非取消!吾將在極短期中考核諸行者功行,當在來年新春,即作定論。 復次,歲末迎新,雖為東土民俗;唯吾亦盼行者不因年節而中斷功行;吾當在時時刻刻中作考核,願行者勉之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1‧30

聖示:今夜乃藉乙未年貴堂即將封筆之際,特來登鸞;一者,與諸賢生共勉。自吾奉法旨註錫『唯心宗道場』以來,欣見諸賢生效勞護法堂務,各自輸誠、堅恆意志,可喜可賀!復次,諸行者在修法中亦甚有精勤,以得功行積深,可喜可賀!際此年終,吾至希行者藉此小段較為清閒時日,作一次或十次之總演練,務必將年餘來所學可以暢順無礙!明年新春開筆之後,新課程即將再傳,此課嫻熟即可舉行灌頂結緣;此法是為行者自身最高護法之金剛印咒。總此,吾藉此機會,一者為勉諸賢生暨諸行者,二者為諸賢生暨諸行者祝福:修行、修法福慧無窮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2‧13

聖示: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丙申年元月初六,喜見諸賢生及諸行者同心回堂迓聖,吾甚欣慰!今夜之後,貴堂乃至本宗之聖務,當然需有諸賢生及諸行者更加發心推動,吾與諸賢生及諸行者共勉!于下期之後,進度即要如常,且要加速迎頭趕上,甚願共勉之!

彌勒菩薩 降 105‧2‧13

詩曰:無邊苦海勸回頭。早向道程一志修。
此日鸞門開木筆。代天宣化啟良儔。

聖示:貴道場今夜舉行丙申年開筆儀式,群賢薈萃,恭迓聖神回鑾,從茲再啟普化新猷! 貴道場領命,佛、道兼攝,弘法利生;不但鸞務協助三曹普化之大事因緣,兼領彌勒教法,建設彌勒道場。 際此末法時中,吾至希諸賢同心策力,佛、道妙諦之宏揚實有賴于諸賢一肩承擔,寄望年年勵志精勤!際此佳辰,吾降鸞與諸賢會晤,並為勉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2‧20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丙申年再見諸賢生、行者,吾甚欣慰!今夜登鸞乃要告知行者:將再進入新一課程。 此一課程全名乃「金剛護法印咒」。舉凡密法,不論任何宗脈,悉皆有之,只是印、咒各有不同;緣於各請金剛不同之故,但意義與效益殊無二致!乃為密行者仗藉金剛護法,是為修密最高之護法、護體印咒。 諸行者修行此法,不但深入金剛本願總持印咒,可以契合金剛無量之動能,作修法之護法;亦可使行者功行未甚具足之前,有護體之作用。 甚願諸行者好自為之!今夜宗長當可傳法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3‧12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一者欣慰於諸賢生、行者之心志可嘉,際此寒夜冷雨,猶然護法行道而不懈怠,令人讚嘆! 另者,是為諸行者報訊,此訊是「佳音」。但是放眼前程,卻是加倍苦工之所在;諸行者修法之際,只剩最後一課未上─是為專長法。何謂「專長」?是為密法(不論何宗均有之教法),本宗乃為「三聖之大妙相相印緣佛法」,是為行者修過此法之後,可以具足「阿闍黎」之資格。但是行者莫喜!「資格」是指學業都學到了,但是功行呢?就好像練武之人,招式學會了,可是力道的拿捏,即是苦工。 即如現代醫學而言,要有六年的學科,但是真正重要的,是後面二年的臨床實習。所以諸行者切莫以為之前課程都很熟,以為即是有成;關鍵在「功行」。所以需要謹記:在修法基本具足,每三年會有一次印可,通過,始具足阿闍黎;未通過,就是要再積修三年功行。吾不希望行者要等第二次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3‧19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針對「專長法」再作解釋。顧名思義,此法名「專長」,即是修法者所要擅長。 行者一旦完成金剛護法印咒及此專長法之內修功行;再完備專長法,可以說是將行者功行發之于外;則內、外兼備,是為小成,則可再進入內密修程。 不論任一宗脈之密行者,受印可証阿闍黎,即是必須先完備此二門功行。行者勉而行之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4‧2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為行者再作詳解疑義。 鐘生所呈叩事,所謂:「觀想功行如何與大自然合而為一?」此乃心境所關。賢生可曾聽聞禪修者修禪定,蒲團上卻似聞潺潺流水聲、似聞鳥語花香?因而修觀想,心境需放下凡俗,則當下清風明月悉皆可能! 復次,賢生無法生起相應受用,吾實告賢生:除非 南無濟公活佛寶扇敲你頭,否則很難!所謂相應,是兩造,那麼一定是哪一端出現問題。是賢生相應功行不足?或因間斷產生阻滯?或者賢生欲求相應者不對?悉皆可能。結論是:賢生需針此加緊用功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4‧30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針對行者提問,在此闡述問題。 「唯識法相之解脫論點」,簡易而言,唯識即唯心,唯心即八識作用。「法相」是什麼?是「空、色」之論述。因此「唯識法相」,即是修行彌勒教法不二解脫法門。 然則色、空如何洞澈?八識如何理解?實則相互有關。色、空二論,諸家悉皆有之,但「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」,卻未必各家悉皆認同,乃有對立之爭論。因此,唯識能深入而體悟,則色、空之爭論即止,故解脫之道「唯心」而已!(後問陸續再為闡述)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5‧21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續作闡述行者提問:「何謂我空、法空、人空?差別又何在?」 實則我空與法空,即為本宗《去執經》之精隨——去二執。我即自我,若太執于自我,則其執乃不可破;淺顯而言,人若太自私,即不顧他人死活,因而必須斷除此一我執,乃謂「我空」。 「法空」亦如是。若執於法,乃落所知障,一切以我教教法而貢高,易形成貶詆他教教法。實則儒家之人有云:「盡信書,不如無書」,與此「法空」之義有異曲之妙!其義即要眾生莫偏執於法,意即從無到有、從有到無;初參修,當然要有法可依,但到精進時,即不可執於法。等圓智現,再從無法回歸到有法。 至於人空,並不在教義中,乃依附于我空而延伸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5‧28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再續解答行者提問。 所謂「放焰口」(此科儀佛、道皆有),是在施食六道眾生。所謂「伏魔火供」,此為密法,顧名思義藉火之供養而伏魔。所謂「水陸大法會」,此緣於我佛駐世之時所演之無遮法會。(注意!「無遮」之義,與儒家之「有教無類」是為同義;後世有不肖者胡亂衍繹「無遮」聖義。) 所謂「施身法」,此非正信行者所持,故不予闡述。所謂「金剛法曼擇決」,顧名思義是密行金剛法,故屬深密行法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6‧25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再解析行者提問。 所謂「自然智見」之意,自然者,為法性也;因此自然智見,是為法性之見知,乃為真知。我人欲達此真知之法性,唯有去執;因為執者,一切實性、真知乃迄法性,俱受蔽障!因而修者,需要由「去執」入門。 所謂「他空見」,他者,無自性,一切仗他緣起;因此他空見,不是真見知。有修者執以「無自性」,因此是為「無自我」,乃為實知見,有所謬異!既為仗他,外在一切因緣悉皆可擾,更可因此導入「執惑為真」,所以修者當需慎之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7‧9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續為解答行者提問。 如何一元無二?基本上,「一元」指為自性;「二者」乃心、物二界。因此最直接了當、淺白而言:即是超越心、物二界,即得一元自性。 但是理論上如此,實踐過程可與「十世修成佛」而比擬;因為能修行到一元無二,打破心、物二界,非菩薩不可!而且超越心物,即是無我,又將陷入「空我」之矛盾!故行者對此題了解即好,需要漸悟始克達成。 又示:本宗法教在辦事諸賢之努力中,已具可見之成果,海外善眾發心慕名前來,吾甚欣慰!亦與諸行者、諸賢生共勉之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7‧16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再續解答行者提問:何為因明現量、比量,及未知境智、已知境智? 此「量」,實為「三量」之詞,即現量、比量、非量。吾不引經據典作解釋,淺易而言,「現量」即眼見所知,故近世哲學家引為「直覺」;蓋「量」如尺量長短,一見便知。 「比量」即為心揣度之,近代哲學家引為「推理」,即以「既知之事物」而揣度之。因而此二量,前者與「已知境智」是相呼應,後者與「未知境智」相呼應。 「非量」有曰「聖教量」,即為聖者智;緣於「量」以心而度,仍不脫識象與色相,但非量需具聖者智,以現有及度測之事物,更深入如電、如磁,無色、無象,但卻實有!故非量之智,需超越此識象與色相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7‧23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首先告慰諸賢尊師重道,能知提前恭祝 關皇萬壽;復次,今夜補述行者提問之「三量」。 所謂三量,是以心識所緣境界而立;現、比二量均已述知,第三之「非量」則有二解:其一,是以衍生現、比二量而度,卻以彼無心識,故予否定;乃謂恐此延伸是為有謬誤之虞,因而此說非量乃為否定,以現量、比量所衍生或量度之知。 但日前行者提問,是「因明」現量及比量、因明說三量。前二者同,但後一量為「聖言量」,亦云「聖教量」,謂以聖人言教量度而知,此二說,對「非量」恰好兩極,故吾一併解說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7‧30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再為解答行者提問:何為「阿陀那因識」? 基本上,此詞非我佛教法「唯識」之名相,因此行者可以不予涉獵,以免混淆名相。行者欲修「唯識」,實則大多陷入自性與體用之糾葛,而此糾葛又是名相生澀所致。但是,唯識乃于自性及體用,必須藉文字而析解,欲使修行者明其義,故乃施設名詞,以利條理解釋。 故唯識之學,乍看之下乃陷入名相之泥淖中,吾在此明告有心修學唯識不二法門——多讀;緣於多讀,乃熟瞭于心,久而條理分明,不致陷於名相之炫彩間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8‧27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我宗寶殿即將建設「八吉祥轉經輪」,唯恐諸賢行者、以迄各地有緣不解「八吉祥」之意涵,故吾今夜先闡明。 何謂八吉祥?即法輪、法螺、法幢、寶瓶、蓮花、雙魚、盤結、寶蓋等八項吉祥物;自我佛去遠之後,此八吉祥已衍繹為佛法之表徵,故亦有云「佛法八徽」,其中並有密法所需法器涵蓋在內,吾往後陸續闡述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9‧11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示知有行者提願,欲行「水果關」,裨使修密法之行得以加速、加深功行。 吾認同行者此願,但水果關為閉關修行之初基,欲閉關,需考量凡業之羈絆,以及身體驟然斷食之負荷。需知,一日關助益不大(但仍需由易而難),最佳閉關是三日,但其牽連又廣,如吾前述,因此吾將評估之後,再擇日而行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9‧24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回示行者建呈:閉關進修事宜。 原則上可以照准,但初行者入關即七日,吾想過於苛急!因此必要明示行者:若有難支情況,必要放下臉面速告守關者,即行出關。修行不急在一時,留此「有用身」,是未來佛必要之條件,勉之哉! 又示:本宗初行此一關行,故命由宗長任護關師,以為行者護法及指導,另教法長從旁協助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10‧1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再為提點行者關行之必要。 首先,已呈報 慈尊,故諸天佛聖菩薩歡喜!需知道場行者若有關行,則佛聖菩薩歡喜,甚至有陪關加持等殊勝事跡! 復次,關行有簡易,即單純關齋,因而入關行者側重自身束制,亦即藉關律心而已。但亦有已在修法之人,藉關行清淨進修,以期對修法可以專注而得大收穫;本宗此次所欲入關行者,是介於此二者之間,但較偏向後者。 因此,在所呈課程行曆上,吾提點入關行者必要加緊功行之課目,絕對大有助益!另外,關行有懺悔之行,是最佳律心之修行,所以每日止靜之前,最好有半小時之懺行,如此更有助於自己修行中克制自心之功!

觀音菩薩 降 105‧10‧8

詩曰:戒行度律勵修心。成就猶需制志深。
詩可喜諸賢誠發露。道程完備有佳音。

聖示:吾欣聞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皈依諸行者擬欲舉行七日關,荷蒙 南無窺基菩薩摩訶薩之邀,乃為諸行者陪關,實為可喜可慰之殊榮!吾與貴道場因緣深厚,與諸賢更是結緣甚深,得此殊機,當即應允,甚願對諸行者有所助益!並于入關之前,先為諸賢道賀,預祝關行圓滿,道程更上層樓!

龍女菩薩 降 105‧10‧8

詩曰:陪關自是感殊榮。可喜諸賢一志誠。
詩此日精勤無畏怠。他年蓮品自然成。

聖示:吾隨侍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,為貴道場諸行者所舉行七日關作陪關;雖非吾入關行,但入關場神人一致,但願藉此殊勝佛儀,你我各自用功,能以關行奠定蓮台根基,亦不枉諸佛菩薩之殷望及教化!

善才童子 降 105‧10‧8

吾自愧枯腸,無以賦詩寫詞!但隨侍大菩薩陪關,與諸行者同作關行,實也樂趣!噯、噯!諸賢關行不嫌無聊,吾雖非哪吒孩子性,但玩心猶未泯,諸賢出坡得暇,亦可與吾耍戲無妨!好了!言歸正傳,陪關可非吾等主僕三位而已,吾可帶了一堆小天人進入壇場,諸賢小心那些小搗蛋!不用功,可會摔跤!莫怪吾不先作明言,嘻嘻!祝福諸賢圓滿關行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10‧8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入關在即,三位菩薩摩訶薩為諸行者加油打氣,吾再報佳音:恭蒙 慈尊慈諭,關行第三日 慈尊將降蒞寶殿,願行者勉之!在修行道程上,彌勒教法亦為我佛正法之一脈,故關行比喻為「積分」,實為恰當!不過,因此勉諸行者為自己加分。

本堂主席關 登台 105‧10‧8

詩曰:教法弘傳世所欽。慈尊利濟善緣深。
賢生勵志持恆意。可得綸音制俗心。

聖示:本堂恭領彌勒法旨創建『唯心宗道場』,迄今整整二十九年,其間僅宗長以三日關而奠基,始深入關行,爾後亦僅公開舉辦八關齋二次而已。因此此次七日關,是為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首創之盛事!吾亦甚願諸賢生以學習之謙心,以為日後弘法之根基,更可因此更弘傳彌勒教法,吾與諸賢生共勉;更願諸賢生切莫有負于觀音菩薩及二位大脅士之慈悲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10‧15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可喜可賀五位入關行者,不論一日、二日、七日,悉皆圓滿,吾為諸行者讚歎! 一日、二日雖屬初行關,但踏出第一步,並且完成,即是為未來成就之目標奠定基礎。諸行者或有不知,關行乃為內果之關鍵,以七日關而言,就天律明訂「三千功、八佰果可成神」,換算關行,七日關圓滿,約略積修「二果」。 需知,雖有水及水果以裹腹,但是軀體自然機制蠢動之際,欲渡此關,唯有深刻認知之心理,亦即:「心志堅定,始能克服」。由此亦可証明修行之心志堅定,必定可以打敗自己之欲望,進而克服外在一切阻障,願行者共勉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11‧12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闡述行者有所提問之疑惑。
其一,有許多宗脈嘗言:「密法乃屬仗他,故不算究竟正法」。此說之人,雖然字面上無誤,但乃不明深層內涵,妄下謬論。修密法是仗他力,是無誤,但又豈是人人可以得他力?若不深入密法修程,則此「他力」,無由而生;故此「修程」是關鍵,與顯修、苦行、禪修等殊無二致!因此,絕不能論斷修密不是究竟正法。
其二,延伸第一題,修密之不可思議能量,由何而來?簡易淺明之結論:由自身能量。因為密法行者在修法中,漸進式激發自身能量(現今白話即是潛能),一旦能量開發出來,仗藉手印、密咒將此能量運用,即是修密法者為何有不可思議能量之來源;甚至咒、印中可契引佛菩薩之浩瀚能量,則其不可思議,愈加不可思議之動能產生!願行者明而勉行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11‧19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以「彌勒淨土何以殊勝」為題作闡述,以與當下諸眾有情結緣。 欲闡述彌勒淨土之殊勝,必要先闡述我佛教法中之「淨土法門」。我佛去後,諸大祖師有專注弘揚 阿彌陀佛之淨土,一旦上生此土,則永斷輪迴,得享無量壽,上証無量果;惟欲達此土,在世修行不但要諸業清淨(因為彌陀淨土距此閻浮提地,非僅「恆河沙數」可作譬喻,其遙遠可見一斑),欲得上生此土,不能有絲毫業累牽絆,否則絕難到達!在世可以諸業清淨,並不是絕對可以到達此土,猶要「一心不亂」。 所謂一心不亂,即是在平素修行稱唸阿彌陀佛佛名,要養成一心不亂,庶幾臨歸空之際,可以習慣成自然稱唸 阿彌陀佛,始得 阿彌陀佛之接引;如此始能上生此土。 諸眾仔細研味,諸業清淨、一心不亂,悉皆在祛除我人重量(即業累),藉此專注一念,將清淨之靈推升到達阿彌陀佛之淨土。所以看似容易,作到有幾人?因而近代有多位修淨土法門之大和尚曾感歎:「淨土法門修者多,真正到達沒幾人」!吾絕非貶抑我佛正法之淨土法門,因為彌勒教法亦是我佛教法之淨土法門。 所以彌勒淨土何以殊勝?

其一、乃我佛 世尊住世金口所囑:彌勒慈尊于未來世中,渡盡遺眾之教法。
其二、緣於彌勒淨土距此閻浮提地甚近,因而教法:不急斷業,不入深定。
其三、既有上述,因而稱念 彌勒佛名不必一心不亂。(緣於上生此土不必淨業,可以帶業上生)所以在世修行最簡易,即是行住坐臥皆可稱唸。
只要有生之年稱唸不斷,歸空之時必得 慈尊放光接引,如此簡易!且教法為人天之師 世尊住世所親囑,如何不殊勝!吾闡述至此,仍要正告眾生、諸有情,所謂「佛渡有緣人」,並非教法作比較,而是自己是否有趣心、能契緣,才是最重要! 下回再接續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5‧12‧10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再接續前文。 彌勒教法非止顯法而已,乃為顯、密圓融。顯法,非僅僅上生于彌勒淨土外院而已,更可直生內院,所仗藉絕非外力,純為自力! 我佛金口所說:「六事行法,多修多分,可上品直生內院」,佛無謔言,則眾生當可深信不疑。所謂「六事」,則包含三佈施、六度波羅密,萬法正行,因此絕對上生內院,如大乘菩薩行証菩薩果無異! 六事者:精勤修諸功德——一切善行、知恩報本、孝順友悌、和睦鄰里等等公義悉皆是。威儀不缺——即乃正行。掃塔塗地——即乃清淨莊嚴道場。以眾名香、妙花供養——即捨得供養三寶,即佛、法、僧。行眾三昧,深入正受——即能依止正信道場,修持正道、正法。讀誦經典——佛說諸經蘊藏無限修行心得、智慧法語,不能勤誦、深入經藏,由何得智慧?此六事行法,明見我佛說法,經載明確。 故眾生皈依彌勒道場修行彌勒顯法,只要聽聞彌勒佛名,心生歡喜,稱念不止,見佛禮拜,一生絕無間斷,即已具備了脫輪迴之惡趣,上生彌勒淨土外院無虞。若以六事行法深持不輟,由六事中可知:要有心志堅持、要有善財肯捨、要有善知識以化他眾、三施悉皆涵蓋,則直生內院無虞!下期再續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1‧21

詩曰:一年易過一年春。勵志猶需率性真。
曰: 願勉諸行無懈怠。輸誠永記感天神。

聖示:今夜際值貴堂舉行鸞門送神封筆儀軌,吾駐錫『唯心宗』寶殿,一則賀喜諸賢生一年辛勤護法,不但承擔大命、弘法利生,更為自身積造無邊福慧資糧!再則諸行者修法,甚願恆持不怠,莫因佳節,乃有荒廢功課!今夜先祝賀諸賢生、行者:新春如意,來年一帆風順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2‧11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再接續未完闡述。 彌勒教法顯法,亦如我佛正法之修行無異,只要精進不怠,上生淨土必屬無虞!但是密法,即有因各自宗脈不同,容或有人堅持異見加以評判,只要不是惡意攻訐,乃屬教法探論之正確心態,則無不可。 但吾為本宗行者,自然必要對有未深入密法,或未能明白密法殊勝者,加以澄清闡述。本宗密法亦屬藏密經典中所明載;僅因教法東傳來台,並未依藏傳佛教密法之經本,但根本大經:佛說三經,是確無疑義!再有他宗行者及追隨者云及:密法仗藉外力成就,吾不以為然! 所謂外力,僅僅是初行者仗藉金剛、空行之護法而已;密行者一定要自己修積功行,由初行入密,再入深密,這一段漫漫過程,絕對是自力!一旦進入深密而欲求成就,彼時是有仗藉緣佛菩薩、諸大金剛之助力;但是前面過程點點滴滴、一分分火候功行,絕對是自力修行所累積! 為何深密要成就必有仗藉緣佛、菩薩之力?吾淺舉一例:任何宗脈乃至我佛顯法之修行者,臨到歸空日,尚有如道家「藉刀兵劫而白日飛昇」,及顯法精修之高僧坐化、涅槃等;為何諸佛菩薩來迎?此即外力。因為成就,實則是打破「佛、魔臨界」;密法修行成就者,更是佛魔並降!因而深密修行過程,絕對要仗藉諸佛菩薩、金剛明王等大力護法助力─因為密法成就,是直上彌勒內院之成就者。 吾分數期闡述「彌勒教法以何為殊勝」,甚願諸行者、諸眾有緣,何妨細研味!全文完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2‧18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告知諸行者:國曆二月份十餘日加緊功行,三月份再授新法。此新法為初密之總行,亦即將所修功行作一「總持陀羅尼」,裨以圓滿初密。吾當細細審鑑,裨以制定進入內密之時程,願諸行者好自為之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2‧25

