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鐘暮鼓

  • 恭接著書玉旨

    本堂主席關 登台 110‧4‧24
    聖示:恭接玉旨,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駕,命本堂福神十里外接駕,其餘神、人排班候駕。

    欽差豁落靈官王天君 降 110‧4‧24
    詩曰:末法寶書壽世長。鸞門普化引賢良。
       晨鐘暮鼓欣頒著。寄望諸生一志匡。

    聖示:吾今夜降蒞,乃為頒宣著書玉旨;玉詔開宣,神人俯伏!
    欽 奉

   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:
    朕居凌霄寶殿,痌瘝萬眾,無時不以蒼生為念!際值末法之期,閻浮提地多有諸大災劫應運,伺機待發,非為昊天不仁,實乃天運至此!唯蒼黎悉皆具有善慧根器,又得五大正教上聖高真、諸佛菩薩諄諄教誨,甚多賢良發露虔誠初心,參襄護法大道;尤其鸞門應運代天宣化,協力普化眾生,戮力共願,期以共善之能量扭轉災劫!

    朕心大悅!察爾台疆『懿敕拱衡堂』創建卅餘年間,著書不斷,神、人共願弘法利生,乃敕旨一道頒著新書,題其顏曰:「晨鐘暮鼓」。聘由 皇母金線道脈「四大法律主」之一:純陽祖師──呂仙祖為主著仙師,命由爾堂正鸞勇筆為主著生;為期一年,書成頒傳,自有敍錄。甚願神、人同心協力完成大命!

    欽哉勿忽 叩首謝恩
    天運歲次辛丑年三月十三日

  • 濟公活佛 序

    濟公活佛 降 110‧4‧24 序

    哈哈,老衲來也!今日貴堂膺承天命,著造新書《晨鐘暮鼓》,可喜可賀!

    「晨鐘」、「暮鼓」,乃緣於往昔佛寺「報時」之用。何以說報時?因為出家人在早、午、晚有既定功課,必須嚴律按時進修;因此附近人家聽聞晨鐘、暮鼓,即知時辰。

    但是,在出家人自己必須要體認的是:鐘、鼓伴隨課誦經典,是自身最重要之修行功課!因此「暮鼓」與「晨鐘」,幾乎已是出家人所完全融入其中,成為一體之象徵。

    復有山林間,天未亮響起嘹亮鐘磬之音;傍晚時分,低沉迴盪之鼓聲抑揚頓挫,肅穆莊嚴!因此只要聽聞晨鐘、暮鼓響起,人盡皆知附近必有佛寺。職是之故,後人引申為「警悟世人」──凡有勸化,乃至勸善言論或書章,喻為「暮鼓晨鐘」。

    今日上天頒著此書,用心良苦,不言可知!此際眾生福緣深厚,老衲深恐諸眾不知把握,乃不辭嘮叨,由源起及意