諸賢生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為示知蔡生所呈之事。今與 關主席商議定論,可以照准;吾另將商請 準提佛母駕蒞,此次為諸眾護關、陪關。另,吾建議可斟酌開放結緣善眾參與之可行性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3‧4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要示知行者:吾觀察核鑑諸行者功行,得一結論,竟有多半不符完備進入陀羅尼總持!因此欲行者在未來七天內加緊功行,下期授新課程,若不具足功行,則事倍功半,乃使總持之密行大打折扣!至希行者勉之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3‧11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有二事。
其一、今日將授新課于宗長,未傳法之前,吾先作解說:行者謹記此一密行名曰:「總持陀羅尼」,乃為初行者完成初階之心得總演練;換言之,將此修程圓滿,即可進入內密之修程。 吾評估本宗目下行者,約千次功行可以圓滿總持陀羅尼。唯需記取,急切完成之人,約可百日完成,但一壇功行可演七次,不要超過;每壇之後,必要休停上一壇修法之時間數。因為功行累積,必要此一身體之容納及消化,所以謹記吾所明示之數字。 其二、有行者提問,吾併示之;前鐘生有叩問,及李生後有叩問,吾簡言闡述之。
我佛教法傳至今日,各宗對佛法解釋及認知有所不同,乃世之周知!但行者所列,卻未明瞭其義。佛雖成佛,但係屬無漏、無礙之實性,但假體仍在,所以受報是此身受報,性靈無礙。 復次,佛應緣而化,若要示顯成就,則無礙、無報;若要示知眾生報業可怕,則佛身示顯無法去報!因而行者當明:佛是涅槃之佛,或為住世之佛,則疑自去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3‧18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再加述明:新課程「總持陀羅尼」為何有限制?
其一,緣於此咒印是為總演初行之功行,必需藉修行火候融匯之前,奠基之功行。
其二,為何限制次數僅七次?此為我人之身可以超越「陰極之數」,且多一次更好,藉此身而融匯,而又未逾「陽極之數」,可免剛易折;此為限制之意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3‧25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與諸行者闡述,以修密迄今,諸行者所疑惑者,加以整理而列述。 行者曾提問:「修密法何益?」簡言之:可以縮短「十世修成一世佛」之期程。緣何如此殊勝?吾作解釋。 所謂「佛」者:實智圓融,無礙、無漏。如何可得?即是打破時空、物障等等,圓成實智,無漏、無礙。此智由何而來?當然是點點滴滴修積而來! 但是我人身在凡世,一切障蔽無處不在,所以欲成「實智」,談何容易!因此上上根器者,猶要十世悉皆精修累積福慧,乃至具足而成佛智。 既如是,密法緣何可以一世成就?因為密法是由自身潛能激發,由內而外打破時空、物障等等藩籬。 易言之,外在所有蔽障,雖存於時空之內形成牽引,但是行者若由內在凝聚(亦即藉由修法功行)能量,形成一道堅強且有力之光罩防護;一則修法之過程可以減少外象迷惑;二則由內逐漸清淨(當然即是功行能量之作用),一旦累積達到一定功行,則自我防護自然無礙;三則外力難擾,內視清寧,則假象破除之佛智即開始轉成!(當然深入經藏、教法是不可或缺) 此即修密法之益處,往後再每期擇一主題,與諸行者探討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4‧1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再與諸賢生及行者探討行者提問。今夜主題是由鐘生所提問,緣於原文冗長,吾不再贅述,僅就吾之看法,不但與行者分享,更願諸賢亦有體認。 此一宗脈,依其「公告」甚為殊勝(但此亦足以說明密法之殊勝),諸賢放眼察看,目下千宗萬脈,有誰不說自己道場教法殊勝?絕無自比自身教法是末流!因此殊勝之法,亦要精修之人,始能將之發揚光大。 復次,「本尊緣法」本宗當亦有之,宗長若無說明,則其失職,想必應有解說。況且「內密灌頂」,諸行者今修法已在初行及內密臨界點,復再往前精進修法進入內密,則接受「本尊緣法」內密灌頂亦不無可能!唯此一灌頂,藏密由 蓮花生大士所主持,但本宗是由 慈尊主持,不過 蓮花生大士是密行無上尊,故有朝一日當亦恭請大士臨法場。 結論:任一宗脈,只要正信、正念,其教法有絕對殊勝之處;關鍵處,吾借儒聖之語以勉諸賢及行者——有為者亦若是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4‧8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今夜登鸞示知行者:下個月將再授新法、新課程,此一新課程,似如藏密之火(煙)供,係為共修之密行,是為往後道場舉行盛大儀軌所必共修之密法,願行者宜勉之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4‧15

諸賢生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為行者釋疑。 所謂「隔胎不迷」,實則普遍存於各大正教以及各廟堂道場;因為隔胎輪迴欲使不流迷昧,關鍵是「慧根」。而慧根,能於未來世顯現今生此際之修行;及在以培養未來之慧根,密法是否有此隔胎不迷之專法?有之,藏密之「轉世靈童」即是。 但是只是不迷,仍要有許多輔助及配套,所以本宗沒有此法。但是若真要不迷,何不把握當下?今生若成就,隔胎絕不迷!行者勉之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4‧29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覆示行者提問,目下二件,吾批教法長劉生之案。 其一,擬以「打密七」為名倒無不可,不過何謂「打」?何謂「佛七」?行者自應明知!顯法中以佛七為精進修行,俱以七日為前提,可接續而行。時至今日,眾生過忙碌,因此佛一、佛二、佛三、佛四、佛五、佛六、佛七悉皆可以,可是內容即甚重要!顯法中淨土法門,在佛七中專注唸佛,因為要唸到一心不亂,故藉此佛七專精唸佛;「禪七」則為禪宗行者藉此關行參禪打坐,此為佛七之由來。 但是「打」字,卻不可亂用!為何不說打坐、打法等等?因為「打」字深意,乃是打得念頭死,方許法身「活」。因而若要以打密七(或者打密三、打密五等)則要深體此一「打」之深意。 二至六則無不可,七即有商榷之處;因為既為關行(本質上是閉關),所以改為正常飲食,是有不如法,若要飲食則不可曰「關行」。 以上是為覆批行者斟酌,下回再批鐘生提問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5‧6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有二事。 其一,將授新課,宗長未傳法之前,吾略作說明。法即「火供」,吾之所以有括弧提及「煙」,因為「煙供」是火供之一。密法中火供(是今人統稱),實則粗分為三:其一「桑」,即煙;其二「餗」,即氣味;其三「津塞」,即火燃燒之本身。而此三大供,又甚有區分,吾往後再細述。 本宗火供全名,即「彌勒火供」,緣何需行火供?一者,供養本尊、空行、諸佛菩薩;二者,施佈于有情諸眾(即法界);乃至行者自身夙世所欠者(即冤親債主)。但此亦僅粗分而已,三者均有甚多對象;最後,即為對治自身,因此火供可謂消災解業、福壽圓滿之勝法! 復次,此法當然印、咒悉備,但是卻可凝聚共修之力,普遍為與會者作同樣施佈,因此咒、印之間,若是共修,則可視項目而共修。此一項目之經典于本宗言,當然是《彌勒三經》。 其二,吾為鐘生提問釋疑。 所列五點,一、二是承接,吾乃合併。所謂「壇場內修法積聚功行,與直指心性有何關聯?」有其一定關聯。功行具足,能量充沛我身,何啻脫胎換骨!可將時、空、物障等打破,但是並非絕對、及個個均如此,亦即是否「精勤修法積聚功行乃迄能量」;「則可見性」,亦未必盡然!因為見性在明心、明心需智慧,因而在修法功行積聚能量,在完成初密之後,即要深入經藏。(若無深入經藏,則將事倍功半!) 三、是否「感應不到能量,即無法見性了脫?」此有落入文字障之虞!因為你感覺不到,並不代表它不存在,所以積聚足夠打破時、空、物障等,仍可見性。 四、是也。若能感應能量又能應用,當然是神通力。 五、沒有簡易心法可以感應能量。賢生以修法無感應,太無聊,無法生信心;需知古來修行者,緣何深山峻嶺而潛修?其因是自知修行孤寂,害怕自己失去信心;易受繁華牽引。由此可知,修行平淡無奇、孤寂單調,需憑誠毅之心志而已!所以最簡易之心法,即「誠毅」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5‧13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再續述明「彌勒火供」之修法及其意義。 在密法上,火供有主法之師,以此「火」供養之修法,而為參與此一勝會之有緣善眾作迴向、作供養。甚至可以因為殊勝之法,使與會者(不論參與共修、火供之行者或善眾)悉皆共沐佛菩薩佛光普被。 職是故,修法初基,是行者自修及至一定功行之後,再舉行共修勝法(因而每一行者進入共修位階,即要修行主法之儀軌),故火供之法在修密行者而言,不但自利,更是利他之勝法!(所以必須有根本大經,吾前期已有示之)願行者勉之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5‧20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。 其一,諸行者將於近期再舉行關行,故吾略加闡述關行之重要。舉凡修佛之人,不論顯、密,在成就之前,必須歷經無數關行。試看我佛各宗,不論顯、密之成就聖者,悉皆進行無數關行,甚至已得印可之後,仍持續進修關行;可見關行對於修法欲求成就之行者,何其重要!願行者思之而勉。 其二,吾解答鐘生提問:如何在觀想辨明是通力或魔障?首先,行者須明瞭,觀想是「專注」,亦即靈神與心性悉皆進入空境之狀態。因此,不論靈或心,特別明澈;職是故,通力是正能量,魔障是負能量,在此情境中,行者分辨當然輕而易舉。 另,吾准劉生所呈,今先賜楊生書彰:慈沐恩;賜黃生榮達:慈沐法。以上二位,皈依註籍本宗,甚具慧根,護法修行精進,乃先賜予法名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5‧27

諸賢生、行者恭喜,又領大命!好自為之。今夜鸞期之後,行者、賢生即將入關,吾僅期勉二次關行者加強自身之行持,行關首要:律心、律身,藉關行而制欲,願勉之。 復次,佛母暨諸大菩薩護關,已駐錫,併此示知,以期行者感恩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6‧3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今夜登鸞二事賀喜諸賢生行者。其一,再領天命著作寶書,可喜可賀!其二,行者關行圓滿,功行精進,可喜可賀!亦由此可知,昊天畀命甚重,諸賢生更應精勤而勉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6‧17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與諸賢生、行者探討一個問題。由於之前行者有提問:「修法悉無感應,甚為無聊,影響修法心志。」 首先說明,修法必得感應,此點絕對必然!因為法已涵蓋通力,因為法可激顯自身所不知之能量,關鍵就在「你修法之進程」而已。 復次,修道之人可以稱為修行人,但不能稱為「修法行者」;換言之,修法行者是修道人,並且比修道人更多一層功課。一般修道人若以博士名之,則修法行者即是雙科博士,因為修法行者不但要修道,更要修法之故。 復次,修法無聊,誠然是也!一般修道之人也是甚為無聊,否則怎需仙聖明師、前賢大德極力成全?因為漫漫道程,確是平淡辛苦之路,唯有一顆志趣及堅毅之心而克服,一旦破此瓶頸,進入更深層領域(或曰智慧越圓明),當可發現修法不再無聊!願諸賢暨行者研悟而勉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6‧24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一者覆示蔡生所呈,業蒙 關主席俯允,再行舉辦行者關行之進修。二者,再與諸行者探討修法行者,緣何必要比修道人更多修一項功課。 所謂修法之行者,正如練武之人,因其練就技擊之道,故比一般人更具使力之技術;那麼修法之人正如練武之人,具有超越一般人之能量。因而智慧與明理,將是修法者在修法過程中,與法同等重要之功課。 緣於智慧,可使修法行者知道如何使法有益於眾生;亦即不仗法,而有誤眾生。明理,意即不迷昧,舉凡對教義、甚至世事、凡俗人情世故等等;明理可使眾生敬仰,對於修法行者視之為師,不以為是洪水猛獸! 此乃智慧與明理,與修法同等重要之原因,甚願諸行者勉之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7‧8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與諸行者探討修法咒、印之功能。行者修法期間曾有提問:修法所積能量由何而來?有何效益?因此必要解釋清楚。 能量,我人自身即有,只是不知如何凝聚激發、運用而已。因此密法有真言之咒(此咒為打開印之重要關鍵,如鎖鑰之必然);印乃以形,而啟發能量。(不論是自身所有,或接受佛菩薩、乃迄外界所存在之氣場。) 是以故,印無咒,則徒具其形而已;修法結印若無真言咒,則如練武之人不知使力,乃花拳繡腿而已。但是真言咒,卻可以獨自使用。因此將真言密咒串連而誦持,及至真言密咒完全熟悉無礙,意起即誦,則其不可思議之能量,一在啟動自身能量;二在充沛能量之際,可以引導外來能量相融合。 因此,修法持真言密咒(不結印),其效益不但增長自身能量,更可防禦自身心魔魔障,乃迄外侵之魔障,更可因而加持於人。總此而言,行者修法除每一功課之咒、印結合無礙之外,亦應將真言密咒串連持誦,以感知不可思議能量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7‧22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先行述說一段我宗教法之軼事。 在元、明之際,天竺與中國接近處有位修行者,是誠行佛祖教法之行者。但彼時、彼地,附近所謂「佛祖」,是 彌勒佛。此人因年事甚大,人不知其名,僅知一老嫗而甚具靈力,不但孤身一人往來漠區以及崇山峻嶺間,卻未遭獸吻之危,且常能為僻鄉孤苦之人驅邪伏妖,故人均以「龍婆」尊稱。實則此龍婆之所以能驅野獸、降妖邪,無他,即精修我宗密法而已! 此際我宗行者常謂演練咒、印不數回,已能結印,真言密咒亦熟記無礙,因而或有感覺修法無聊!印、咒幾回演練,即可甚熟,為何需長時間修法? 除了吾一再說明之功行外,即是如龍婆之事例;需知密印真言,不僅熟練而已,需修行至每一咒印融入行者腦海深處。如在遇上突發狀況,在自身意識未及之先,印咒已起,則此能量大不可思議! 因為「當下」,行者是意念最專注且心無旁騖,並且所結之印,必需能對治你所遇上之情境。所以吾勉行者,只要你自信任何狀況悉皆能以所修密印對治,即是成就!願勉之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8‧5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首先批覆劉生所呈文:雖曰立意良好、用心良苦,然則時間、方向悉皆不對,因而再行斟酌,裨以完善。 復次,吾與諸行者勉之:師生緣份在此時日中,說長不長,但亦年半時日間,甚告欣慰與諸賢生及諸行者,緣締宗門聖地,甚願諸行者應更發露,以期宗門發揚光大! 復次,吾駐在本宗約略八月初之後,即有大菩薩接替駐錫寶殿,因而課程上有任何問題,行者再上呈,切莫貽笑于大菩薩蓮前。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8‧19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,批覆劉生提問二事。
其一、觀想、唸佛,守玄關,原則上是可以上品上生,但是守玄關不在本宗修法之列。觀想欲至上品,已有困難,但是只要功夫深,不怕鐵杵磨成繡花針。所以,關鍵在功夫下多深、苦心用多深。唸佛可以上品上生,但是要唸佛唸到上品上生,何不修彌陀淨土?因為欲得上品上生,一心不亂之唸佛絕對是必要,仍與觀想一樣,端看功夫、苦心有多深。簡易方法,賢生緣何捨近求遠?《佛說彌勒經》明載:「六事行法,多修多分,可以上品上升。」
其二、賢生雖曰第二次請益「唯識定」,奈何唯識定教法不應機于吾,下位駐錫大菩薩,賢生再請益吧!但是,吾仍可解釋「唯識定」之必要條件。近世中,可謂無人修成唯識定,因為欲修唯識定,先了唯識法。有修者行者窮盡三十年,浸淫唯識理諸般施設名相,乃至如何深入法理而不迷昧,三十年未得其功,如何進入唯識定?
最後,吾提示諸行者:佛尊有云:「不急斷業,不入深定」,胡不深思耶?

玄奘法師 降 106‧9‧2

述論:執

執也者,心之所繫,而不動搖。姑不論此一「不動搖」是否正確,因此「心執」,幾乎已成頑石不可化!忽略周遭親友、同事、同儕等等之感受,雖未必到一意孤行,但卻是自以為是。 眾生何人也?孔聖人猶不言己無過,何況凡夫俗子?自身之認知、觀念,甚至對事物之判讀,誰人敢斷言無差錯?所以芸芸眾生中,對於執己之見者,好的,謂曰「擇善固執」;不好的,則其形容諸如「剛愎自負」;乃迄儒聖所言:「愚者好自用,賤者好自專」,故眾生對此執于己見,實需深思! 修道之人更是不可有曰法執、有曰我執。此二執,更是我宗《去執經》首要破除之重點。法執者,仗法而執己見,但其見卻非正見,因為不了教法之真義。我執,乃一切私心之起源;凡人喜歡以自我為中心,是以我執根深柢固,卻使此一假我誤了真我!因而我宗行者以迄各教行者,乃迄芸芸眾生,均需慎此執,更要「去執」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9‧2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哈!吾今夜登鸞,恭喜諸行者,本宗寶殿即將駐錫之大菩薩,今夜已來降鸞。 奘師之苦行功蹟、聖業,諸賢生行者當已深知!吾早前本擬舉行行者先試行「灌頂結緣小法會」,遺憾未克舉行!但 奘師可無如吾之鬆散,所以諸行者此一小共修法會,有必要加緊練習! 依 奘師督促門下行者之作風,下月駐錫,恐怕劍及履及,立即驗收!並且功課之督導,諸賢生往後自行體驗;但是得 奘師駐錫,應也是諸行者之福報!

窺基菩薩 登台 106‧9‧16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今夜登鸞,再與諸賢話晤。 今夜別後,則來日相聚,恐需于 慈尊蓮座之前矣!駐錫本宗寶殿以來,與諸賢生及諸行者常相聚會、話語,一旦別離,不免唏噓!唯願諸賢生及諸行者,修行及護法心志絕無改變! 吾雖不駐寶殿,若有緣機再來探視諸賢;唯勉諸行者在修法中,甚要把握!尤其已臨界「初深之密」,若能突破,受用無窮!吾祝福諸賢暨諸行者,一切順遂、如意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6‧9‧23

初來會晤諸賢生與諸行者,各位安好!吾將接替 窺基菩薩駐錫本宗寶殿,唯願諸賢生、諸行者能一本初衷之德意,有志修行者精進修行;有志護法者持恆護法。 吾甚願未來時日間,對諸賢暨諸行者之修行心志,以及修法功行之功課,能有所助益。不過,吾對本宗諸行者猶要特別提醒:需知彌勒教法不論顯、密,則「唯識」乃最終必要之課程!甚願行者能有所體悟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6‧9‧30

眾賢暨行者可好!吾駐在本宗,即要舉行關行,下星期鸞期之後,諸行者三天關行,適為吾考核行者修法功行之深淺。甚願行者能不負 慈尊及諸佛菩薩之眷顧,能在修法功課中于關行,更加深所奠根基,以期盡早邁入更深密行之修法。

準提佛母 降 106‧10‧7

聖示:貴『唯心宗道場』諸行者即將舉行閉關之修程,吾乃受邀陪關,故來降訓,題曰: 法稱無上法 此語在任一宗脈之修行者眼中,悉皆認同,並且會以是語,是指自身宗脈之教法而喜悅,甚或驕縱。 但是「無上法」並不足出奇,其奇要在下一句——修行絕處修。當眾生在得到無上法之時,要知修無上法之心,否則有如深入寶山,滿眼金銀珠寶,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拿出去! 所以修法須由絕處修,此一「絕處」,非意指死地之絕處,而是「心志之絕處」。當修行者、修法者,若得到勝法,首先,就要有堅韌不拔之意志,不但把握、還要深入,建立無上心志,始能修行「無上法」。 密法絕對是無上法!雖然有人說密法仗藉外力,如何稱無上法?吾試問各宗脈之大德:在修行自身宗脈教法,可有能得外力之助?答案是:沒有。所以,密法有可仗藉外力之助,即是勝法!(因為要得到外力之助之前,所下苦功,絕對不比其他教脈行者所下苦功為少!) 今夜吾以此與眾生共勉,更願諸行者勉而惕勵!

時輪金剛 降 106‧10‧7

稽首頂禮 彌勒三聖!頂禮 關聖大天尊!吾乃奉諭法旨,乃來護關。為諸行者讚歎!甚願諸佛子放下一切罣礙,潛心關行,一切無明由吾護關。勉之哉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6‧10‧7

諸賢暨諸行者可好!吾今夜豋鸞,僅為示知入關行者:得佛母陪關、金剛護關,實為不易!吾則將考核諸行者,甚願勤勉,以期關行甚有所得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6‧10‧14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今夜登鸞,要分享行者一件趣事——感應。 不論皈依任一宗脈之修行者,對「感應」一事特別有興趣。初入道場之人,稍有感應,喜不自勝!對道場、仙佛更加欽仰,認為仙佛特別眷顧自己。若無感應者,時日稍久,輕則退失親近之心,重則謗詆該處無神駐錫,否則怎會毫無感應?所以,修行者必須嚴肅面對感應一事。 因為修密法之人,會比平常人較多感應之事蹟;因為密法,可使我人氣場改造,乃至深密,猶會實質改造體質,而產生不可思議之能量。(因其原理冗長,吾在緣機成熟之時會讓行者明瞭) 所以密行者要戒慎于感應之事,因為感應與「入魔」是一線之隔!若密行火候不足,持續感應千百次,若其中一次係屬魔擾,則徒增困厄! 所以吾奉勸行者:對初進道場之人,神尊可能施以感應攝其願心;但皈依道場之修行者,尚要敬而遠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6‧10‧21

諸賢生暨諸行者今夜可好!首先,吾先賀喜此次關行之賢生、行者,當必對修法進程有所助益!因此吾今夜與諸賢生及行者,探討「因緣與修行」。 何謂因緣?是輾轉能感果,故名因;互相由藉而有,故曰緣。由此可知,因緣有其生起及滅絕。但是我人卻在過程中,時時以感召其因互藉,乃得有緣。淺易說明:在修法之過程中,行者時時刻刻感召果報之動能,因此感覺修行中時受阻障! 復次,有其因果之間,又以修法(法之為法,乃藉有形之象,而成就無形之法);行者在修法間,時時處於因緣縈繞之動能,所以必要藉「精勤之修行」,突破此一因緣障礙,則必將事半功倍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6‧10‧2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登鸞與行者言密,願行者有所得。 密者,藏於心,直指見性之門;復云:萬法唯心。不論何教、何脈,所謂萬法唯心,即可知若不修心,則殊勝法門亦枉然! 但是「密藏於心」又如何解?簡言之,密行「次第」將顯現於行者心識。初行密法者,萬象亂心;奠基之後,萬法惑心;進入內密,萬法唯心。一旦深密功行具其火候,則唯心、唯識通達萬法,此身之心識,將不再受此假合之身所束縛。願行者研閱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6‧11‧4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好!吾今夜豋鸞乃示知諸行者:今年修程必將告一段落,明年初課,即是「內密」之第一關,甚願行者奠好基礎!緣於此課乃為深密之重要關鍵,故在今年間,將會完成初密所有功課及功行,願勉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6‧11‧1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登鸞乃要告知、提示行者:在修法過程若覺有所窒礙,或未察覺自身功行是否有所進展,行者可以規律性,如每天早或晚、或定期,作一課程如下:即進行觀想,融入無礙時,不要起身,接續默誦密咒,從頭至尾串連三遍,必有所得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6‧11‧25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有二事。
其一,之前駐錫大菩薩 窺基摩訶薩所訂定功課,行者需試行「灌頂法」,吾確定於丁酉年年底之前,必要舉行。吾將其制訂為增福為主,消災弭禍為輔,其儀軌吾將先授宗長,再傳諸行者。
其二,為使宗務永續發揚,故吾擬拔擢二位行者為副宗長,俾使協力推展宗務教法,願行者共勉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6‧12‧30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安好!吾今夜登鸞,除嘉勉行者藉此假期精勤功行,實為可以讚歎!另者,尚有一事示知行者,可以與宗長研討,俾以最後裁斷,上呈 慈尊。
其一,為永續弘法,建立本宗儀軌是為必然。今「結緣灌頂儀軌」已傳宗長,可藉得暇之機,爾諸行者再作學習及自訂,俾使往後本宗行者之遵循。
其二,為永續傳承之必要,將拔擢二位副宗長,乃為往後繼任宗長人選,因此上呈 慈尊,靜待慈示。唯吾甚願今時行者有擔當重任之趣心及決心﹐若得 慈尊派敕,甚願不要推拒,更要發心承擔本宗永續傳承之重任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‧6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好!喜矣哉!今日夜雨,仍見諸賢熱忱,實為可慰可嘉!今夜吾登鸞,乃有一要事交辦,即是本宗儀軌之制定。
因應時代變遷、法亦遷,故已難再復昔時繁文縟節,但是雖可簡略精省,但儀軌之作用及意義,乃在「端肅」,以此表達至誠;故可精省,卻不可輕忽,仍然要有必要之儀軌。吾將本宗儀軌定為顯法之禮佛、稱唸佛名,以及誦經等普世適用之儀軌。 復次,皈依之儀軌。顯法皈依分在家與出家,但本宗尚無出家緇眾,唯既定儀軌仍必要明列所謂「三師六証」,最為精省,但仍有必要。在家則已有「註籍牒文」。
復次,密法除皈依與顯法無異,修法入密,當需明確告知修密之利弊。 復次,行者所行灌頂儀軌,吾乃提示大原則,細則乃要交辦,由鐘生、劉生與宗長共擬起草制定,以為永續傳法之必要。至希三位賢生能了知此乃不世奇緣,制定一宗儀軌,勝讀千經萬典,至希勉之! 附註:吾雖明派三位,但本宗任一人均可提建議,若得納入,其德與受派制定之人無異。

豁落靈官王天君 降 107‧1‧6

述論:道場共修上課是何意義

際值末法時期,上天大開普度之門,諸大正教各天佛聖,無不悲心宏願襄贊此一大事因緣,因而各教宗脈之道場無不推行舉辦各種大小共修,乃迄弘法講課以佈道。但是眾生在道場中縱然參與大、小共修法會,卻有者不知其意義何在,吾乃加擇要整理出三大項,俾使眾生易於明瞭,而能發心共襄盛會。
其一,道場舉行大小共修法會(包括誦經科儀之勝會、諸眾聚集共修、或由講師佈道),悉皆是以「共願」為前提。有則老掉牙之故事:一支筷子易折斷,一把筷子折不斷,說明聚集諸眾力量之可觀。道場修行共願,即是聚集諸眾之發心,所謂「滴水穿石」,則此一共願之善能量,正是末法之期最必要之正能量。
其二,皈依道場之修子,在道場中參與道場所舉辦之大小法會,本是修子份內事;易言之,在此道場中任何法會,均是道場中修子各自必要之職責。更何況參與法會,不但可以契引諸天佛聖之悲心大願,更可以從共修中得受法益(或得諸佛普被、聖熙如沐),在此共修中逐步奠定自身與諸佛聖之因緣,以及對教法之深入。
其三,既是皈依於道場之修子,當然是有志於修行之善根器,可是對於道場之既定大小法會若無參與,則如何是表達堅持修行之信念?易言之,在參與道場大小法會之際,已是實質上踐行修子護法之天職。
綜述上三項論點,乃是勉勵諸家修子必要明白,參與道場所舉行大小法會,實乃有護法明理、明志等意義。至希諸眾修子勉而行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‧13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為示知,應宗長所求,准將結緣灌頂延於年後,與三位擬草儀軌之版本定案後,一併依行儀軌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‧20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好!吾今夜登鸞,一者示知劉生,吾甚為讚歎教法長之用心、努力!所列呈之事大抵吾鑒納,斟酌于日後再示知。唯此僅屬唯心宗儀軌小小部分,猶要再加用心。
復次,鐘生提問于宗長之事,吾亦甚感讚歎行者用心!誠然是有賢生所顧慮,但本宗儀軌縱然未盡如藏密儀軌,但殊途同歸;容或名相不同,意義大致相符。
因而吾對二位用心特予肯定,但仍勉加油,完成本宗永續儀軌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‧2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好!吾今夜登鸞,猶要嘉勉二位賢生、行者之用心。 首先鐘生頗費心思編輯本宗諸行儀軌,甚可見用心,吾甚肯定。再由曾生合輯列印,實亦參襄有功,吾亦當予加計一筆。 復次,吾擬授權由三位賢生,由宗長及教法長、總幹事爾三位,完全起草擬訂本宗諸行儀軌,吾建議凡遇疑難,由三位自行研議乃至訂定,吾不再作指示。(因為將來法本必需有草擬人,乃由三位賢生列名,以全此不世奇功。)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2‧3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安好!一年將盡,吾雖駐錫本宗時日不久,但未來將有一段長時日與諸賢生、行者共同完成本宗數件重大里程碑,故于今日歲末年終之期,登鸞與諸賢生及行者共勉來年之任重道遠!

奘法師 登台 107‧2‧24

聖示:喜也哉!戊戌新春,欣見諸賢生與諸行者回道場迓聖,丁酉已盡,戊戌新來,甚願諸行者百尺竿頭更要上進一層,努力功行,裨益自身修程,及早可得膺承 慈尊教法法諭為本宗之傳承,以迄弘法利生之千秋法務永續赓傳,重命在茲,甚願行者戮力以赴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3‧1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。
其一,本宗灌頂儀軌業經三位賢行者研議上呈,吾亦贊同,可定案,為本宗日後弘法及永續傳承之儀軌。
其二,針對鐘生所摘呈聖蹟,吾可正告諸行者:任一宗脈之密行者「本尊緣法」,悉皆殊勝,故精勤深入最深密之行者(無需到法王、法王子),悉皆能顯不可思議之聖境!
所以在最深密之本尊殊勝灌頂聖境,當然有賴目下行者各自努力;自身得感殊勝聖蹟,而後普施于眾生,則法脈綿延矣!至願諸行者勉行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3‧31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好!吾為本宗行者暨諸佛聖菩薩摩訶薩之隨修者,分享一題心得。

述論:修行除三害

修行之人一旦皈依道場,深入教法精勤修行;但是修行之人多如過江之鯽,唯成就者卻寥如晨星,何以故?乃修子在修行中,不知有「三害」之故是也!
眾生悉有聞「周處除三害」,不論南山虎、北海龍悉皆不足為慮,最大害,即是周處本身!因此,其在知悉自身乃為一大害,幡然悔悟,乃成人人稱道之真英雄。修行者之三害,當然「自己」即是一大害!因為我人乃四大假合所成,因而七情六慾成為心王之賊,故此身在修行之中是為大害;但是無此身,又將如何修行?因而必要去除牽絆此身之三害,始能在修行中有所成就: 其一,不用功(心)。所謂不用功,即是在修行課程中,可以生出許多藉口,諸如「等忙完了,再修課」或「今日不做,明日補修」等等皆是,換言之,即乃惰性,不知嚴於律己。
其二,貢高。所謂「半瓶晃,滿瓶不晃」,修行之人最怕貢高心,一旦此心起,則自滿自得,將喪失圓滿及圓融,那麼其師必將棄之,同修必將遠之,一旦如此,勢行淪入魔道!
其三,執愎。儒聖云:「愚者好自用」,何謂也?愚者乃不識大體,或不知書義、或不知教義,全憑一己認知,即認定為是。因而我佛教示:「修法莫二執」;我宗唯識教法亦有「去執」以啟修行者。緣於我人一旦落入此一執著陷阱,不但往昔修行、乃至經藏所得悉皆蒙蔽,因而將使智慧蒙蔽。「愎」者,意即「自用」,我人縱然修行精深,亦不過數十年而已,智慧可以上比諸聖佛菩薩否?因而修行之人,若執愎而行,將封閉圓成實性之覺境,縱然數十年苦修,亦難有成智者之成就!
吾以三害為題,乃勉諸行者,能有惕勵而勉之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4‧14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好!吾今夜登鸞二事叮嚀:
其一,本宗儀軌典律之製訂,宗長上呈吾審閱間,仍有待補足之處,故予提示宗長待列補之後,再行審閱。在此之前,諸行者加緊用功,下個月將再傳法「灌頂印咒」。
其二,本宗為永續傳承,故為長遠計,將提拔少壯行者擔當宗務重任,吾有審酌。唯需先予諸行者勉之:若於修法行有餘力,當應為宗務長遠,有所擘劃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4‧21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登鸞欲勉行者之話語乃是:應檢視自身功行火候。 緣於行密法灌頂大多仗藉法器,但是結緣灌頂,是由行者自身所修功課所得之能量,與諸眾結緣(行者勿擔憂,此一能量施行出去對自身絲毫不影響,正如常人健康情形之下捐血,自身會有造血功能)。 所以在修新課之前,勉行者檢視自身功行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4‧2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批覆行者提問:如何檢視自身功行? 首要之要,當是行者修法之際,咒、印要切實。即是持咒分明,結印嫻熟,如此自然可以將印、咒之能量納為己有。 復次,檢視有三。其一,修法後是否有察感自身有正能量│即較溫馴之氣機。其二,身體各部位是否有因修法而得益?如有病創,能因此而舒解(當然不是立即完好)。其三,心境是否有因此而清寧? 吾所列述,當然僅是通象,仍然有許多微細現象難以盡述。復次,若有行者本身即有夙疾,體弱多病,因而檢視即有困難;但是修法有所成,在過程中漸次脫胎換骨,亦非不可能!

本堂主席關 登台 107‧4‧28

詩曰:發露至誠在一心。鸞門普化有佳音。
諸賢共願持恆志。冀得修功德澤深。

聖示:『唯心宗』得 玄奘大法師摩訶薩之慈悲,為道場永續弘傳而擘劃。本堂膺領天命重責,實亦有需擘劃傳承,因而吾亦有上呈稟報,擬以規劃本堂之傳承,若緣機成熟,至希諸賢生戮力護持,以延道脈及續承天命重責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5‧5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為示知行者將授新課——財神緣法;此法乃本尊緣法之前段,亦為奠基深密所必要之功行(乃本宗修者必要明知)。 何謂財神?本宗 慈尊,世謂財神。(當然,乃為 慈尊示好相之一)且本宗仍有五度母聖殿之供養,度母係為密法之五財神,故本宗創立之初,即有以宗長為諸眾有緣行財神緣法,俾使本宗創建之初,藉由『懿敕拱衡堂』之文字因緣而眾生周知。 既有如此殊勝因緣,且諸行者初密功行即將有所小成,欲得進入深密,乃授此法。唯諸行者不必擔心,是否修此法(若加持於眾生,會損耗自身財福?)因財神緣法乃本宗之本尊緣法之前行,故係仗藉 慈尊無邊誓願及福澤加持,與行者無礙。 復次,為何需行者簽誓?緣於前述乃為弘法利生之必要(若月月再回復之前宗長所行,為眾生續財神緣,則對宗務必然大有助益!)故諸行者得法後,未來吾將明訂本宗每月舉行一次財神緣法共修小法會,一者行者自身修積福祿;二者對外加持結緣諸眾有緣,則行者又兼可累積外行功德,加速修法成就時程。 復次,所謂宗務會議,目前由吾裁斷,未來則交由宗長、副宗長及教法長、總幹事組成,以多數決執行宗務。 附註:今日所示,列入三位賢生所編訂之宗儀大典。

玄奘大法師 登台 107‧5‧19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好!吾今夜登鸞,乃要示知吾與 關主席已商定,擇于國曆六月三十日鸞期之後,諸行者舉行「共修灌頂結緣小法會」。 另者,所授財神緣法,則將訂於明年初春再舉行「共修灌頂結緣小法會」。此財神緣法殊勝,諸行者當應致力積累功行。復次,小共修儀軌則可依所呈之版本定案。

玄奘大法師 登台 107‧6‧9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好!吾今夜登鸞有三事,前二乃覆示行者提問,後一乃欲與諸賢分享。 示鐘生五問:一、依律不必,但可變通;二、可稱唸佛名;三、依序進入,即主法、副主法,乃迄輔主法。是施灌者持空行祈請文、本尊祈請文,受灌者則如第二點;五、基本上,吾一再強調,乃屬「試行」,其意即是擬與行者在修法之外可以先跳級,俾以增加善緣福德。 其二,示李生七問:一至三、然也;四、非含皈依義;五、試行結緣,因而賢生認知,屬基本上理論之無誤,但「試行」,即可變通;六、七、然也!暫攝金剛是領法旨,不過行者修法若臻至有授行之時,則佛菩薩以印、咒召感,是理所當然。但「授行」乃佛菩薩之意旨,相對,亦可認定是領法旨。 其三,吾駐錫本宗以來,雖在三聖寶殿,但亦時有登鸞,雖然讚歎於諸賢生護持鸞堂之毅志及虔誠,但是,對於各自修行心性,實在不敢恭維! 雖曰身在道場,但心性之執著,不輸生平未近道場之人!鸞門諸聖苦口婆心圓融之義,諸行者悉皆不知,本宗寶經《去執》直如裝飾用,如此實令人慨嘆!唯願諸賢生及行者,嚼味吾今夜一番話語!

目蓮尊者 降 107‧6‧16

述論:修法與感應

今夜主題之現象,嚴格區分是僅一線之隔,因此非常容易混淆,但是其現象結果,卻是南轅北轍,更是天壤(可上升)地別(可沉淪)! 首先,修法不論佛、道,悉皆有勝法(自古以來,吾受譽為佛弟子『神通第一』)道門上聖之術法,更是流傳既久,膾炙人口!然則佛家有云:「神通不敵業力」,道門精於術法之人若仗之為惡,天譴即至!因此修法有得之人,實不足炫之、傲之。 復次,修法雖曰需下苦功,但是畢竟有可依循之脈絡;易言之,修法只要凜遵師道者之教授,絕對有成(僅在高低之差別)。然則修法過程,卻有絕大風險、或曰考關隨時顯現,此一現象即是「感應」。 末法時期,不但因果大清算,更且佛魔並降、諸魔考道,因此許多似是而非;所謂新教門(法)之人倡言:「乃末法時期,佛聖悲憫降世而設」,實則多是斷章取義,甚至擷取正教教義,再加自身立論,卻是完全喪失原義,更有本末倒置;甚而自身立論已是魔道,卻依附於末法佛、聖,迭降濟世而魚目混珠! 綜觀時下所謂道場林立(神壇、家堂等等),乃使有善慧根器之人誤入其處、依循其教,卻美其名:「修行無上殊法」,乃至甚多善根器者淪入佛、道分歧點!故修行之人若有涉及修法,切要明辨「何謂感應」。 一般而言,佛聖欲渡迷頑,有在其人初入道場之時顯聖感應,加強其人信心,但絕不可能一而再、再而三,甚至無數次加以感應!(如果有此現象,吾斷言絕非合情、合理,甚至合法之現象!)芸芸眾生待濟渡者眾,何能單獨眷顧于一人?所謂「師父引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眾生切勿以為「持續感應」是佛聖慈悲,反之,卻有可能自身即將入魔之現象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6‧23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乃針對行者近幾日間所疑之提問,而作闡述。 之所以試行行者之灌頂,最大用意,乃欲行者習慣此一儀軌。試想行者若精修有成,隨修者日眾,焉能不行儀軌之灌頂?故在奠基之時,即要行者試行。(此乃本宗適為貴堂領天命而設之共同道場,始有同修供作試行) 復次,本宗儀軌寶典欲將訂定,此為萬世功業,諸行者不切身而行,怎能摸索出儀軌如何訂定?(緣於我佛教法各宗有各自儀軌) 復次,行者以自身苦修(不論成就與否,與眾生結緣即是福德),此乃吾欲諸行者試行之因;但是「試行」是重點,因此一切可以無咎、無過,因要諸行者為萬世功業作準備。

濟公活佛 降 107‧6‧30

詩曰:人間勝會在鸞門。普化蒼黎德澤存。
此日群賢欣薈萃。他年功果証瑤閽。

哈哈!老衲來也!久未與諸賢徒、賢生會晤,甚念!今日臨壇,一則甚慰道中賢徒頗具堅誠,總算四九圓滿,哈哈!老衲祝喜日後,當更為天道大道而可更為盡心盡力!再者,今日鸞門道場之『唯心宗』諸賢行者,為修法而作灌頂結緣之盛會,哈哈!老衲久未聽聞台疆一地密行道場舉辦灌頂,咳咳!雖為試行,總也難得一件!老衲甚喜,乃來申賀是也。

不動明王 降 107‧6‧30

詩曰:唯心教法喜宏揚。且願諸賢志益長。
此日法筵同灌頂。深緣締結德傳揚。

頂禮 關聖主席!頂禮 彌勒三聖!頂禮 玄奘大法師!吾今夜降蒞,乃為祝賀『唯心宗』寶殿行者試行灌頂結緣,可喜『唯心宗』道場領法旨,數十年來,前二十年乃為佈道傳衍教法;近十年間,顯密教法在諸賢行者同心共願戮力以赴,乃有今日之盛會,吾叨蒙 玄奘大師摩訶薩之邀,乃蒞壇城共襄勝會是也!

法華林菩薩 降 107‧6‧30

詩曰:恭蒙佛聖蒞壇場。可喜諸賢會聖堂。
此日欣能緣共結。堪期妙締入心房。

頂禮 濟佛!頂禮 不動明王摩訶薩!問訊 玄奘大法師!荷蒙 關主席俯允,今日道場舉行本宗行者試行灌頂結緣,吾恭申佛聖不棄駕蒞壇城,乃使本宗上下與有榮焉!亦願諸行者深體佛聖慈眷,內則自修不怠,外則弘傳教法盡己心力,庶幾無負佛聖之寄望!

本堂主席關 登台 107‧6‧30

詩曰:恭迎佛聖下蓮台。寄語諸賢志不灰。
可喜道場行灌頂。定能增福又消災。

聖示:感恩諸佛菩薩摩訶薩不棄愚陋,觀禮『唯心宗道場』諸賢生試行灌頂結緣,俾使行者在修學中得此寶貴,親身執行修法所得,由此寶貴一刻,定能裨益諸賢之修行功課,願好自為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7‧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好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。
其一,本宗訂定儀軌寶典,乃要傳續宗脈,俾以啟迪後修行者。諸行者可知我佛教法至如今,已形成十二(或有曰十三)宗脈之多,除依佛教法之大原則外,各宗各自有其寶典儀軌,而此儀典由何而來?並非我佛諭敕設訂,乃由當時精修之祖師大德逐步規範訂定,並且歷代精修有德之行者,再做增刪。 諸行者可有明白吾此話語之用意?即是要諸行者有所認知本宗寶典儀軌,是否得以傳世,關鍵在此際。若受命行者不能體認此一重責大任,儀軌寶典雛形未具,焉能奢談傳世?因此至希行者通力合作,完成此一聖業盛舉!
其二,覆示李生呈叩事。首先,吾一再強調乃為「試行」,故李生亦無需在意初行灌頂法會之得失。修行之人要勘透得失,緣於得與失悉皆心有所執,則于修法無益。
復次,宗長傳法之時悉皆明言,諸法多有前半段與後半段,如今大多授法前半段,後半段有必要則加以傳法。至於行者在意是否需加「上師相應」?若到正式灌頂是為必需加;但吾強調,「試行」則無需如此相爭。
復次,儀軌雖有上呈、另有前駐錫摩訶薩之批示,但吾亦有明示吾不審酌、置喙諸行者訂定儀軌,其原由即要諸行者由摸索而成熟,而訂定本宗儀軌。因此試行法會並無對、錯,各自心理勿存相爭之心,反要相互切磋商討訂定完善之版本!(除非有離經叛道,否則吾均待最後版本)至希諸行者好自為之!

準提佛母 降 107‧7‧14

述論:開智慧

語有云:「今人之智慧,前人之經驗」,由此可知,我人之智慧必要從往昔古人之經驗中學習,始克臻至「有智慧」,並無所謂「開智慧」之殊勝妙法!(雖然道門儒家有些儀式,稱謂可以開智慧,但大多屬沿襲風俗習慣之儀式。) 吾所述論,並非欲與儒道爭訐,乃因今時因果清算眾生受報,無奇不有,因而產生欲求開智慧之心;因此加以舉例說明而已。眾生欲求開智慧,無法外求,只能仗恃自身之學習,方向有二:
其一,不論是儒、道、釋,悉皆有寶貴經典,其內涵可謂包羅前輩祖師大德之智慧及結晶(或曰耳聞、目見之經驗),因而若能深入經藏,則增益自身智慧絕無疑義!
其二,欲得智慧,必要放下心執。我人之心乃主宰此身,故其心若執,如三毒貪、嗔、痴,如五蘊、七情六慾等等,悉皆使此心陷入層層魔障之間,既已入暗黑情境,如何可得清明智慧?
眾生細思量,原本是理性之人,行事中規蹈矩,如何一夕之間改變、失去理性?必然是心受蔽障!乃使言行無章。復次,如何使一個平凡人卻日趨理性智慧?無他!因為其心放下一切執著,平靜判斷事物,乃使其言行勝比旁人之貪、嗔、痴,而使旁人譽為智者。 總此二項,吾願眾生開智慧:難以外求,只能自修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7‧14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交代二事。 其一,在貴堂舉行恭祝 關皇萬壽法筵之後,即將再授新課。 其二,新課時程三個月,吾將再次舉行『唯心宗』密行共修小法會(仍屬試行),故而此次小共修分內、外二壇,內壇行修法誦持密咒、結印;外壇誦持經典。最後共修去執經(故可開放眾善參與)。 附註:參與者可各點一盞「智慧轉輪」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7‧21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闡述一則疑題,即乃際此末法之時,我佛教法之宗脈間,多有人倡言密法乃仗他之法,不算究竟勝法,吾作析論,不用爭訐! 首先,何謂密法?眾生誤解為不能公開之密修。(更有些許行者不自重,有錯誤之言行及解讀,乃致他宗、甚或隨修者之攻訐。)實則密法初顯,乃緣於藏傳佛教。(緣於彼時藏王滅佛法,故將經典藏匿於洞穴及地底,待日後藏王傳於下代,始再佛典出土,故曰『密』。)唯彼時藏傳佛教由 蓮生大士之教法,乃另成顯教外自成一脈,故曰「密法」。 復次,密法異於顯法。(顯教常言:『十世修成一世佛』)密法卻要直見心性,當世成就。卻緣何謂密法是仗他?主要在於密行之際,因有真言密咒,以及結手印,藉此召感佛菩薩(亦有激化自身潛能之作用);尤其密行者悉皆要有上師,乃至空行之祈請,因而多使人誤以為密法是秘修而仗他,故以訛傳訛,而乃至眾生曲解密法之真實義。 故吾今藉此闡述,亦甚願本宗儀軌寶典之訂定,要開章明義列此釋疑,俾以眾生不曲解,進而樂於親近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7‧2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好!吾今夜登鸞,概述本宗 五度母菩薩摩訶薩之簡介及效益。 所謂「度母」,全稱是為「聖救度母」,有三尊、五尊,乃迄二十一尊、而至五百尊,在《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》即有說及 聖救度母,乃名「多羅觀自在菩薩」,在密教是為女性之佛母。所謂 聖救度母,是以 綠度母為尊,此 綠多羅觀自在菩薩,乃 觀音菩薩悲憫眾生之眼淚所化,故 聖救度母乃名「多羅觀自在菩薩」。 修度母心法利益甚多,本宗行者修法尚未及此,但進入內密之後當可選修。而一般未修密法(指 聖救度母心法),則其利益如何可得——非常簡單,只要誦持「聖救度母心咒」不斷,亦可蒙受利益。 綠聖救度母菩薩,乃至 五度母菩薩,眾生親近之利益何在?有久病者可從病禍中脫出,有早逝者可得長壽,可助福祿、事業順遂,可助感情婚姻順遂;可謂眾生所希冀之願,悉皆可從親近 聖救度母中獲得利益及改善,因此密教尊為「佛母」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8‧1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。 其一,覆知劉副宗長所呈文:吾早前有示,儀軌寶典之訂定吾不加著墨,爾等各自參議斟酌以列入;唯第八點吾倒可明示:受灌者之信服,乃要行者用心功行,始有受灌者(或隨修者)之感應。爾後有之,當可編入。 其二,吾要責由鐘副宗長應有堅定發心,帶領行者作經藏(咒印)之小共修。緣於劉副宗長每月一次之顯法佈道,故密法小共修將責由鐘副宗長負責推行。原則上一季一次,若有進展,亦可每月一次,甚願行者勿令吾失望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8‧25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叮嚀諸行者:今夜新課名為本尊(緣)法,此法授後,行者功行具足則有印可之機,若通過印可,即表示初密之修行告一段落,或曰修密功行有基本之具足,爾後即進入內密。至希諸行者勉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9‧1

今夜諸賢生及行者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一者賀喜諸賢生護持天命寶書完竣,功德無量! 復次,欲與行者分享心得。修法之人若以自身成就為最終目標,此在修行者之間有一話語,即自了漢終極成就,僅到羅漢果位;若修行者是以菩薩道為目標,修行期間利他、利生,在修行中已具菩薩之化身!一旦成就,則終極可晉証佛果。 因此是為菩薩或自了漢?諸賢生及諸行者當自有分寸!願勉之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9‧15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示知行者一事,切要記分明。 在行者初密之修行已具基本功行,即將進入內密之際,有一關卡,如果行者能有突破,則事半功倍!此一功行,是為氣、脈、明、點。 需知,行者仗藉咒、印累積功行,此在初密是為理所當然;但內密之密法,有許多不可思議之能量,需由自身潛能激發始克臻至。 因此,吾將在下期詳述,並要求行者在今年內完成,俾以明年進入內密修法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9‧22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將闡述氣、脈、明點。 所謂氣、脈、明點,並非單一詞,並非單一內容,而是三個內容組成一個修詞內容。此法是在修密者完成初密之修法功行後,亦即奠定密乘根基者,始能進修。(若未修初密,直接進入此法,不但無功,更有可能完全滯礙,甚且有將此身損害之虞!)故氣、脈、明點,是密乘無上修持之內容,可以「即身成佛」無上密乘。 「氣」如何解釋?氣分為十,有外五氣、內五氣。外在,即呼吸;將外氣藉由呼吸進入身體,再轉換內氣(此內五氣,與「脈」息息相關,故留後再述)。 按照「時輪金剛」,由宇宙運動基礎資料,而計算得知一個健康中年人,一天呼吸二一六○○次(一呼、一吸為一個數),由此可知一分鐘呼吸十五次;此一認知,已由現代醫學確認。 因而藉由呼吸外氣進入身體,轉換成「內五氣」,此五氣之名稱、位置及功能分述如下:「根本氣」亦有曰本命氣,在心,乃維持生命。「下行氣」,乃在下部二門,主管精與大小便。「上行氣」,在喉,主管說話與飲食。「平住氣」,在臍,主管消化。「遍行氣」,在全身各關節,主管肢體活動。 由此簡列,行者當知藉由呼吸形成五氣之必要性。但是,氣分三大類,即:粗(外氣)、細,與最細(內氣)。在內氣,需藉由人身之「脈」,七萬二千條之分布運行;藉由明點,轉換成最細氣,亦有云「智慧氣」。今日先至此,往後再述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9‧29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接續闡述氣、脈、明點。 我人呼吸之氣,即在外之氣進入體內,維持各部器官運作;相對,亦可引起各部器官因活力而產生之欲望,故曰:業氣。迨入體內行運於全身七萬二千脈之中,始能轉成「智慧氣」。前所述五氣相對應於各部器官,若此五氣在體內未轉成智慧氣,則其五氣之五部位,則產生相關逆反作用。 如何將業氣轉換成智慧氣?前述一位健康中年人,一天呼吸二一六○○次;但是氣入體內分佈脈輪之中,則成高達十二萬零六百次在脈輪中之氣行,比在外之空氣更微細許多!每次大轉氣,則為五十六次(此轉氣之修行,有咒一字、手印一式);小轉氣則為十一次(此亦然,有印一式、咒一字)。 我人之氣形成智慧氣之後,始能進入「中脈」(一般正常人之氣,除死亡與睡眠,氣是不會進入中脈,但卻可修法,使氣入中脈。緣於全身脈象,是以左右二輪磐結於中脈,再如輻射般分佈全身),故中脈通,全身脈輪悉通,即是金剛身。(此與道家之三華聚頂,五炁朝原,白日而飛升實則無二!) 附註:氣之述論,約略可至此,理論是簡易可明,但關鍵在修法,因而不加公開闡述。但會傳授行者,並列入本宗寶典儀軌,俾傳後世。但吾開章明言,初密未行者切勿貿然進入氣、脈、明點之修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0‧6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今夜續述論「脈」。 何謂脈?即血管是也。人生之脈有三大脈,即中、左、右;其間,左、右二脈又會糾盤於中脈,由下往上依序為臍、心、喉、頭頂四處。此四處糾盤成結,因此有曰「結輪」。 人生之脈有七萬二千脈,是如何分佈?吾先做簡述。心輪有八瓣,每瓣各發散三支脈,因而八三,二十四脈;每脈再各發三脈,因而為七十二脈;此七十二脈又各自發散一千小支脈,是為全身分佈七萬二千脈之由來。 脈者,既為血管,故血液運行全身之脈,其動力及不可或缺者,即氣也;乃有「血氣相連」之語。血氣周行人身七萬二千脈,若其中有阻滯之處,則其相對應之處必有病變,所以氣、脈、明點首在養生,再修成金剛之身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0‧13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接續氣、脈之概述。 在前數期中,諸眾有緣及行者當應有概念。但是氣在體內,只知是由呼吸而得,但如何運用此一綿亙不盡之氣息?道門有以吐納而聚氣;佛門禪宗有以入定,而藉禪定使氣入中脈。吾再強調:氣入中脈,一般除睡眠外,只有死亡。因而常人若能御使體內此氣長入中脈,在道家而言是「仙體」;在佛門即曰「金剛」。 故重點關鍵,即在行者如何使氣入中脈。我宗修法是以觀想(此乃我宗行者修法之奠基,首重觀想之故);一旦此一功行無礙,意即觀想已達念起即行,意味達「觀想已成象」(此意象乃我宗行者要達氣入中脈,不可或缺之境界)。 在意象瞬間完成,立即輔以咒印,以此形象能量導引體內之氣,轉化成智氣,而循各脈之盤結,乃入中脈。(用說的很容易!吾當時氣入中脈,費時一年三個月又七天。)所以諸行者一旦內密功行已完成,欲修氣、脈、明點,當要有心理準備:好好發心用功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0‧20

聖示:今夜承蒙 關主席將鸞期讓出,由吾與諸賢生暨諸行者探討,在修行與修法路程上,所應體認之心態與認知;故吾將分三階段與諸賢生探討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0‧20

述論:漫漫修行路

漫漫者,猶言大水樣貌。吾何以將修行路形容為大水樣貌,而冠之其上?眾生在修行路程上,是否放眼望去,猶如處身大海之中,茫然不知方向?相信許多親近道場之有緣善眾,在初始之際,悉皆有此感受。因為修行過程,不但枯燥乏味;甚且許多祖師大德乃至先進同修,悉皆告誡修行路是一條漫長道路,若要超証,更是必要堅持恆毅,否則遙不可及!當行者漸行於修行道程中,卻赫然發現自身正處於大海之中,不知方向,乃至心急如焚,深恐滅頂! 吾再作深入解析之前,先舉世俗一樁學藝之實例。在四、五十年前,若有人欲學習理髮之技藝,絕對要三年六個月,始能出師。學徒從一入店開始,即遭老闆及老師傅嚴厲支配,甚至打罵。除一切打雜工作都要之外,稍有空閒,立即拿起刮鬍鬚刀(其刀鋒磨得甚為犀利)反覆刮西瓜皮,必需刮到西瓜皮毫髮無傷,稍有傷損,則遭打罵。如此約需一年,西瓜皮無傷之後,換成氣球(刀片仍是無比鋒利)。必需學到下刀不使氣球破損,僅此用刀工夫,至少要二年,甚至三年。最後期間,老師傅始有教授理髮之技藝。 如此苛刻環境下,為何學徒能熬出師;三年六個月後,正式成為理髮師?(其用刀技巧,是應用在刮鬍鬚,若動輒傷到客人割傷脖頸,是非常危險)因為當時民生困苦,許多人輟學,寧當學徒,學得一技之長,將來賺錢糊口。因而當時之父母,對於子女去當學徒,亦是嚴厲督促,不准半途而廢。吾舉此一例,眾生可有讀出訊息?關鍵就在最後:為謀生計、為學一技之長,加上父母嚴格督促。 言歸正傳,修行路上是否正如學徒?學習刮西瓜皮或氣球,不但困難,更是乏味,若無耐心,千顆萬顆西瓜或氣球,必破損無疑!因此,修行首要耐心、恆持。 復次,日復一日反覆相同動作,是何用意│嫻熟;將此動作習練至心念一起,隨行無礙。在修行路上,與求學技藝一樣,耐心與嫻熟,不可或缺。當一位修行者具備如此工夫,基本上,已可克服身處漫漫大海之恐懼,及無方向感。 最後,認知你求學此一技藝,目的何在—將來維持生計、養家活口。那麼修行者,即是深恐滅頂於大水之中,要跳脫苦海——修証。最後一個結論最重要,乃是你要如何修証?如何從茫茫大海中定出方向,免於沉墜苦海?即如學徒後面的動力——父母嚴厲督促。但修行者沒有此一動力,所以必需自己鞭策自己,自己許給自己一股離開此茫茫大海之動力——即依法修行,堅持不退。 吾以世俗之事例,與眾生、與諸行者分享,甚願諸眾有緣能有所得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0‧20

覆示鐘副宗長十一點提問。首先,吾甚嘉勉行者有用心於此功課。但是也要點出,副宗長閱讀此一功課未盡用心深入,因為十一項提問中,許多答案吾均有陸續敘述於文中。因此吾加以綜合作系列式覆示。 緣何平素間氣無法進入中脈?因為中脈有四處輪結,有如栓鎖閉住;進入之管道,必要在死亡或睡眠,人身內之氣,始能因栓鎖開解而進入。(但因並非常態,故所進入之氣絲豪不具作用。) 至於體內之氣,基本上並非「智氣」,甚且是「業氣」。因為外在空氣吸入體內,活化各部臟器,乃產生相關欲望及意念,因而曰之業氣;必需氣入中脈,始成「智氣」。修禪定者,如何藉禪定轉業氣成智氣?關鍵即在修禪者一入禪定,則中脈之栓鎖同樣開解,氣即能入中脈。故我宗行者,觀想即如禪定一樣,可使業氣入中脈。 副宗長最後一問是最關鍵處,所以切要記牢:操作上,首先專注觀想是沒錯,但若再專注於咒或印即錯,並且大錯特錯!吾之前亦有強調,心念一起,意象隨行;簡言之,行者專注於觀想,必要將咒印附隨在此之內。淺白而言,觀想、咒印是電光石火剎那間全部完成!所以必要非常嫻熟,乃至成為你的下意識反應│如人乍見有物迎面而來,立即閃躲,完全無需意念,如此才是正確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0‧20

為人或修行,首先必要明白,處世之中所要之方向;但是支持正確方向之動力,任何人至多只是輔助而已;最關鍵,是「自身之認知」。吾甚願漫漫修行路一章,對眾生乃至行者能有助益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0‧2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續作述論「明點」。
在氣、脈、明點中,氣與脈屬於較為理論性,先使修行者知其脈絡及理論,往後在修明點之時,即可駕輕就熟。「明點」是何意?基本上可分為四類:即物質明點、氣明點、咒明點、智慧明點。由此順序可知,一旦智慧明點功行具足,即可成就金剛身。(當然智慧明點在密部中,乃屬無上密。) 首先,要解析物質明點。(因此一明點是最基本,但亦爭議最大。)吾不作攻訐及批判,但要敘明以供本宗行者明悟,並且要戒慎、斷除以訛傳訛。有部分密行者將此物質明點,解為「精液」;或曰對、或曰錯。但吾要正告本宗行者:此一物質明點所指精液者,乃狹義之解;廣義是指我人人身一切物質;是以,當然將之包含。 需知,明點是將人身之生命能量,藉四類明點之修持,將之凝聚,是為生命精神之精華。因此有不肖之徒,諸如誑稱雙修,藉詞已修圓滿明點,可藉合體之修,而助之提升超証。(並以模糊及模稜之解釋相關經典,本宗行者要將此戒明列。) 吾鄭重明示:行者縱然明點修行圓滿,是自身成就金剛身而已;換言之,明點圓滿是自得,絕無可能外放,所以藉詞誑稱之人必屬心懷不軌!有此認知之後,始能進入明點修行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1‧3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續作述論。 脈在人身中,氣在脈中行;脈是固定,氣是游移。因此氣明點與咒明點此二大類,較為貼近且相關。明點有分粗與細;粗者,全身之支脈及其氣所行,是粗明點。心脈為中脈,亦為主脈,故氣入中脈而後所行之明點,是為細。當明點而融滙于氣與脈中,行運無阻,將會產生樂之覺受,因此可謂「法喜充滿」! 理論之說明很簡易;粗明點僅係氣行於支脈,所以其明點簡易(即凝聚之法簡易)。但是細明點即屬氣入中脈;如何在氣未能入中脈,而藉觀想之力打開心盤中脈之鎖,此一咒明點,即為主要修行功課。

善才童子 降 107‧11‧3

述論:發露

所謂「發露」,是指一般眾生或者初近道場之人,在尚未進入修行大道教法之前,初始只知詣廟堂佛寺、頂禮佛聖之人,自然其心境亦無積極想要進入修行之道程;因此眾生若具善慧根器,能親近道場,更有志趣修行,則最重要第一步即是發露。 因此「初心」,即為發露之關鍵。每一位善根器者,知禮佛聖、想親近道場,但卻不知如何可以深入修行道程,因此初心之發露,即是第一步。每一位眾生與諸天佛聖仙神雖然未必悉皆具足深善福緣,但當一位眾生甚契入一位仙神聖佛之時,即要把握發露初心,以此動能,催化自身行踐之動能。 簡言之,一位眾生樂想上生彌勒淨土,即要建立初心而發露,乃使自己持續生起接觸道場教法之志趣及動能。發露初心而後行踐,在一段時日之後,將具足「增上」之志趣;欲求修行大道或教法,不生增上無以完成! 所謂「增上」,顧名思義則在初心之後,加強自身增益教法經藏(各宗各脈各有不同),如此始有動能進入更深層教法。當然修行欲成就,更要有此增上之福慧,始克具足。 發露增上之後,猶有「出離」。(此一出離,或許在今時時運變遷、法亦遷之際,已非往昔捨棄一切而出離。)此一出離,可以簡易解釋為:放下目前之物質、情愛、欲望,甚至家庭等等。但是今時大道普傳,並非只有出離可以修行,在家仍可修道;端視自身如何兼顧人倫與修行而已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1‧10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,先作續論。 物質明點乃貪婪、煩惱及無明之產物,舉凡一切色相、愛欲,貪婪及煩惱、無明,悉皆由我人接收外氣,以賴維生之附帶產生。因此,一則非此不可,二則卻又因此產生無明、貪婪繁雜等慾望,長此矛盾衝突中,只有依賴「物質明點」將外氣進入體內時,去蕪存菁。每當一個色相或愛欲繁雜,貪婪、無明時,即藉觀想而行明點,凝聚其氣之精華,而使外氣不但可以維生,更可提升我人之精華。 氣及咒明點屬三部密續,因而係為自身在未行無上密「智慧明點」之前所做奠基功夫。需至其火候具足,如氣可由遍佈支脈而入中脈,再藉「咒明點」循環中脈及支脈。(此一循環,看似類於道家行『大周天』,但卻迥異,行者須注意!) 復次,覆示鐘副宗長所列呈公告一份之事。首先吾不加評論對與錯,但要說明。在比賽場中若有先射箭,再劃靶,是否有失公允?因為其處所列者,乃其早已嫻熟,則對他處或他人,這場比賽不公平。但吾並非否定,只是提供行者另個思考方向。 復次,本宗密行當然尚處耕耘時期,但前方既有目標,吾亦願行者能發露「有為者亦若是」之精神,迎頭趕上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1‧1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續述明點。 「智慧明點」分二大類:其一,紅明點;其二,白明點。智慧明點基本上析解其意:一者,智慧無上密也;明點,凝聚全身精華能量是也。而其過程,即是將凡俗但卻必要、有益于我人凡身之必要,將之藉修法而轉換。 紅明點,即血液之處│位在人臍之處,亦即中脈之下端,是人身熱能所聚集之處。血液分佈全身,藉微血管而分佈(即全部小支脈);但血液無法自主流動(或曰其自主動能不足),而必要藉助「氣行」而使血液不停滯。 但卻因氣血,尚未轉換成智慧明點之精華淨分,因此氣是業氣;血僅是助長各部器官之活力。所以一般人即三毒、五蘊、七情六欲悉皆含蘊其間。只能藉明點血液(此有重要咒、印),使血(因氣已明點,故無需再作功行)與氣,能暢順全身主脈、支脈、小支脈,達到全身之脈中氣血,均為智慧淨分,且中脈無礙,即金剛身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1‧24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續作述論「白明點」。 此一明點,主要位於頭頂部,即乃中脈頂端,此處為白色精液淨分產生處(注意:是淨分,而非實物)。必需藉智慧明點形成淨分,始能遏阻此一凡身本能,而將此白色精液轉化成智慧淨分(實則此亦金剛身最重要『基礎及關鍵』)。 總結氣、脈、明點之理論,吾已詳述其脈絡,行者在明其理論之後,修其功行當可事半功倍!故吾在條列敘述之後,再個別加以總結: 氣——是維生之必要,但卻屬業氣(又不能入中脈),因此需有咒印加以轉化成智慧氣。 脈——分佈人身,利氣通暢,乃使身骨健固存活,但卻僅屬凡身,因此必要打開中脈盤結(藉咒印功行),使業氣已轉成智慧氣,得入中脈、全身暢行;構造金剛身。 明點——血液之轉化,並非是將血液轉成智慧淨分,而是藉明點使血液與氣併行暢通全身主脈、大小支脈。 唯「白明點」即要加以說明:此一部位為何在頭頂部,即中脈頂盤?既曰精液,怎會在頭部?此乃緣於大腦下達指令(即受感外在刺激,乃下達指令由器官製造,是以關鍵在頭頂)。緣於腦部主宰感官,若納受業氣而致臟器活躍,則無法修行無上密;因此擒賊先擒王,由腦部行白明點,將此白色液體之發號施令者,轉化成智慧淨分留存體內;構築金剛身之基礎元素。 至此,氣、脈、明點已可闡述完畢,但其咒、印緣機尚未成熟,至希行者先行嫻熟其理論,適當時機即會傳法。(吾已應允列為本宗儀軌之內,但有相關嚴戒之規定,往後再示。)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2‧1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欲要述明:密法之共修法會其利益及儀軌。 之前本宗已試行灌頂結緣小共修;另有經懺福慧小共修(前已有示知即將舉行)。所謂經懺,乃係行者帶引諸德共修本宗寶懺(任一經典均可,時程若長則可全部誦持)。在法壇由行者帶引,除有壇城不變之外,可加主題之法器;而參與諸德,則僅經本及轉經輪(以燈盞替代亦可)。 此一共修有何利益?密行者增其功行福慧;參與諸德可仗藉小共修消災厄、增福慧。因此諸宗密法,悉皆定期舉行。 復示:已蒙 關主席俯允,擇訂國曆明年一月五日舉行,吾已委命鍾副宗長籌劃,願勉之于本宗之弘法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7‧12‧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登鸞乃要示知:即將舉行經懺小共修,難得鐘副宗長發心,願藉此小共修增行灌頂,以與諸密行者及諸眾參與賢、善有緣共結法緣,吾樂觀其成;更願藉此試行間,奠定本宗往後傳法及結緣儀軌弘法利生!

阿難尊者 降 107‧12‧15

述論:末那識

此識乃為第七識梵語也,義為「意」。此識乃為「思量」之意,並依緣於第八識阿賴耶,即含藏識。與第六識,乃為其根識;但第六識亦曰「意識」,唯此第六識之意,卻為「了別」之義,與「思量」之義迥然不同。 但是第六識之意,卻又依於第七識之意,而執為自我。因此,六識之意識,執所見、所聞而執是自我;但第七識之意,因有依緣於第八識所含藏諸緣,故以「仗他」而執為是我。 如此名相施設,眾生欲解其意或甚為艱辛苦澀,因此吾以淺白例述而言:當我人眼見美色、耳聞諂語、口食美味、身享華服、豪宅、轎車等等,即自以為「此即為我之人生」。殊不知均屬五識(即五根),給予第六識錯誤之訊息。 一旦執此為「我」之後,一旦末那識依緣含藏識,諸緣成熟,陷入莫名恐慌,乃至對「自我」產生懷疑;又因七識之業緣源源不絕,若不能打破自我,則有可能陷入瘋狂之言行,導致不可收拾之後果! 以此做結論:顯教修法最基本即是六根清淨,意即深恐前五識誤導第六識。但是只六根清淨猶有不足,因為末那識猶如傳輸線,源源不絕傳輸累世諸業,因此欲斷絕此末那識之業緣,基本上,必要先打破仗以五根所見、所聞之意識,始能破除「自我」! 則末那識所顯之業緣、或曰「其思量之自我」,即不致與第六識產生巨大衝擊,而遺患無窮!

法華林菩薩 降 108‧1‧5

聖示:吾今夜降駕,乃為喜慰於本宗諸行者修法之際,發露廣結佛緣之增上初心:本宗行者願行「財神緣法」。雖早在十餘年前,乃至更早之前,即有諸佛、乃至諸大菩薩摩訶薩,陸續開示此法之殊妙;『唯心宗』法義中亦皆有披露,可惜宗長一人身兼數項堂道務,乃至中斷。今由諸行者承繼行此妙法,吾乃來再做總結。

財神緣法

財神法,非止本宗有之,我佛諸法宗脈咸皆有之;乃至道家亦是。緣何諸大教脈行此一法?無他,只為眾生欲行護法,若無來源,何以為繼?乍看之下,似乎淪入世俗之見,實則有別。
首先,財神是否即是賜財?非也,更不盡然!財神緣,只要閻浮提地眾生任一人,悉皆有之。差別只在深、淺而已;加上個人生命歷程中所消耗之財神緣,亦各有不同,因此本宗財神緣法,重在「添續財神緣」。當然,具備財神緣自然容易聯想:財源滾滾而來,但是所謂財者,絕非橫財、偏財,乃至憑空而得之「妄財」。
本宗財神緣法,所添續者,乃為「淨財」。何謂淨財?可概分為二大項:
其一,乃眾生在正職事業中,或因運機不佳、或因善緣不具,或因貴人不顯,縱然辛勤努力奔波工作,但總難圓滿完成,或是事倍功半;更有付出勞苦,卻無相對等之報酬。諸此種種,當然影響錢財之收入,乃藉財神緣之添續,裨益助力,針對不足之處化轉,俾使事半功倍,乃至善緣、貴人彰顯。
其二,淨財是為護法財。任一道場欲行道務,無錢難行!因此有許多善知識之佈施、護法。然則,欲使此護法淨財之源不枯,唯有仗藉殊妙財神緣法,施授善知識,俾其得此資糧轉化淨財,源源不斷。
總此而言,本宗行此財神緣法,是為眾生添續其緣,並非直接求財,眾生自應了知!當然間接上是有得財之機,但觀念必需正確,庶免有負此一妙殊勝法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1‧5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是為嘉勉本宗行者之發心,願行財神緣法。早前已有諸佛菩薩,乃至脅聖 法華林大菩薩,針此妙法開示詳盡,因此,吾亦不敢狗尾續貂,徒添贅文;但吾要針此願行,與諸行者共勉。 雖然財神緣法之自修,對行者自身有其利益,但是若為壇城共修,並啟授于諸眾善知識,則以此代行諸佛菩薩之佛熙普被,何啻行于菩薩道之功行!並且,以此廣結佛善因緣,累積自身資糧,轉成福慧,則結成蓮臺指日可待! 復次,願行妙殊勝法,且定期而行,則廣大善知識聞風而至,凝聚更為浩鉅之共善共願,則對本宗弘法利生之菩薩行,大有助益也!復次,『唯心宗』寶殿定期行此妙殊勝法,則奠定佛剎寶殿之莊嚴儀軌,更奠定本宗傳承之基礎及要件;此一功德更是諸行者唾手可得,至希勉行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1‧12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。
首先,覆示劉教法長所呈之事,吾甚贊同!唯每季一次之週六共修財神緣法,並為諸善結緣行持此一法事,鐘副宗長暨行者已發心為每月一次,故當如是行。
至於火供,每半年行一次亦佳;但要利益眾生及行者自身,必定要開放諸善參與。因此火供亦要先作試行,再公開為例行宗務之弘法。此亦本宗與貴堂道務可作相輔相成,並且相得益彰;吾當商請 關主席之應允,俾便安排。荷蒙 關主席應允,因此吾擇訂己亥年正月廿六日晚先作試行,俾為日後公開邀請諸善參與。至於儀軌,是可依劉教法長所列試行。
復次,本宗今已敲定之財神緣法共修,及火供之試行,若日後確定為例行,則不但宗務之弘法利生可邁進一大步,諸行者除精進功行外,更藉此累積蓮台之福慧資糧,勉之!吾拭目以待,諸眾行者確立為開宗先行之中堅!

本堂主席關 登台 108‧1‧12

聖示:承蒙 玄奘大法師法諭,為本堂道務,及諸賢生乃至諸行者設想,且已擇訂火供日期,吾自然喜悅諸賢生得此良師,可謂「程門立雪,如沐春風!」願諸賢生珍惜而勉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1‧19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要示知行者,試行火供小共修法會既定,則有行者必知之事。 火供之供養,主法諸行者之供養,有二位必須供養。其一,即為本尊緣佛;其二,即為空行、金剛亥母。故今夜吾代宗長示知諸行者各自之緣佛。(附註:緣何吾以代宗長示知?需知,修密法之行者各自之緣佛,乃由宗長或上師示知各隨修者,此需訂入本宗儀軌寶典。) 至希諸行者試行小共修火供,宜加供養;日後進入深密,猶要加行各自本尊緣法。

法華林菩薩 降 108‧1‧26

詩曰:佛道圓融一道場。拱衡諸子志益揚。
年終封筆吾來賀。勉爾群賢慎勿忘。

聖示:戊戌年貴堂行將封筆,吾乃來與諸賢共勉。自古迄今,佛道圓融併存之道場,實不多見;且我佛道場顯、密雙修,亦屬難能,今在台疆新社『懿敕拱衡堂』、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併存,且弘法利生相輔相成,允為少見!故吾勉諸賢暨諸行者切要珍惜、把握此一可貴之緣機,為自身永恆靈性不昧之修程,精進勉勵!更願戊戌年之發心延續于己亥年,更無限延伸於奉獻道場之心志!年已將盡,吾與諸賢生道早年,並勉能年年精進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1‧26

諸賢生、諸行者今夜可安好!際值年終歲末臘鼓寒風,可喜諸賢生、諸行者熱忱護法之心志不退!吾奉法旨駐錫本宗道場寶殿,倏忽間已近經年!今勉諸賢暨諸行者承先啟後之聖命,其動力來自各別發心,而後凝聚成浩瀚動能推動法船! 今年將盡,明年彈指即到,甚願諸賢生能恆持護法心志,無懈無怠;再願諸行者,雖曰佳節在即,但功行亦莫放下,記取修法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!勉之哉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2‧16

諸賢生暨諸行者新春安好!吾今夜登鸞,一則以勉、一則以惕;再則告知喜訊。
所謂惕勉者,在諸賢暨諸行者同心共願戮力以赴間,宗務能得上聖肯定、賜勉,雖為可喜,但更要自勵自惕!因為聖道法務僅僅形成雛型,任重猶然道遠,諸行者仍要更加用心為勉!
再得喜訊,乃是吾上呈本宗將試行小火供之共修,慈尊大悅!是夜將躬親降蒞聖殿火壇(諸賢生若有空暇,何妨往火壇上空拍照),是日將有 慈尊與 不動明王暨 時輪金剛降蒞,諸行者勉之哉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2‧23

諸賢生、諸行者今夜可安好?吾今夜登鸞,乃覆示鐘副宗長所呈。 一、當然諸行者即為司祭人員,今乃試行火供小法會,故由諸行者司祭;往後正式火供小法會,則由副宗長以上為司祭。今次除諸行者外,加派吳生與鐘生為司祭。(此一臨時指派已荷蒙 關主席周全) 二、火供咒、印下半部,目前尚未臻致成熟。須知火供灌頂,至少需阿闍黎以上,因此目前傳法無益,反有阻滯;諸行者進修之功行,待時機到自然授法。 另吾要說明火供何以在密法中殊勝?緣於密行者乃仗藉咒、印累積修法功行,因此必需以火供養法界,俾使自身得法益。另者,諸宗火供養不盡然全同,雖然大同小異,但此一異處,即為各宗之殊勝處,行者必需知明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3‧2

聖示:本宗今日啟行火供小法會,荷蒙佛聖賜允降蒞壇場,是可見佛聖之重視!雖為試行,但一切儀軌無誤,則其功效仍在;何況更為將是奠定本宗弘法利生之聖務;吾今駐錫寶殿,乃與有榮焉!故勉諸行者、賢生。

時輪金剛 降 108‧3‧2

今夜貴寶殿將行火供小共修之勝會,吾一則自告奮勇降蒞壇場,憑以見證閻浮提地彌勒道場暨教法之弘傳。 吾歷見密法壇場所以弘法利生,多為精修者誓願而行此一殊勝法宴;然今台疆新社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,卻由 玄奘大法師駐錫寶殿,躬親教法,實為難得!當知此一道場,將能肩負彌勒教法之傳承無誤,吾甚喜! 躬逢勝會,與諸行者共勉,更與諸賢生、諸善眾有緣賀喜!

不動明王 降 108‧3‧2

詩曰:法宴宏開此日行。諸賢薈萃志輸誠。
當然佛聖欣鑑納。定卜慈熙顯耀明。

聖示:吾欣聞貴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舉行火供勝會,乃來降蒞壇場。一者,乃為行者邁步弘法利生之聖務;二者,欣見道場弘傳聖業奠定基礎;三者,密法之火供其殊勝處,眾生暨諸眾行者或有不知:其意義不僅僅施供而已,深層意義,不但供佛施眾,更是為修法者不但具足施與供,更為自身之修行間添油加火──諸如功德、福慧資糧、乃至修法,悉皆在此火供中可以見證。今貴寶殿既是如儀啟行,吾欣然降蒞與諸眾有緣結此法緣!

彌勒菩薩 降 108‧3‧2

詩曰:道場啟宴慰吾心。傳法綿延古至今。
寄語諸行勤莫懈。將能閃耀映儒林。

聖示:『唯心宗』雖由鸞門正鸞領命創建,實則乃上天洪慈應運安排,故奠立宗務千秋傳法,是為諸眾行者所必要體認之要務。甚幸!玄奘大法師不辭降尊紆貴駐錫寶殿,為本宗法務操勞,乃有今日勝會儀軌之奠定、乃至啟行!吾自應見證此一殊法時刻;更願諸眾能以此一殊機,進而圓滿,並成例行之勝會,則法務推行自然事半功倍!吾甚期盼諸行各自勉之!

本堂主席關 登台 108‧3‧2

聖示:今夜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恭迎 大金剛、大明王、慈尊佛駕之蒞臨,實為人間道場之一大殊勝緣機,亦可見密法火供之殊勝!吾亦恭賀勝會圓滿! 又示:本堂鐘副堂主姐、弟一志輸誠護法,暨親眷善慧,今日『唯心宗』勝事,吾乃先擇一位賜詩結緣為勉,日後有緣再作賜詩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3‧9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。 其一,本宗自前所行火供,諸賢生所攝影像頗多示顯,但切記並非全部。其間有先行之 空行與 亥母,及至 時輪金剛與 不動明王,而後路過及專程而來之諸大菩薩摩訶薩;當然 慈尊降蒞鎮壇自是大顯光華!不過此次緣於本宗初行火供勝會,為本宗奠定往後弘法聖業,自是感恩佛聖慈悲蒞壇! 其二,覆示劉副宗長呈叩事。「唯識定」並非由六根清淨、五蘊皆空,乃至掃三心、飛四相,所列均非唯識法;但「三性」則正確。不過,不只三性而已,猶要「三無性」乃至「五重唯識」。賢生可用心參閱《彌勒淨土遊記》第二十二回 太虛菩薩摩訶薩與宗長之對話,及 窺基主著仙師之篇前訓,幾已道盡唯識心法。只不過入唯識定卻恐非朝夕可及,要加十倍、百倍之用功始可。 復次,入唯識定之相狀,吾舉二例為解。道家「龜息大法」行法者,一如亡者幾至氣息斷絕(當然未斷,只是氣息如遊絲難以察覺)。再如禪定,則其氣息一如常人,只是叫喚不醒而已。入唯識定,恰處於二者之間,氣息略輕於禪定,卻稍重於龜息;緣於唯識定中有了義於宇宙萬象,故會略有波動,此為最大差別。而最容易分判即是面色,龜息幾近亡者,禪定則略失血色,唯識定反增血色。 綜此而言,要入唯識定,先從唯識三性作入門,而後再加緊唯識觀及唯識法要,一旦臻至成熟,不求自得,甚至一夜間入唯識定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3‧16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登鸞乃覆示劉副宗長所呈求之事,併作惕勉諸行者。 副宗長求「授法加快進度,時不我與!」誠哉斯言!但關鍵非吾,乃在諸行者,因為功行火候尚不具足。 已是即將進入內密課程之修法,功行猶未具足,如何授法?因此諸行者加強用功!一旦具足,則氣脈明點之咒印,及火供下半部併作授法,以勵行者內密加強!一旦具足功行,「內密」完成一氣呵成,即可進入「最深密」之修程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3‧23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 聖示:二位副宗長前後上呈,求能早日授法,所言雖非至理,但是亦可見求修、求法之誠!但是法之授也可單獨;但若本宗奠基之旨,今修法者五位若不能一體共修,則其偏頗非吾所樂見!因此吾願折衷而訂三個月為期,吾評鑑若有三位以上達到可入內密修程,即准授法。願行者共勉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3‧30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覆示三位行者呈問事。 覆劉副宗長事。行者有心遵諭,擇訂舉辦唯心宗小共修等事,吾當樂觀其成,豈有不准之理?但是行者切要斟酌自身時間是否可以配合。 另求「虹光身勝法」,宗長既有修,自無不授之理,理當列入本宗儀軌寶典之內。但是宗長已修此法至少二十年,卻仍未見其效(功),可見此法未必適合于人人。藏密之行者修具此法,已得不入涅槃成聖,其意何謂也?意即此法不入涅槃究竟,能自在隨意輪迴。 基本上,是要佛、菩薩分身下世(宗長乃無極金鸞之身,恐將難成此法);在未來間本宗得佛、菩薩分身降蒞,則此法必修必得,因而列入是必要;短期內,諸行者不必修。 所謂虹光身,亦即轉世靈童,其印證之嚴苛,諸賢生行者亦必深知,比諸任何顯聖事機更為殊勝。 覆示鐘副宗長呈問事。基本上修法氣脈明點及緣佛法,是可無禁忌;但是最好不要子時,及慈心護生茹素等,作愈周全、愈少阻力。因為初行之際,子時較具陰,故免之較佳;有功行之後則無忌。 覆示蔡行者提呈事:法會乃為鸞門之勝會,故不宜佔用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4‧6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針對諸行者對虹光身之興趣與好奇,再作述論。 虹光身之法雖為殊勝,亦為舉世獨一無二——乃藏密之轉世靈童。此緣於諸大修行者具大願力,故不入涅槃,願生生世世轉輪人世,以弘法利生。所以修密法欲成就,並非由虹光身。本宗創宗宗長雖知其法,苦修不得,即可明證尚非其時。但未得成虹光身,卻不影響暫攝金剛以授法。 因此諸行者只要知有虹光身之法,倒也無需立時亟修此法;待功行具足,因緣成熟,反可事半功倍亦未可知!

文殊菩薩 降 108‧4‧6

聖示:吾今夜受貴堂 關主席之聘邀,針對貴堂門下所提問作針對專題闡述。

述論:慈悲三昧入禪定

此句經句所欲表達者,非為單一修行法門,而是修行之人需要從內心培養、乃至時時存在于意識中;換言之,即是修行之人所必備之心態。 首先,吾逐句、逐詞解釋。慈者,曰愛憐;悲者,曰惻愴。大慈是施予眾生一切利樂;大悲是拔度一切眾生苦難。三昧亦云「三摩地」,其義乃以體寂靜、離棄邪亂。 因此所謂慈悲三昧,即是要將此慈悲之真義完全了知、並實踐;即以體寂靜而離邪亂,如此可以純淨我身,始得入於禪定。 但是貴道場『唯心宗』係為彌勒教法宏揚之寶地,並非教修「入於禪定」,故僅述為形容之詞,絕非是要彌勒教法修此入禪定。慈悲三昧非止於修禪可用,修貴宗教法「唯識」亦屬必備之要素。 因此任一教門教法之修子,均可在教法之前,先具足慈悲三昧,則教法之最深奧處亦將可得!願對修子能以此文而有所助益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4‧13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覆示劉副宗長呈問。 其一,世尊如何進入慈心三昧?行者此問,有所不明。世尊之慈心三昧可謂渾然天成!意即慈心三昧即我、我即慈心三昧。乃是 世尊之初發露,即以眼見眾生之生老病死苦,而發露修行初心。及至菩提樹下坐證悟菩提果,更是不用藉諸任何一法、有形式之法,均無法進入慈心三昧;而是與其融為一體!故,不進亦入也。 其二,教界普勸眾生唸行彌陀聖號,求生彌陀之西方極樂世界;同時亦期盼龍華三會願相逢,是否矛盾?一點也不。勸上生彌陀淨土之西方極樂世界者,尚非究竟到彼土,即如本宗上生彌勒淨土一樣是為中繼站;除非證大乘菩薩者,或可免除未來日之渾沌,否則唯一避風港,是各教脈之「中繼站」。如耶教聖經所云及「諾亞方舟」,亦屬異曲同工之意。 龍華三會,則為此際閻浮提地之一大事因緣,亦與末劫混沌成極端對比!簡言之,此閻浮提地若無渾沌,則龍華三會圓滿;若眾生等不及龍華三會,則各自依緣,先求中繼站所以保身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4‧2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講解本宗「六事行法」,俾以列入儀軌寶典。何謂六事行法?乃我佛金口所示。
其一,精勤修諸功德——簡言之,大乘菩薩道。即眾生在平素間以利他為念,時行善德是也。
其二,威儀不缺——意即修行者必需有宗脈之教服,始能顯現行者風範;並且身穿教服猶要上至髮面、下至鞋著,均需端整潔淨。
其三,掃塔塗地,意即清潔道場,莊嚴佛殿。
其四,以眾名香妙華供養——供養佛聖基本上是水菓乃至鮮花,唯何謂「名香」?並非意指一定必需昂貴之香品,最重要香品需潔淨,始能名香嬝繞、妙華瀰漫。
其五,深入正受,行眾三昧——何謂正受?正者,定心,離邪亂;受者,無想無念,納法於心,是為正受。何為三昧?「三」者正也,「昧」者受也。眾生乍看,兩句所云豈非只是「正受」而已?差矣!深入正受,即是要真正發露,進入各自皈依教法之勝義,始能納法於心,始得深入正受。行眾三昧此一「三昧」,雖仍意為正受,關鍵即在「行眾」,故只要是勝義諦,均要行持,乃得三昧正受。
其六,讀誦經典——經也者,佛聖心得之精髓。既要修行,當要參悟佛聖心得,因而讀誦經典不間斷,乃得佛聖智慧,是修行者最基本功課。
願諸眾有緣參研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5‧11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有一事,緣於行者李生呈叩問事,得 太子元帥加以開示,基本上無誤,然則 太子爺客氣未加訓示,吾乃再加說明。 其中李生列舉四大修法課目,呈叩何者為成就之關鍵?太子爺有詳加說明,但吾要行者明白,法雖無上,但絕無一法是關鍵成就!吾試舉起造房屋而言,是否需先有地基,再綁鋼筋、灌水泥,而上樑柱?修法亦如是。任一法悉皆成就之關鍵,缺一環,即如起造房舍少一道工程,縱然房舍完成,亦易倒塌!願行者明吾話語。 附註:本宗修法課程,每一課程及大法悉皆有用意;或在初密,乃至內密,為輔助自身福慧之用,甚至修行有成弘法利生,傳延教脈之用!願行者細思量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5‧1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與諸行者探討修密。 行者在修法期間,應有儒家士子之認知。首先,儒士是十年寒窗無人問,一舉成名天下知!諸行者試看,我佛教法之有修密宗脈之行者,在修行過程中沒沒無聞,但一旦火候嫻熟、功行具足,晉升上師阿闍黎之行者,則其不可思議能量及事蹟,乃人人津津樂道,終致樂於親近跟隨;此中關鍵,即在十年磨一劍之功行。 藉密法咒印具足自身功行,開啟不可思議能量,即是在修行之最關鍵轉捩點!因此,諸行者好自為之,有任何疑問,吾均樂於助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5‧25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。
其一,覆示劉副宗長呈問事。欲求隔絕或斷除日常中受侵損,如病殃或不善氣等,嚴格說來,目下行者所修學功行,尚不足以禦此實質侵襲。因為人吃五穀雜糧,身元之調整、乃至機能功能退弱是所必然,故難以抵禦。只要修行功行具足「金剛身」,始足抵禦此等傷礙。至於功行一分,則可消抵一分,是相對應,故只能加強功行防護此身;及至金剛身,始得免除。
其二,歷來駐錫本宗寶殿大師摩訶薩,均有明確示意授法者;但今時本宗已訂儀軌寶典,因此吾以文示,俾便載入寶典:此後本宗修密法之新進行者,由副宗長鐘永吉授課;吾至悉鐘副宗長年青熱忱,能用心力提攜後進,併此振興密法宗務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6‧1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覆示鐘副宗長呈問;唯計有九項,吾逐一逐期覆示,並加闡述。 其一呈問「灌頂」,即其原理、現象、結果。首先,灌頂乃源自古天竺王國之冊立儲君,意即儲君接受灌頂,是承認其繼位國君地位。其儀式是以四大海之水灌其頂,意為祝福。 及至密法出世,乃有密教之灌頂,此密法灌頂又可分為二義:其一,乃菩薩接受諸佛摩頂,意即確認此一菩薩已進入佛境、佛果;其二,乃為金剛弟子接受上師灌頂,其意是確認、或曰授權此一弟子可以修行。金剛密法唯傳沿至今,已有多重意義。 上師灌頂除上述之意以外,仍有仗藉此灌頂上師所修行之正能量,而加以祝福,或消災解禍等等。但受灌頂者是否必定有何現象或結果,則屬未必!吾淺舉一例,縱然佛菩薩之正能量浩瀚洪巨,行者試問,是否可以比擬天地宇宙之能量?因此上師施灌,弟子或善眾是否必然有感?是為未必;會因人而異,有者能感、有者無感,關鍵原因在因緣。 其二呈問「加持」,即其原理、現象、結果。加持是為佛菩薩對弟子或善眾所施行。加者,即為授意,即佛菩薩以正能量施予;而持之意,即為持住,亦即接受而把握住。所以加持是為佛聖施行予眾生之祝福、或消災難、解危厄等;至於受者之現象與結果,則與灌頂之解釋同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6‧8

諸賢生暨諸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二事,其一,覆知行者:每月第一星期六財神緣法修畢,當夜可不再試行灌頂,爾後有其必要,再做示知。
其二,覆示鐘副宗長呈問第三項:「中脈通有何現象?色身有何明確變化?」基本上,中脈通則全身氣機順暢,且氣入中脈、心輪,可謂氣息綿綿不絕不斷;道家有訣:「氣長命則長」,因此中脈通,唯一現象是長命。br> 而色身之明確變化:修氣、脈、明點中脈通之行者,基本上是金剛身(若以道家所云,即陸地神仙)。當然氣入中脈、心輪,得此契機,以現代醫學觀點,心臟所密佈之血管分送各大部位,因此,健康是此色身之明確變化。br> 吾作覆示,常以道家為輔作述論,實則佛、道同源,僅乃修法各異。但西諺有云: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,修法雖異,結果相同。道家練氣有成之士,長命健康是其結果;氣、脈、明點有成,亦是此一結果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6‧15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續作覆示。 四,中脈通之後是否即「開頂」?基本上中脈能通,確實可以開頂。五,開頂是否代表已成就空性?倒未必然。需知,「通中脈」將之界定為我人實體之變化;而「空性」卻屬無形之智慧。六,開頂靈識是否可出竅?理論上是可以,但卻有另一修持出竅之法,始能如此。簡單比喻,若不熟路況,如何出入?因為開頂與出竅並非必然相關。 綜合以上三點,吾做一結論。行者或許有涉獵他宗教理,但是無需將開頂視為玄之又玄!吾舉一例而言,當今鸞門道場興盛,加上許多宮壇均有濟世之乩,試問,乩者可以靈神出竅,類似開頂?但是乩者是否均已成就空性?未必然也;乃藉殊勝法門而能有以致之! 復次,通中脈有如道家練氣,當使此一假體健壽,但練氣有成之人最多亦僅尊之為「陸地神仙」,但距空性之聖智者仍是有別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6‧22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今夜登鸞續作覆示: 七,開頂是否算是成就初果(含)以上,乃至初地菩薩(含)以上?不必然也!八,成就初果以上,或初地菩薩以上是否一定開頂?是一定。九,問題冗長,吾不列述,但吾以將此三點合併作加註。 所謂開頂,必定是成就,是迷思也!開頂可藉由氣、脈、明點而成,因此未必是成就之聖者;但成就之聖者卻一定要開頂。其理安在?因為陽神要出此凡體,必定需由「頂門」,餘二魂出體則無法由頂門,所以才有第七題答案─是不一定。但第八題卻是必要。 復次,行者感嘆修行數十年未必成就,不如依賴保調法門較踏實,亦可免除數十年苦修。面對行者此問題,吾正如學校老師面對考試作弊之學生;正是如此!行者以此而言是否算考試作弊? 誠然仗藉保調法門是可以不墜苦趣,但是,類似考試作弊如此簡單!則諸天佛聖何必往返仙凡苦口婆心?因為保調法門誰知道還能有多久?一旦收回,那麼不修怎麼辦?至於苦修數十年,雖然修行苦,但修行與善知識共處又何嘗不是樂事?端看心態如何解。 最後有一關鍵,奉勸諸眾行者暨諸眾有緣,一切法悉皆未必正法(此處非指邪異);因為修行成就最大關鍵,乃在智慧,一旦智慧無碍,佛陀之開悟即是,何必求諸一切有為法?何不真誠深入智慧藏?勉之哉! 又覆示行者劉生呈叩事:吾當可理解行者心急之處,亦可斟酌處理,近日間會予折衷而行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.6.29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仍要覆示行者提問,因項目仍多,吾仍以分期覆示。今夜第一題甚有價值,可資列入本宗寶典儀軌:何謂「開蓮印」意義、作用、結果? 開蓮印,乃為本宗所獨有(任一密宗之密法,悉皆有最初入密行之功行,各宗不同),以「蓮開見佛」之意義取名,但並非只象徵性而已,而是有實質作用。 「開蓮」意在見佛,因此要提振三心——信心、恆心、決心,要破除三毒——貪、瞋、癡。更要脫胎換骨——因為修密行者在初入密行,絕無修密法之資糧,因此藉開蓮(見佛)之咒印,累積功行、轉換資糧,俾使初行者得以藉此而密行日愈精進! 附註:藏密乃致任一密宗,在欲入初密之修行時,必要有上師灌頂(此一灌頂吾已闡述:有授權、授法之義)。因而以開蓮印,替代本宗因尚無住世上師所必行之灌頂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7‧6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續作覆示行者提問:初行總陀羅尼的意義、作用、結果?題目實已說明一切,即是初行之總持陀羅尼;乃欲行者將初行作總持,俾以具足功行。陀羅尼之義,有真言密意、總持具足之意。因而修法上,作一次總集成之修法是也! 提問題目:金剛護法咒印的意義、作用、結果?修行密法之行者曰「金剛弟子」,其義何在?即是修密法之初行者,仗藉金剛護法,及至密法有成,可得金剛身;在在說明修密法之行者實即為修金剛之勝法。因此金剛咒印,即是上述意義、作用及結果。 提問題目:智慧應如何修得?此一提問甚為廣泛,吾先以狹義之智慧而言。在常人眼中,知悉許多事物,甚至較能有機巧心思、反應靈敏,世人即稱謂甚有智慧。此一狹義智慧可以多廣泛閱覽書籍(或由網路瀏覽知識網)等等,可充實自身知識及常識,則可顯出較常人有智慧而處世。 但是廣義解智慧,卻是先天所具足,只是受此假身所蔽障而不顯,因此佛道悉皆有修智慧之法。如我佛禪宗以靜,入禪定生慧,以得修行之智慧;道家亦有坐工,由靜而定、定中生慧;儒家亦是。 因此智慧如何修得?即是要減除此一假身之束縛及蔽障。本宗密法進入內密亦有此法;另者,氣、脈、明點有成亦是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7‧2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。 其一,續覆示行者提問:六、然也。七與九同,基本上是要在進入內密修程始如此。八、不必,乃一體適用。十、不必,蓋金剛即已涵括在內。十一、保留十一,原呈叩行者仍列十一,故仍以十一為示可以。行者此份提問,已覆示完畢,吾作些評斷:本宗成立時短,故今第一代行者確需多費心力,勉之哉! 其二,行者修程將進入內密修程,茲訂於今科貴堂法會圓滿,當日即授新課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8‧10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叮嚀諸行者:內密修法功行猶如建造房子。初密是地基,要穩固;內密是樑柱,要堅固! 因而內密之功行亦有最重要之黃金時間,約略在五、六十日間。需將內密之首課嫻熟,且能積聚越大、越多功行,對於內密修程有助益;更對整個密行成就,扮演如整座房子的樑柱功能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.8.25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二事。 其一,「緣佛法」之祈請文諸行者各異,吾將在諸行者內密基礎功行具足——結蓮印之後,各予開示。 其二,吾要勉諸行者、乃至有志行修彌勒密法諸善有情,修密之初,切要去執!眾生最易受蒙昧,即在我見、我知乃成我執。本宗《去執經》,深具棒喝獅子吼!因此修法應要依法而修、依教而行,去除我之見、知,使此障不成執,則修程不但倍有助力,進入深密乃至同位之密法,更有事半功倍之效!勉之哉。

玄奘法 師登台 108.9.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為行者釋疑。 題目:修密法如何得不可思議能量?本宗行者對此題已常有呈問,並煩勞 太子元帥之聖示,因此吾乃專題闡述以釋行者,並加強修法信心。 云何修密法可得不思議之能量?吾先舉例說明。在風水學之理論,有一重要依據──風生水起。此為何意?淺白講:要通風,格局不要阻礙空氣流通。但是並非如此簡單,風要生當然要流通空氣,唯水如何起?即有關方位。當然方位格局之造作若有不當,將會阻障風生水起,則此屋宅將無風水可言,亦即此一建構之物體不宜人居。 復再舉一例,古來如 諸葛上相及劉伯溫公之設陣擺卦,竟能使人迷失方位,乃至受到莫名侵擾,其理何在?簡單而言,藉大自然地形氣流。在方位上擺置關鍵物體,如旗杆或柵欄,甚至燈火等等,其用意即是改變此一地形之氣流方位,帶動磁場劇烈變化,使人有如物換星移之迷濛! 舉此二例,行者有所悟否?簡言之,修密法三大關鍵:自身,即大自然所設定之處,自身有磁場;咒,即要催行自身之能量;印,即是變化大自然外在之方位。此三者合一,則如所舉二例,可以產生不可思議力量。 吾作總結,行者自身已具能量,只是不知如何啟動,乃藉咒行而激發;再加結印,更可將大自然之能量收蘊在自身已啟動之能量。自然力加上自力,當然產生不可思議力量!願行者勉之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.10.5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為闡述密法之修行對修行者之益處。 眾所周知,密行者一旦有所成就,不但其個人已具超乎常人之神通,並且其智慧更超乎常人;亦緣於此二項超乎常人,乃使眾生對密法成就者產生欽仰,更有因此發露隨侍修行之心志。所以,密行者如何達到此二項超乎常人之成就?關鍵不外「求密法」。 雖有仗藉金剛、空行之護法乃至諸佛菩薩之加持,但均非成就之關鍵。密行者欲求成就,必要累積不可計數之功行,此一功行亦即「火候」。吾淺舉一例,道家修丹者、練氣者均需以坐工聚氣,乃至煉丹直至三花聚頂、五氣朝原,乃成元胎飛昇。亦有九轉金丹,丹成列仙班,此即藉坐工完成脫凡胎成仙骨。密行者亦是!藉功行累積在此身,藉咒、印將此功行形成浩瀚能量,達到脫胎換骨境界。 諸行者切勿以為:只有結果,才能臻此境界,非也!功行日積月累,則漸漸化轉凡胎,淨袪此身重濁。以初行奠定功行,進入內密,則有化轉之咒、印,有不可思議能量,已可漸轉凡胎!雖未臻金剛身,但已具脫胎換骨之基礎,則此功行轉化之能量,將隨功行日深,而可展顯。 復次,功行能量乃純淨,故漸行袪除己身之重濁;重濁日輕、靈明愈顯,則智慧將勝常人!此雖為理論,但諸行者自己可以印證,勉之哉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8‧12‧21

諸賢生暨諸行者邇來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覆示行者求授新法,唯吾考量之餘,亦作裁示: 明庚子年復鸞開筆之後,即授新法,為何如此?用意有二:諸行者需在此二個多月間,將所有密法課程加緊功行,因為新法是內密銜接最深密,需要有具足功行始克由內密之功行,契納初密之功行。將初、內二密之功行具足,則進入最深密,乃事半功倍之舉! 願行者在此期間多具足功行,多一分,則最深密少一分艱困及阻障!來年吾等師生再晤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.2.29

諸賢生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一則賀喜行者發心參煆鸞乩。二則貴堂 太子元帥有轉知行者提問一事,業蒙 元帥開示,唯吾有另類建議,以供行者思考: 佛衣聖物,雖然佛法無邊,當可普照施恩於廣大眾生,然則佛衣聖物若就我佛教法法史角度而言,若將之妥為保存,虔心供養,則對法史乃一大正面作法,更是啟迪後來者孺慕敬法之心! 雖然賢生所列,悉皆赤誠具足,悲心慈仁可見於所列叩事之字裡行間;唯立於法史立場,吾不建議剪裁,或有毀損之舉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4‧11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甚為欣慰諸賢一志護法之心志!吾今夜登鸞乃為行者釋疑。劉生所呈:有何自淨其意之妙法,以阻斷獨頭作用?
首先,「自淨其意」並無妙法,既曰「自淨」,只能自我全力以赴,淨空夙累業念等。其「意」者,即乃五識之我識。總此而言,俱屬解鈴還需繫鈴人——自己努力。
為何是自己努力?因為獨頭作用,何謂獨頭?有四:
其一、夢中以緣夢所起獨頭之念。
其二、定中以禪定,而起獨頭作用。
其三、散位,在平素中紛雜間,所起獨頭作用。
其四、狂亂獨頭,亦即陷入狂顛,乃至神智意識不清等,所起獨頭作用。
以此四大,可見俱屬自身所要面對或努力之處。唯一尚稱可定義為「妙法」者,如文天祥之正氣浩然,或柳下惠之坐懷不亂。因為我人日常受聲色牽引、果報侵擾,五根所在悉皆染著,只有自律或盡力消業。
當然,如出家眾一起獨頭,則青燈貝葉佛前禮懺,尚可治標!願此解析對諸賢生乃至行者,有所助益!
附註:四大之第二,禪定所起之獨頭,若伏之,則有微微心進入妙奧境,日後有機再作列述。
又示:行者曾生可再進修下階功行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4‧25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登鸞乃為行者提問而釋疑。 行者提十問,吾歸納而示之。何謂「內密」?此一內密,若指本宗密行,則屬第二階段;本宗分三位階修行密法,即初行(密)、深密與內深密。若指藏傳佛法,則其四大教派其名有二。 白教、黃教與花教將內密視為「續密」,是為無上瑜伽圓滿密法,名為「父續、母續與無二續」三部。 若于寧瑪派,則指此內密是為修行大圓滿之無上密法,為「九乘判教」之七、八、九乘。其名為:摩訶瑜伽——為修行次第生起;復為阿努瑜伽——為修行圓滿次第;再復次,為阿底瑜伽——此以妙吉祥友之抉擇心部、界部與口訣部。是為將一切雜念清除,使心恢復天性自然之大圓滿修行次第,能得大解脫。內密先解至此。 附註說明:我佛教法各宗仍是大同小異,殊途同歸;彌勒教法在藏傳與台疆會略有不同,乃因應不同時地之修子根器,願行者知之而明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5‧2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續示行者提問內密相關問題, 行者提問:藏密之內密,乃至壇場。 基本上,藏密是要到法王以上,始具足作內密灌頂;而修法者,基本上要初密完成。唯其壇場(此乃後世所詬病為『雙修』之處),因其壇場乃在入口處以布幔重重圍繞,弟子入壇場先矇其目灌頂,則不許洩露於他人知悉。因而後世異道攻訐,此內密灌頂為雙修之法。 故本宗內密灌頂不以藏密之法而行。內密灌頂,若有住世上師得到印可,則由上師行之;若無,則由本尊虛空灌頂。修法者則必須初、深二密完成,始得受灌;壇場,則採開放式,但其法器、儀軌則會更繁冗及莊嚴。至於不許洩露,則需一體遵行,因各行者根器不同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5‧9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為覆示行者及善男子各呈提問。 其一,行者提問之第七題:內密灌頂。基本上,是屬於接近印可或等同受記。但是關鍵,仍在接受內密灌頂之行者,不代表必定成就;而未接受內密灌頂之行者,更未必必定即難成就!其重要之動力,在修行者有二:即其慧根器,加上精勤修法絕無間斷。故在內密灌頂,實質上意義仍屬認可授權修法之層面上。 第八題,「境行灌頂」之二種現象,實則與上題略同。實質上已種下聖因種子,但其發露現象卻非各個皆同。基本上,人人接受境行灌頂,人人皆有聖因種子,但是各人根器不同,各人修行精勤程度亦不同;因此其現象之二,縱然僅屬表法之境行灌頂,若非上根器者,是有認可授權修法之意義;但若上善根器者,則此一灌頂不但種下聖因種子,更有加持助力,啟發顯現聖像之動能。 第九、第十題,本宗修行「本尊法」雖未加灌頂,亦為上述二題中所提及:根器與修法精勤與否有關。 基本上,本尊法在密法修行者而言,是一大利行,云何是為行者之利行?乃因緣所聚今而成熟,故行者若僅屬中平根器,但卻能精勤修行不間斷,則不但易契入本尊法海之中,更因與本尊既相契入,則行者何啻本尊緣佛?諸大金剛、空行無不頂禮相隨,則修法進入妙勝易如反掌!此亦為內密是要成就之關鍵。 至於本宗行者修本尊法未加灌頂,但有印可之儀軌,一旦本尊法功行具足接受印可,則如同活佛受記,則修法者距成就不遠矣! 復再覆示善男子洪順發提問。 其一,「不空羂索神咒」此一心經實已佚傳甚久,難得善男子有心,漢、梵對照利生持咒!唯 不空佛乃五方佛之一,各自因應教法機緣,至今可謂稀寥無幾誦持此神咒。吾觀閱善男子所作對照之音,已近八、九不離十,可以依此持誦,未踰神咒之音譯,故善男子可依此而訂。 其二,「伎藝天女神咒」亦是,吾觀閱神咒中,雖有一處略略有踰音譯,但今時若以善男子所對照漢音,則屬合適,故仍可依此而定。云何略誤,仍可依此而訂?緣乃天女神咒在傳世間此處亦已有誤,但善男子所註漢、梵對照,卻可契入而合其音譯,故吾以為依此而訂為佳。況且,伎藝天女密咒今修法者少之又少;唯有部分密行者仍沿襲法教至今,故吾另示知其另一聖名:思慧備德大瓔珞天女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5‧16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示知行者:今年七月(國曆),擬欲舉行「唯心宗密法修法利生小共修法會」,可以合併財神緣法舉行,並開放由有志趣善眾、有緣參加。 緣何擬欲舉行本科小共修?一為行者必要歷經三次對外公開之小法會,始足具得福慧進入內密,而得印可之資糧。因此今年為第二次,明年為第三次,則可望盡早準備印可大典,則本宗弘法聖務必可往前邁進! 既如是,副宗長鐘生年少擔當,當可周全膺領此一重擔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5‧23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示知下期將由宗長再授新課。此一課程乃本宗財神緣法──五度母總持咒印,吾今先行講解此一財神緣法之殊勝。 此亦為本宗財神緣法之下半部,以 五度母菩薩掌密行寶藏,而以修法契入財神緣。是以故,不但可以自身積累,更可迴向使他人受利益;唯自利或利他只能二擇一。 因此吾建議,行者修此法暫不迴向出去,先行累積自利,若日後真有必要,始作迴向。但是,若是宗門弘法利生之共修,則必然迴向利益眾生,但行者卻積累功行及福慧資糧。 復次,吾叮嚀行者此法自利未必當下,亦有持續積累至修行成就,故不必急於將此財神緣法,作佛前定義於自利或利他。因為此一法累積功行十萬八千,即為具足。(但行者切記:不要自行計數,自有 空行代計。若自行記數,會形成分散修法之專注;切記切記,日後修法不得計數) 故在本宗弘法之際,乃擬周全授此完整財神緣法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6‧6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覆示之前行者提問鐘副宗長所呈七題。一、二、六、七之前已併示之,今夜針對三、四而回覆。 為何需三次小共修?實為行者內密修行之功行縱然具足,但缺外在功德、福德之利生利他,因此乃示之至少需三次以上,乃為行者提供大乘行持以圓滿密行。 至於其項目,結緣灌頂乃至專精項目等灌頂小共修均可,火供亦是;至於修財神緣法之利益於眾生為何不算?吾意以為不是不算,但因為此一小共修乃行者自修之功行,唯卻有利益於眾生,故吾擬由空行、亥母等諸大金剛裁奪,若算,當然對行者大加分;若不算至少也是功課,也有利益眾生之大乘行持。 五,至於鐘副宗長自列所云:修密以來感覺好像越來越差。禪機所云:「相由心生,心隨相轉」,吾意以為:應由心境轉化!亦即對修法之不確定感乃至承壓,故心境隨之起伏不定;若行者加強此定心之工,當可改變此一心境及感覺。吾意以為先從糾結之意念釋開,慢慢察感修法之未來使命,當能大有助益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6‧2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覆示宗長所呈七月財神緣法結緣灌頂小法會之安排: 其一,准由宗長行五度母結緣灌,以寶塔蓋行灌頂。諸行者則以 慈尊財神緣法作摩頂灌,如此可以完備受灌結緣之效益;因此准行! 其二,開班講課之事,緣於副宗長劉生身有微恙,或可先行暫停;唯本宗教法是唯心宗之唯識學,因此吾建議,可改成座談式之探討唯識學,諸眾若有疑惑不解之處,吾再為諸行者講解。 其三,宗務推行在初期艱辛困難,吾甚願諸行者可以同心協力完成本宗奠基,若得聖業傳承不斷,則諸行者以開山第一代,則蓮台穩坐無虞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7‧4

諸賢生、行者安好!吾今夜登鸞闡述一主題,以釋行者之疑;尤其必要使鐘副宗長對此密法有所體認。 在藏傳密法中,有許多活佛法王子乃至祖師喇嘛等,修密法至精深處,其許多顯化事跡甚受人所津道,緣何如此?即乃密行火候具足,能藉祈福咒印乃至灌頂等等,為眾生消災、增福,乃至醫傷、袪病,故今夜主題即是「密法顯化」。 諸行者多曾呈問於 太子元帥,對修密不但無甚感應,更有好似每況愈下之情境。行者細思量:修密法而能有感應者,其修法少說十五年,乃至更長久者,亦有之。 修密得能具咒、印催化能量而施於人者,必須自身之功行具足到可以召納大自然能量;乃至可以催化自身功行而凝聚之能量。此需深密修行使功行具足,且能召納大自然能量及自身所聚集醞藏之能量,並將之催化乃至施行。 至於行者所謂「修密尚無感應」,一旦可修具足深密功行,舉手投足間,為他人醫傷、袪病、消災、增福並非難事!諸此總總,是否亦可謂一種感應及顯化?亦是修密法而能自知,並且利他。 總之,任何一種教法乃至事務,初始之時必定雜亂無章,未能成形之故。等到具足功行之際,則其可憑藉往昔所修咒、印催化能量之感應,如匠完成器具、如修密精深者之利他,悉皆可得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7‧11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喜矣哉!本宗今夜舉行「財神緣法灌頂小法會」,諸行者藉此緣機,亦可考驗自身功行火候是如何;當然亦可因此利益于他,則共享法喜,亦屬修行歷程中一大法喜之事! 唯在今夜小法會過後,諸行者加緊功行,吾擬欲在行者功行達最低標之際,即授新課,裨益本宗初代行者早日完成功課,以利各自精進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7‧25

聖示:吾已請 關主席騰挪一個鸞期,吾擬欲將「七脈明點」三個咒印作完整說明;之後再由宗長一次授課,裨利諸行者有志趣修此七脈明點之法,則可以完備自行規劃修程。荷蒙 關主席應允,將提供下下之期由吾作完整解說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8‧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將「氣、脈、明點」作一完整之結論。 人身有氣,因此維生;而其氣行有其脈絡,故有形成氣脈之匯集處。但氣有不善之業相,一入人體乃成「業氣」,需將此不善業氣轉成「淨智」之氣,並且將人身之雜質等淨化,因而曰「明點」。 總此而言,氣脈有三脈,即中脈、左脈與右脈,乃為氣行之主脈。其中,又以中脈更為重要,亦即修此「氣、脈、明點」之關鍵是在中脈通順,一旦中脈通,即能使「業氣」轉成「智氣」。 但氣行之間,人身尚有四處輪結,即頂輪、喉輪、心輪,臍輪,乃為匯集能量之處。淺言之,「氣行三脈、量存四輪」,則不但強身,且袪病而壽長,亦因此有將之三脈、四輪曰「七脈明點」。唯在修法中,我宗乃以「觀想」而導引氣行,使氣行於三脈,而納其能量為四輪之間。 在修法時程,端應各人之資質與用功深淺,若能日日不間斷,欲使氣行左、右雙脈無礙,約需一年。而中脈因有閉鎖之栓結,故較不易時時氣行中脈,故會較費時程。當然有人一年,但二年、三年悉皆有之;更甚者,窮盡一生中脈未通!所以必須各自體認及用功。 當然在密法修行間,有咒、印之輔助能量,故吾早前細述之文已有提示:咒、印之結需在意念成象之剎那間完成,如此可以將此氣行轉換,加大能量以助氣入中脈之能量。 復次,關於咒、印之行使,緣於要在電光石火之剎那完成,因此必須確實熟稔,有如:意起念隨、咒出印結,而使此一剎那之氣流加強,而能導引行於脈輪無礙。 不過行者亦無需過度擔憂!整個氣、脈、明點之修程:有三個咒印,僅一字與一印即完成;有二個,亦僅一句咒、二個連環結而已;但至關重要之中脈及明點之咒印則較長。所以修此法乃由易而難;換言之,有助打好基礎,再進入艱困之修程。 復次,吾將氣、脈、明點修行者打通中脈所見現象,併為詳述。有修者中脈初通之際,好似登上高峰,所入眼簾盡是藍天白雲、青翠草木,心神猶如初出樊籠之獸,跳躍雀躍! 亦有行者中脈氣通,而沉痾盡癒;更有密行者通中脈,而後能量充沛,可以將氣行所聚集之光束由頂輪衝出。此均為歷來修行氣、脈、明點之法有成之行者,親述於人之現象。 至於完成「明點」之法之行者,有人豁然好似全身輕清,骨骼好似有所轉換,並且察感身心不善穢濁等等一掃而空,縱然未必脫胎換骨,但煥然一新卻絕對可得! 結論:氣、脈、明點是密法,且是無上瑜伽之密續,是故並非修密之人必修;但密法修行後再兼修,亦不為遲!但若有行者將密法及密續之氣、脈、明點同時修持,亦無不可!端視各人有多少時間可以運用。 因而不久將來,會先咒、印傳授;修與不修,可以自行決定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8‧22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擬欲藉砂盤木筆之鸞期,作唯識之講解,因而今日先講唯識。

唯識引言

識者,了別「識」法;一切諸法皆不離於「心」,若無了別之心識,即無諸法!因此唯識之義即是:一切唯心、唯識。 淺而言之:唯心,若爾心執於不正或異端邪說,則爾識,亦執此異端邪說之不正為正。此即為若無「了別」之心識,則無一切諸法! 《華嚴經‧十地品》有云:「三界所有,唯是一心。」《楞伽經》亦有云:「由自心執著,心似外境轉,彼所見非有,故說唯心。」慈尊于《楞伽經》中亦有云及:「我自諦觀,十方唯識,心識圓明,入圓成實。」此指說重點即在「諦觀」。云何諦觀?乃入正見、正知,故心識圓明,一切諸法入圓而可成實相。 今夜先作引言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9‧19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續作:

述論:唯識與三性之關聯

所謂「三性」,唯識論所云乃徧計所執性、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;吾先逐一列述: 徧計所執性——我人之「妄情」徧計所度之事物,再以此「迷執」為實性,即是徧計所執性。我人在世自幼及長,乃養成「自我解讀、判定甚至判斷事理」,並且長期以來自我心重,常會以自身所見、所聞、所學而認知事理,即為妄情;若經自我判定而毫不以為誤,即是迷執。 因此,不論有修行或無修行之人,對事理之判讀,常有因角度切入觀點各異、甚或智慧落差,因此產生甚多紛歧,但卻又各自以自我為執;是以徧計所執性深植我人心識之中! 依他起性——所謂「依他」,即是我人累世所造作因緣,所牽引之性,故曰依他。我人累世造作善惡因緣,因而此世因緣成熟,或形成外在牽引;故在潛意識中,此依他起性仍牢不可破! 圓成實性——亦曰「法性」,或曰「真如」。即是在修學之歷程,將徧計所執及依他二性修圓,成就實性。 三性說明之後,與「唯識」又有何關聯?淺義而言,我人在世所知、所見聞,乃至所學,未必悉皆正知、正見,若深植心中,將此徧計所執迷妄成性,則「見山即是山」,絕難了別「見山不是山」之義! 修行之人雖然堅誠精勤,可是一旦累世因緣成熟形成牽擾,則縱然深知輪迴果報之定律,但難免尤怨忿恨,故亦難脫依他起性之藩籬,所以必要從三性之了別(因為三性悉皆我人所自具,必要將其打破,始能藉唯識,而圓成實性)。 不過三性與唯識之關聯,仍然僅在初階而已;誠如「見山是山——見山不是山——見山仍是山」,此一轉折之深層內涵,即是三性之漸進圓成,亦是唯識之實性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9‧26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續作述論,今夜主題:

述論:唯心所造,唯識所變

近世以來,各家對「唯心」與「唯識」常有混為一談;實則唯識可涵蓋唯心,但唯心不等同於唯識。 唯心論之主旨僅止於六識,並無第七識與第八識,尤其近代修佛之人,常以 龍樹菩薩亦不言及第七、八識,因而執以並無七、八二識。但是眾生卻不知 龍樹菩薩之所以不言七識與八識,乃緣於我佛 世尊開演七、八二識,即已明言:「此二識非上根者,無以了別」,故多在六識著墨。 因為五識緣於五根,淺顯易懂;只有第六識(編按:意識)常有迷執於「我」,常與五識攀緣、推度,乃至想像、分別等等;更可獨自開展其自以為「我」,因而此識又名曰「獨頭意識」。正如吾所詳列其作用,當可明白此識所緣即為心,因此在人生歷程中受染著,乃產生五蘊、三毒、七情六慾,故一切即唯心所造! 七識為「末那識」,比諸獨頭六識更為微細,更因其所攀緣乃依附八識,故執我更加深重。 八識曰「阿賴耶」,此識自無始以來,不論乾淨種子或雜染種子悉皆含蘊藏納,故此識亦曰「含藏識」。我人在人生歷程中,不論善惡造作、認知學習等等,悉皆牽引此含藏之種子,開展層層面向。因此所造成萬法,悉入含藏,再層層變現,故云:「唯識所變」。 我人在修行過程中,不論有法、無法,悉皆「唯識所變」,因此必要了別其義,始能因認識而深知,進而能夠破除唯心所造之假象;更可不因含藏諸法種子所變現之諸法性相,才能進入唯識之圓成實性!

玄奘法師登台 降 109‧10‧24

諸賢生、行者,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

續論:心與識

一般眾生,將心、識連結為同義詞,實則大有不同。心有「心王」,乃將「心所法」為用,二者密不可分。簡言之:有心王絕對會產生心所法;而心所法,無心王則不成立。心所,有「五十一心所」,吾往後再加詳述。 試言,眼見食物色、香味俱全,若無心王運用心所,乃知其色、香味而食指大動,進而食之。此一作用,即為五根使五識起作用(作用之中,即由五十一心所產生)。但歸根究柢,是為心王所主斷,乃能產生一切作用。 識,乃為了知、分別之意,屬精神層面,有別於心王之實物層面;但「識」之了別由何而來?即在四智(四智往後再作詳述)。緣於我人俱實相之智慧,乃能了别心王之運用,始能分判五十一心所間善與不善。然則此一「了別」須具實智,始能正確無誤分判心王作用,所以「識」亦為心之展延,更是心之完全動力。 在我佛開演七、八二識之前,任一祖師大德,僅能以六根所緣之六識作講解,但根塵即難以完備詳述,其關鍵即在將心與識混為一談,未能將「識」之作用:實則是五十一心所之作用中最大動力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10‧31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續

述論:四智

所謂四智,即:
大圓鏡智 — 謂能似如來真智,洞照一切如大圓鏡。
平等性智 — 謂能似如來對一切法及眾生,皆悉平等。
妙觀察智 — 謂能似如來對一切法,皆能善觀察而了解。
成所作智 — 謂能似如來能依本願,引諸眾生入道,成就所欲作之事。
諸眾有緣,當可見明此「四智」是為如來智。但是,如何有此四智?乃由八識之有漏智,轉成此四無漏智;但關鍵即在「如何轉成」,簡言之,即六根清淨。 諸眾切莫以為「六根清淨」是老和尚口頭禪;或許諸眾知六根清淨,但不知如何「恆永清淨」,而使六根本能緣於六塵(編按:即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,乃至七識、八識亦能清淨,至此,始能轉成無漏智。 首先,五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各有其根緣,即眼見財寶、美色,乃至動心即是,所以必先斷此「根緣」,因而才能阻絕起心動念。雖然形諸文字閱者剎那即過,但要使眼根清淨,可能要花費數年、乃至數十年!(五根悉是)此五根悉皆可以引動心王所,因此先斷五根是必然,始能進入六根清淨之境界。 當行者六根清淨,心王所與五根根緣悉皆清淨,則七識之意、八識之阿賴耶,亦因此「不善」,可以阻絕其顯現!(當然過程亦非彈指即成,仍需有恆久修行)所以,四智才能由有漏轉成無漏,只是修行過程即要殷勤及持久不斷而已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11‧14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

續論:修唯識之初基

心者,易受外物、環境、物質等影響,乃起欲望,故心為實質影響;「識」為所潛藏之意念,易受夙累乃迄業緣所牽擾,乃屬無形。故心與識之於我人,幾已涵蓋全部,但是修「唯識」更要由此進入:破除心之欲望、識之轉迷成智。 前已述及「三性」,乃我人之所度揣,因而執於迷,故要轉識成智——即為圓成實性。我佛說法,要破除而至轉成實性,乃有「三無自性」對治三性。所謂三無自性,即「相無自性、生無自性、勝義無自性」。 此「勝義無自性」,即為圓成實性、依他緣起、徧計所執之引伸。換言之,「生無自性」即為十二緣起之生滅,因其自身無性,乃引伸於依他緣起。故只要破除此一自認、執著之性,則了別其無自性,當可由此而進入勝義無自性。 此間最為關鍵,即為「相無自性」。緣於徧計所執之性,乃起於我人自身之揣度,因此任何天馬行空之想像均可能由此而生,是以故,「相無自性」是修唯識之基本概念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11‧2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為覆示鐘副宗長所提問,並藉此緣機再作開示。 何謂開頂?又如何可修成?所謂開頂,是為成就聖者,其靈神可以外行,但是另有說開頂未至靈神可外行;實際上僅是開頂之層次。其法有三:最初階,甚矇矓;中階亦未達靈神外行;只有最高階,可以靈神外行。 唯有說:開頂之法,初階與中階是密法之初行,而高階是已非「境行」,乃「臻聖行」,惟「妙覺菩薩」以上始得至此境界。諸家說法都無誤,其關鍵在「如何臻至開頂境界」。 我宗密行為何強調功行?因為此一積累修行壇城之功行,即是在凝聚自身正能量,由無知,乃至察感、乃至凝聚、乃至運行。在全身充沛正能量之際,藉咒、印使此能量凝聚,形成一股巨大轉動之「能量輪」,衝破全身脈結,乃至玄頂(即嬰兒初生,正腦中跳動之處),彼時靈神外行,則具備「神足通」之通力,是為開頂及修法。 另叩問:如何證德、證量之實在功夫?實則德、量難以具體而言,實務上,是由潛移默化而形成,亦即行者深入教法經藏,而累積德量(當然亦有天性純淨、純善之人,則其事半功倍可得其效)。 至於本宗傳法,吾評估明年可結束傳授課程。由行者自行精進三至六個月,期望全部行者可以進入最深密課程一年,爾後修行就全靠自己了! 復次,如何評斷行者修行程度——在進入最深密之法,吾會給予諸行者評分。至於自身是否能察感?嚴格說來,除非大精進,否則行者易受外物外象所影響,以致縱然正能量顯現亦難察覺!總此,願諸行者勉之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12‧5

諸賢生、行者可安好!吾今夜覆示二位行者提問,及一位善德眾之呈請。
其一,鐘生呈叩,吾示之如下:所謂「境行」,意即觀察諸法境界,而後聞、思、修之慧行,但是境行仍屬有漏之修行;相對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行始為無漏。
職是故,賢生第二題所謂「巨聖大德」,是為緣覺、菩薩,並非境行之成就者。故境行灌頂無法到達想開頂即開頂,需得菩薩聖者之灌頂,始臻此不可思議之境界。
三、所謂正能量現象,最常見即普遍者,如顯現光明景、如病痛而癒,乃至有光明能量之灌頂,或從自身脈輪運行等。
四、五合併:身軟如綿而歸空,不一定有成就,但屬有修及大善德是為必然。至於「預知大限」很難!縱然有成就者亦未必悉皆可以,但成就者察覺大限已近,則多有之。
其二,覆示行者李生所呈十二種異象,此中貴堂 太子元帥不便查示,乃呈吾批覆。實則其中甚多是為「預象」,故實亦不得明示;但吾可略加提示:是為本宗道務之事倒也無誤!
其三,覆示善德眾洪生順發所呈:吾當為鑑校,並轉 關主席應緣敦聘佛聖讚敍!

玄奘法師 登台 109‧12‧19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先

概述:境非實有 — 現行薰染

所謂「境非實有」,乃緣於「識」為「相」立意,即所有外物境相,悉皆由「識」所變現、所分別。 而我人如何分別出境外物相?則因種子識由現行當下、以及習慣中所得知而蘊納;是以攀緣牽引,而使識得以分別此一物象。換言之,我人若無歷經薰染、習慣等,則無所謂之「識變」,故曰「境非實有」。 淺例而言:在嬰兒時,所有外境悉皆不實,只有母親之撫育最實在;因為小嬰兒尚未歷經現行薰染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1‧2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接續前期:

續論:境非實有 — 現行薰染

云何「境非實有」?因為外境均以「分別」而成;是因觀察、觸、受而作詮述判斷;以萬法唯識,「識」作分別。若無自身之觸、受,及經驗、知識等作判斷,則境外物象雖存在,卻無從分別判斷,形成瞎子摸象,各自表述。 雖然近世以來,有以儀器判明物象,因此大家口徑一致,因而即認定外境物象是實質存在;然則,真是如此嗎?非也。儀器判明物象而一致判斷其名象,但充其量僅能定為「共通標準」而已!因為物象仍會生、老、壞、滅;亦即滄海桑田、物換星移,終究難免烏有!故曰「境非實有」。 復次,現行薰染。所謂「薰」者,乃種子識,意即我人身、口、意悉皆藏納入於種子識內。所以當下現行:身、口、意、行若造作不善,則薰染藏識于焉「變現」:現行不善。 若接觸、攝受惡法,當然產生更廣泛惡境,所以欲入唯識,先行正道:正信、正念、正行,如此始能進入「識無境有」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1‧23

諸賢生暨行者今夜可安好!今夜登鸞,乃為貴堂鸞期雖為尚有一期,但乃法會前夕,故有群真勝會,吾乃提前登鸞,與諸賢生暨行者勉之! 庚子年間,宗務雖多波折,緣於行者有所缺遺,但仍有堅恒不懈行者之努力!展望明年,吾至希有新氣象、新作為,不但自身修法精進,且能於宗務上漸行推廣,是為殷望!明年之初開筆之後,再與諸賢行者話晤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2‧2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要示知諸行者密法功課。 在辛丑年元月過後,將在二月及三月各授一新課程;然後八月之後,再有二課程。如此,初密、內密大致完成。 之後則為「最深密」,亦即「內深密」,此一階段則須行者各自修法揣摩,乃得深入奧妙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3‧13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示知行者下期由宗長授傳﹁密行專長法﹂此一課程。 但有前提:甚願諸行者在此七天七夜之中,將初密功行加深演練;吾須各別觀察功行,以資鑑定授課深淺——最好可以一次授畢,避免分成二次。 緣何須如此?因為密法之﹁密行專長法」印、咒之傳授,乃至修法,諸佛菩薩、金剛薩埵為見證,未來成就者,均可能應緣降蒞!故行者將前修行功行再加緊密演練,及加深具足,則諸佛菩薩、金剛薩埵應顯之機大幅提升!是以作此要求,行者勉之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4‧17

諸賢生暨諸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,其一,為行者方賢生提問之事,吾作闡述。 本宗為彌勒教法,故本尊緣法是為 慈尊殆無疑義。唯每位密行者有其自身「緣佛」亦是事實;至於行者爭論先修本尊緣佛法或本宗緣佛法,二者都不算對與錯。 行者須了解修密法次第。皈依入彌勒教法,先修 慈尊緣法是為基礎;直至修密有告一段落,再修自身緣佛法。吾淺易而言,小學生不可能讀博士班(除非極少數千百萬分之一、二有特殊者,例外),所以明白而言:緣佛法修行之時,行者已算密法有小成之行者。故須先修本宗緣佛法。 其二,勉諸行者所授課程加緊功行,即將又有新課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8‧2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首先,吾有知悉二位行者將行水果關及八關齋,可喜可賀!行關齋是為自行檢視功行,兼而可以磨練心志。因此,密法行者在修行過程中,可說是重重關齋、重重過!因而吾亦以此勉諸行者。 復次,辛丑年來台疆受疫情之防治,故貴堂鸞期曾有因應防疫而暫停。今時,今年諸行者密法已進入內密最後二個功行;吾做譬喻:內密完成,即如大學完成具備赴考碩、博士資格,由大學進入研究所。 因此辛丑年最後二個課程,會在貴堂補行大法會之日,再授一課;所餘之課將如期再授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9‧11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登鸞,乃欲為新授課程,再作解說。 此一新課程,名雖為「收外結內」之名,但總結是為初行密法已告段落,進入內密;因此每位修法密行者,基本上已具備基本功行,只是自己尚難運用,故藉此法之咒印,凝聚自身功行,化轉能量。舉凡相應、灌頂、加持,乃至隨處結緣,均可因此一咒印之功行,而凝聚數年苦修之密法。 對應於隨修或結緣之善眾,當然每位密行者所苦修累積之功行,深淺不一,故其印相亦會迥異;因此,初期尚無須在意,吾會考核、乃至評鑑印可之緣機。願行者勉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9‧1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先覆示行者提問。 印可之相,並非在功行或意識及夢境,乃在印可當下之察感:有蓮、上師之示顯,亦有行者之察感。 緣於密行者修法,具備基本功行之能量,此際猶如璞玉之藏於石,須待剖石取玉,加以磨光始現玉華。因此所授新課,即如剖石磨工之法,將所修能量加以應用,展現璞玉之光華;願行者勉之!

阿難尊者 降 110‧9‧25

述論:識神

此一識神,簡而言之即為我人「潛意識」;但與我佛所演示之「八識」未盡全然相通。識神,最淺白而言,僅到第六識;並且緣於第六識乃「仗他緣起」,屬非真性,因此識神于人而言即屬「不正確之訊息」。 修行之人難免受識神所干擾,在於心識中,尤其容易執假為真。容易產生許多由自身所架構及編織之訊息、乃至影像,卻執以為真——此即六識之特性。 許多人在日常中所見、所聞植入心識,卻因心識執以耳聽、眼見是為實相,因此即將其判定為真。由此時日既久,自身或已忘記,但是識神卻牢不可破,將其執認為真;故在日後遇上或心神鬆懈之際,此一識神則源源不斷輸顯許多「自認為真」之訊息。 尤其修行之人在修行過程中,更容易受此識神影響,是以故,修行之人必須確切領悟︰識神所執見,不必然完全正確!有賴於修行之人善加分判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9‧25

諸賢生暨諸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覆示鐘生提問。 其一、其二。蓮師印可之示顯:或有示顯祥和氤氳之瑞象,但亦有會以「示訊」受印可之行者。上師則未必具此通力,因此上師印可絕多數以言語認可。當然亦有少數行者會由上師印可之際,得祥瑞之音訊或顯像之事;關鍵在上師與行者各自功行之火候,及是否深契因緣之機——上師與行者之各自因緣悉皆為是。 其三,新課程已有解釋,即在啟動行者修行火候及功行能量。在具備一定功行之後,行者有可以運用修行之功行能量;自身察感或有不甚明顯,但他人較易察感。 至於本宗尚無上師印可,即有賴諸行者用功而勉,此際只能先行由蓮師印可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10‧9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與諸賢生行者探討主題為「能量」。 能量,是一個可以由間接觀察到之物理量。物體所含總能量,乃奠基於其質量,由化學實驗之「質量不滅定律」,可以知道能量與質量是為「純量」,不會無中生有,或無故消失。 吾另舉一例,如太陽能板接受太陽光能,經由轉換系統及儲存系統即能產生電力之能量。 以上二種,解析及舉例我宗修行密法之行者,所能蘊含及具備之能量。首先,此身即是「質」,已具備一定能量,若經修密藉由密法之咒、印,即如:太陽能板——此身。太陽光——密法。轉換及儲存系統——即咒印。 結論是︰密行者此身已蘊含從無數次之功行,所累積轉換之能量,悉皆在此身之內;所缺乏者,即是不知如何運用所儲存之能量。 在物理學中,能量總是沿著一定長度,即距離,產生阻擋作用力之能量。此話怎解?最淺易說明,即是自身飽吸一口氣用力吹出距離身外之火燭,可使其火熄滅。如此僅是觀察能量之存在而已。 如何使能量發揮極致?在運動員而言,即是訓練激發其潛能;在密行者而言,即是仗藉密行次第咒、印之進修,有如運動員不斷訓練一般,在面對狀況即能念起、心動,力量即已產生! 吾今夜所作說明,即是闡述行者之能量由何而來、如何察覺其存在,乃至可以運用其能量。關鍵即在一如運動員,一上運動場即能爆發其平素所訓練及蘊含之能量;密行者亦如是! 一旦修法功行具足、密行次第完備,一旦須要運用能量之際,或唾手可得!願能勉之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10‧30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覆示鐘生提問,所問三事吾統併回示。 本宗當然亦可恭請 慈尊做此殊勝「本尊緣法灌頂」,及各行者之本尊施行此「密灌頂」。但是先決條件,諸行者必須達成可受此密灌頂殊勝法緣之「福慧資糧」;功行具足之時,吾始得敦請 佛聖本尊降蒞施行。 復次,吾仍要概述:鐘生常喜以「此道場」之公告而論,吾不能說錯,但是各教門乃至各宗脈,其教法各擅殊勝,不能一概以彼道場立論為準;而各教脈均匡列其內。 當然,在密法修行上,行者求究竟之心絕對正確!但其間難免有不能一體適用之處,願行者了知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11‧6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嘉勉行者:在近日間多有行「關戒」,甚為可喜! 須知,密行者行關戒,藉諸道場願力,及行者自身願力藉行儀軌,可以加速凝聚功行火候,更可以激發自身潛能,加速功行之具足時程。故吾甚喜而慰,特此示知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11‧13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勉諸行者以本宗「財神緣法」,為諸眾有緣添續正法能量;不但諸眾有緣得此緣機,實亦諸行者自身積累無邊福德之共修大法! 密法在現今,乃以藏密及東密為顯揚,世人大都悉知;但彌勒密法同樣屬 蓮華生大士在藏地所傳,只是不應彼時緣機。彌勒密法在藏地深埋地底洞,但卻在古樓蘭、月氏等地出土,因此彌勒密法在藏密弘興之後千餘年,始應機、應緣,其來有自! 故諸行者目下正處:傳承及弘興彌勒密法之重任——財神緣法正是應機、應緣,與各地善眾結甚大善緣,及行者自身積無邊福德之勝法,願勉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0‧11‧20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,乃覆示洪順發善德所列呈之事。 善士為求神咒傳承、流佈廣傳,用心可嘉,當無不作廣頒之舉!因此吾當予審酌、確認之後,再作覆示。 「不空羂索神咒」加列,當然可行!唯此舉亦須經由我佛審鑑,免多爭議。 另者,善士為求「地藏十輪」及「不空羂索神咒」之廣傳,雖有與麗竺法師之佯稱藉詞,以取法師資料,雖有不當,卻非私心,有此至誠示懺之心已足。 復次,神咒以越南文而頒傳,用心也嘉!為此事受惠眾生,當然可喜可賀!唯越文古來迄今演進亦不少,茲事體大,吾亦將呈上我佛審鑑;但是善士此心自然可表,因此原則上可以細節容後再示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2‧12

聖示:壬寅年新春開筆,諸賢生行者可安好?吾為諸賢生賀喜:虎年一路吉祥光明;更願聖、凡如意! 吾今夜有一事示知行者:以諸行者功行有落後不足者,但亦有發心精進,新春之際仍然閉關精勤,故新課程在落後進度之際,決定在三月之鸞期傳授,願行者加勉!緣於此課授完,可謂密行進入另一里程,能否有成,端視行者功行具足與否!從咒、印之演練中,得能窺見今年之吉祥語——虎虎生風;蓋咒、印演練嫻熟,從中可以衍生氣場,如虎行走而生風。此為密行者自身須去體驗及檢視,願勉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3‧12

諸行者、賢生,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有二事: 其一,曾生曾求本尊緣佛,今可查示,乃為 準提佛母。唯心宗諸修子在早期迄今,各自緣佛、本尊相應在修法之後,必須各自求得印證,始為確認,而為印可必要之程序。 其二,吾今夜亦有一小主題,與諸眾有緣、行者作探討。 我宗密行者累積無數功行之修法,所求是什麼?無非「證」與「悟」而已。修行之人,悟即是修行有成,但是悟有大悟、小悟;若累積無數功行而有開智慧之日,在歷程上僅屬小悟而已;要有大悟境界,必要印證。 所謂「印證」,即是印證所修學之功行為真、為假。簡單作一譬喻:求學之學子,如何知道自己真正學有所得?即是透過考試、看成績。密法修行者當亦如是!自己修法到何種程度,必須透過考證,始能確認功行真假。 願諸行者與諸眾有緣勉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3‧26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今夜登鸞示知諸行者,今夜傳法新課,是為一密結之功行。 諸行者初密功行,大致可稱圓滿;唯須知,吾用「圓滿」二字並非意指諸行者密法圓滿,乃為初密功行尚稱圓滿;猶有賴此課程,加以總行依持密法,累積功行。 真正內密功行「總持初密」,即內密功行,則密法修行可以奠定圓滿初基。願勉之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4‧2

諸賢生暨諸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有二事: 其一,告知行者:新課程之修法待嫻熟之後,諸行者可以在此法之後將全部密法咒、印演練,串成一遍,最終以新法作總結,當應有所察感! 其二,覆示李生呈問事。所謂「印證」,不但是師之證,亦是己之證。簡單而言,在密法修行課程歷經數年之久,所積累功行是否具足形成能量、如何運用,即是在求證自身密行之成就,或曰「水平」。 所謂「印可」,或亦可曰「授記之可以」;當然是由上師以上而行,甚至有宗脈必須要法王以上,始可行。本宗此際,將由駐錫蓮師行此印可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·4·16

諸賢生暨諸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勉行者數語。 際今台疆疫情似有爆發之象,不過,此異象已屬強弩之末,應可雨過天晴!但是風雨將靜,卻是黎明前最黑暗之一刻,諸賢生暨諸行者仍莫掉以輕心,猶須時時刻刻警惕、謹慎小心! 再者,密行者更應藉此時加緊功行;雖曰密行者尚非金剛不壞身、尚非百毒不侵,但是功行火候具足正能量,在一定情境下,自我保護仍是綽綽有餘! 因此吾勉諸行者日日功行,多加具足正能量,若平順渡此瘟疫,則密行之法當能更能推廣於世,諸行者亦是自己造立無邊福慧之功德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·7·9

諸賢生暨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登鸞乃要覆示行者呈問,吾分二期解答。 其一,保調法門是自力或他力?原則上,貴堂保調法門是仗他力而得進入靈修院,此一他力,來自呈辦保調陽世人所造功德之迴向;但亡靈一旦進入靈修院靈修,則僅能依靠自身之精進。所以保調法門是他力,但修士是自力。 其二,內密灌頂之修學,是自力或他力?有加上「修學」,因此內密灌頂是自力;是行者要修密法具足功行得印可之後,始得內密灌頂。因此修學內密灌頂是自力;施行內密灌頂之受灌者,則為外力。 其三,本宗密法如何修至內密灌頂?正如第二點所云,修密行者必須功行具足、受印可,此際可以進入修此密法之印、訣。因為內密灌頂是成就者所必具備之功行,更為密法修行者所可見成就之表徵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·7·23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續為行者作解答。 其四、是修至何標準,可得本尊認可?答:最簡易淺白答案,是當行者在未有觀看唐卡、或本尊佛像時,金剛薩埵能比較清楚顯現在心頭;換言之,已經習慣時時可以觀想本尊! 那要如何修到如此境界?在修法時,身要坐本尊姿態、手要結本尊印、口要誦本尊真言、意要作本尊觀想,長年積累此一修法功行。須知,所謂「本尊相」相印法,在梵語之義即為變身瑜伽。 變身,並非真正變換形態(若真如此,眾生可能報官將你抓去坐牢!)真正意義是瑜伽,因為梵語之義是「相應」,所以漢傳之名為「本尊相應」,意即相互可以感通配合。 那又要如何修到可以相應?即是由「意」作觀想時時修法,將本尊變成自己、將自己變成本尊——此即變身自己形態、手印、真言俱皆與本尊無異,當下可得本尊之認可。 五、目前所修學密法,是以何目標修學?答:修學密法之目標,因人而異。有人因為好奇密法之神祕,而想進入此一修行密法之領域;絕大部分人會因此退去修密之決心與志趣。復有,金剛薩埵大菩薩之慈悲,應緣下世弘傳密法;正如藏教動蕩之時,許多大菩薩金剛薩埵下世之情形。 最後本宗行者,一者悉皆已有修行之根基,若以概論而言,此際本宗行者修學目標是「承先啟後」,即是身負開宗立脈之艱辛任務,又要傳薪教法以啟後。當然,當下各行者終極目標是成就,可是成就分大成就、小成就,結果要各行者自己抉擇! 六、本宗密法似乎沒有談到運用之修法?答:密法之所以神秘,乃在密行者修到一定功行,聚積手印及真言之能量時,可以藉由儀軌(或共修時),會各自產生不同能量使善眾有所感應。 當然,若以運用方法而言,密法不像數學有公式、或像武技一樣有招式。其運用,即在所修學及積聚之能量;每一手印結成,加上真言,即是運用方法。當然要有神跡現象,另當別論! 自古以來,密行之大成就者有幾位會顯現神跡,且大多為善眾祈福、消災、治病,或伏魔、驅邪而已,甚少驚世駭俗大顯神跡。所以,在能量可以灌入善眾軀體或身形等,此在本宗每一修法課程悉皆足以臻至! 呈問已解答,願諸行者勉之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8‧2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旁聽 呂祖述論「末日浩劫」,不得擊節讚歎!各大教門修子苦於末日浩劫,懼於快速來臨,相信 呂祖寶書一出,眾生安心修行可也!因而吾今夜亦登鸞略作

述論:本宗及密行之義

本宗乃 彌勒慈尊數千年來已承命應運下世,雖曰人世間一、二千年甚為久長,但是在天界中,卻僅是彈指光陰而已。 在人世間,彌勒教法由天竺而傳至西藏,乃至樓蘭、月氏等,歷經興盛,卻亦經戰禍乃至帝王之迫害。雖然興衰有其因,有其當時背景等等因素,但卻全在天運之數間,必須經此波折。 今日台疆『唯心宗』,乃得承薪繼傳而弘法;所以彌勒教法之唯識,乃「唯心」而已,本宗之名即以此而立。 復次,密法。此教法絕非當今有些修行之人所云:「仗藉他力之雕蟲小技。」因為密法之殊勝,在於啟發自身最絕密之動能,雖然有仗藉本尊緣佛、乃至空行亥母、諸大金剛之外力,但是密法修行者若無苦工,如何契引諸佛菩薩?所以是要先行自力,才得他力。 復次,密行。坊間(在甚久之前)常傳以是邪教、邪法,因為有些密行之印、咒不使旁人得見,因此以訛傳訛將密法說成邪教,密行說成邪法,實屬不當! 將本宗乃至密法、密行述說明白,最重要是令行者知其所以然,乃可所以行。密法之修行首要是自力,當即使自身所涵蘊,卻不自知之正能量藉由印、咒使其啟發、凝聚運行,乃至運用。在密印、密咒之進行中,一則催化自身能量,再藉咒、印增強或曰凝聚。 一旦初行完成,久久自身能量可以實質察感,則內密、深密將是可以運行運用之能量。至此,密行者已具小成阿闍黎資格,往密法最深密、最不可思議境界,將是指日可待! 願行者勉之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9‧24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 聖示:早在貴堂領 懿命創建鸞門之初,不幾年之後,更領命創建『唯心宗彌勒道場』,隨後再領命著造《彌勒淨土遊記》;自此大力弘揚彌勒教法,並得 慈尊賜允授傳「彌勒密法」。因此在佛、道雙修之道場外,兼而顯、密圓融。 鸞門雖曰應命代天宣化,然則本宗教法由鸞門先行推動頒傳,而後形成應運、機于當下,目前閻浮提地弘揚彌勒教法,可謂「應運、應機」! 吾奉 慈尊法諭駐錫本宗寶殿,當應盡吾所能,為眾生闡述本宗殊勝。因而將系列由淺而深作述論,裨益不論已願求生彌勒淨土之有緣;或僅知彌勒淨土,卻不知其意義及殊勝之有情,悉能應緣親近,乃至發露趣心,共願上升彌勒淨土。

述論:什麼是「彌勒淨土」?

此土在兜率天中,乃由五百億天子聽聞 世尊金口親示:彌勒菩薩乃為接續佛陀之後之「未來佛」,乃大願以無邊法力供養彌勒淨土、寶石莊嚴淨土。 彌勒慈尊更是大願於兜率陀天建立淨土,名曰「彌勒淨土」;乃承領 世尊遺命度盡眾生,共願悉成等覺,再下閻浮提地龍華三會,悉成正果。緣於兜率陀天乃即欲界天,即在閻浮提地上方,距人世間到達天界最近之淨土,因此亦是最容易上升此土之天界! 尤其際值末法時期,眾生善根慧性易受塵俗染著,已不似往昔眾生發心修道必然全捨,始能修行。因應此一末法現象、因應眾生根器,因而彌勒教法是為最適合今時眾生所修行、所願生、所皈依之教法! 雖然我佛教法殊勝,合於各種根器之眾生,但是諸佛菩薩之大願淨土,距此閻浮提地乃是恆河沙數之遙不可及,若非有上善根器全心修行者,實難到達! 因此,彌勒淨土距此人世最近、最易求生,若真有赤誠願心,欲達諸佛菩薩親近諸佛菩薩,則彌勒淨土恰似遠程之「中繼補給站」。眾生先求不墮輪迴苦趣,在彌勒淨土中藉諸天福報壽,再精進「本願」之佛淨土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10‧1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今夜

述論:什麼是「彌勒淨土」?

彌勒慈尊曾領 世尊法命:度盡遺眾,大願建設淨土。因此,只要眾生有「願」求生彌勒淨土,慈尊悉皆攝納願海,簡易無比! 更可不受限於老弱婦孺、男女、富貴貧賤等等,悉皆攝納;關鍵即在此一「有願」。眾生能生起「願生彌勒淨土」,首先要有趣心,即是樂生淨土,願為彌勒眷屬。生起趣心,始能踐行,如何踐行?如本宗之「註籍牒文」,即是願生此土趣心之行踐;因為既生此心必要行踐,始能在 慈尊願海中永受攝納,絕無退墮! 所謂求生彌勒淨土最簡易之修行,不必六根清淨、斷盡塵俗因緣;亦不必精修三經六典,深入教法奧義,只要稱唸 彌勒佛名不間斷。所謂不間斷,並非分分秒秒、時時刻刻悉皆要稱唸;基本上,我人要表達此一願心、志趣不退墮,只要每天不間斷即是俱足。更可以藉此每日不間斷稱唸 彌勒佛名,更可永固、受攝納于 慈尊願海之中! 至於每日稱唸佛名幾聲?當然不要以敷衍心態之一、二句,所以每日稱唸九聲佛名,是為最恰當。在稱唸佛名,行住坐臥悉皆可以,只要不在方便處所,及夫婦臥室即可。 如此簡易求生彌勒淨土之法門,當然是最符合今時眾生處於忙碌之工商社會!因此闡述以為結緣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10‧8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

述論:彌勒淨土外院

彌勒淨土外院,吾將之比擬為近世之高速公路中之「休息站」,專供長程旅人休息,作補充體力再繼續未盡旅程。 如此說法,或有精進修行之人不以為然!因為如此精進堅誠之人,必定虔望、希冀自己可以達到完全解脫超證之淨土,不願在此中繼休息站佇停。 但是,云何彌勒淨土要設外院?原因如下: 慈尊曾領 世尊遺命欲度盡遺眾,但眾生根器參差,不能只度上根者,而不顧下根者。 復次,佛菩薩之淨土悉皆遠如恆河沙數難以計量,若修行者欲求當下今世,即達所願佛菩薩之淨土,不但甚難、已幾近不能!因此先在最近此閻浮提地之兜率天,設彌勒淨土以廣接引有願、有緣,而不計根器之眾生。 復次,彌勒教法尚有 彌勒慈尊大願力普被,只要有願、有行之眾生,一生稱唸彌勒佛名不斷,歸空日放白光接引上淨土,先於外院。 諸此原因,乃先設外院。但眾生切勿以為入外院如休息站,沒多久就要下墜再輪迴!實則外院中仍有 慈尊定期說法(符合蓮開見佛不退墮),有諸大菩薩、羅漢、尊者為諸眾時時說法演經,以勵上生外院之眾生增長、發露精進(乃上生此土在天福報中,保持不退墮)。 所以結論是:彌勒淨土外院乃供在世根器或修行較有不足之眾生,先生此土不淪冥司、惡趣,再精進修行晉證內院。屆時龍華三會,即可隨侍 慈尊下閻浮提地,共成妙覺永不退墮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10‧29

諸賢生暨諸行者今夜可安好!

述論:彌勒淨土內院

兜率天中彌勒淨土有內院,為正品果位之尊者、羅漢、菩薩;乃至 彌勒慈尊所居,為一「生補佛處」所必要駐錫之淨土;近代之我佛 釋尊,乃至未來下世之 彌勒佛,悉皆必要駐錫淨土之內。 今閻浮提地眾生若不僅僅滿足於上生彌勒淨土外院,當然亦可志趣於求生彌勒淨土內院。在外院之求生歷程中非常簡易,只要終生稱唸彌勒佛名,當可上生。 而求生內院,是否甚為困難?實則亦不困難;不必要修行精深教法、坐破千百蒲團,更不必花費鉅大資財,只要「六事行法」多修多分,一生一世不間斷,即可三品:即下、中、上,上生內院!
所謂六事行法:
一、精勤修諸功德(即三佈施,行不間斷)。
二、威儀不缺(即堅守戒律)。
三、掃塔塗地(即清潔打掃,整理道場)。
四、以眾名香、妙華供養(即以鮮花、香、果供養諸佛菩薩)。
五、行眾三昧,深入正受(即做任何事均堅定專心,深入正信)。
六、勤誦經典(即深入經藏,廣誦經典,憑與諸佛菩薩結緣)。
此六事行法,乃為求生彌勒淨土內院之最佳福慧資糧,若終生行此無斷(當然若時間允許可以天天作;不必然天天作齊六事,只要勤行不斷,積累資糧),歸空日以「六事」若多分,即是時時有做到六事中任一行,均會累積福慧資糧。 多修則「上品上生」;若有疏間,則「中品上生」;若少修(或其中有任一事少行),則「下品上生」。 總之,六事行法乃我佛 世尊親口所演,佛不誑語,眾生當可深信不疑!若有求生彌勒內院志趣之諸眾有緣,宜即發心而行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11‧12

諸賢生暨諸行者今夜可安好!

述論:求生彌勒淨土之「破除矛盾」

《佛說彌勒三經》有云:「上生彌勒淨土,不急斷業、不入深定,悉皆可以上生淨土」;但是六事行法中又有「深入正受」之法;此皆我佛住世金口,現廣長舌之說法,是否有所矛盾? 主要關鍵,在於前句之不急斷業、不入深定,乃指普皆可以求生彌勒淨土之志趣。亦即不必急於先將所有業障了斷,亦可不必如禪宗之入深禪定,即可讓全部願意求生彌勒淨土之有緣,求生此土;但是只能上生到外院而已。六事行法多修多分、少修少分,但持行不斷,即能上生彌勒淨土內院。 乍看似有矛盾,若深知其區分在外院與內院,則毫無矛盾!所以,志趣求生於彌勒淨土之有緣諸眾,若在發心之前,先審酌自身趣心(但要考量自己做得到與否):求生外院或內院? 若深知自身所兼顧之重擔,不足以六事行法求生內院,則在不急斷業、不入深定情況下,先求生彌勒淨土外院;一旦上生淨土,再作精進。則即如經云:「未斷業、未入深定,亦可求生彌勒淨土。」 註:我佛所云「不急斷業」,實則為廣大慈悲;意即往昔造業之惡人,一旦心生懺悔、確切不犯之人,亦可求生! 「不入深定」,亦廣開方便之門;即非修行之人,只要趣生彌勒淨土,稱念不斷,亦可上生彌勒淨土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12‧24

求生彌勒淨土之顯法

所謂顯法,乃相對於密法,並無優劣、高下之分。顯教之意,乃適應於一般眾生之根器,因此較為普遍廣傳,熟為人知。 彌勒教法亦為佛法之一支,當然亦有顯、密之分。尤其顯法,更是欲求修行密法之必要條件。彌勒教法之顯法,與佛法中任一宗脈之顯法,大同小異,並無特殊!由皈依而進行教法之讀誦(此間包含禮佛之功課),直至深入經藏之後,再得授教職——但是這裡所指是為在家居士。 若為緇眾(出家僧尼),即要許多規儀。如皈依要剃度、要師證、要通過經藏考,再進入深度修行(各宗不同,如禪宗須進入靜坐、禪坐之課程;如律宗,須深入戒律、規儀等等)。 彌勒教法,因應末法時期之眾生根器,故更為簡易便利!顯法之修行 只要: 皈依——本宗乃為呈「註籍牒文」。之後,即是在皈依之後要: 禮佛不斷——即讓 慈尊永印識海。 稱念佛名——以時時常念 彌勒佛名,長時不間斷,以此稱念領受彌勒願海之攝納! 只要如此,絕無間斷,我佛 世尊住世金口親言:必得上生彌勒淨土!

玄奘法師 登台 111‧12‧31

諸賢生暨行者今夜可安好!吾甚嘉勉諸賢生暨諸行者,際此年末假期間,仍然堅誠一心護法,可喜可賀! 吾今夜登鸞,乃覆示蔡生士欣呈求傳授「氣、脈、明點」一事。授此法乃屬必然,此亦為本宗未來傳世之必要修程。密法之「氣、脈、明點」與道家長生術可謂異曲同工,只是修法不同;乃為佛、道妙法之殊勝,各有擅勝! 但道家長生之術,以練氣為根基,密法「氣、脈、明點」,以功行為根基(當然修法之中,仍然有氣馴之必要,而以咒、印為行者加持,可免於如道家練氣動輒十數年、乃至數十年!) 因而諸行者各自用功,癸卯年吾當擇適當時日授法。

玄奘法師 登台 112‧1‧7

諸賢生、行者今夜可安好!

述論:求生彌勒淨土之密法

密法相對於顯法,乃為延伸教法之最佳詮釋;因為顯法是密法之根基,易言之,欲修密法有所成就,顯法不可輕忽! 但是顯法較適合任何根器之人所修學,密法則較注重個人對咒、印修行之功行累積。因此修密之利益,是可以直生彌勒淨土「內院」。顯法要直生內院,則需更大共修共願才能成就。因此我佛教法中,不乏宗脈強調「顯密圓融」,本宗當然亦如是! 密法或有人不明,以為是藏傳佛教之歷經浩劫後,佛寶經典藏於山洞及地底,即至藏地佛教復興,諸佛寶典經咒重見光明之後,因以名曰「密法」。實則僅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,早在印度佛法之傳世,即有顯、密之分。 及至來傳中土,其間又有藏地之佛教浩劫,因此顯、密更清楚分家。實則早前密法即因演練咒、印關係,大多密行者都由上師在密室中修法,因此彼時即以「修法所在」而區分顯、密。及至佛法傳入藏地,密教更因此大興,更為明確有「顯修」及「密行」兩大宗脈。 本宗創立以來,即已強調教法顯、密之重要,行者更宜在修密之中,審察自身對教法中顯修,如「六事行法」等是否有所不足?

凡有疑難諸如家庭、事業、福運、因果、身體而至為父母親長求壽等事
歡迎填寫聯絡表單或來電諮詢。我們將有專人為您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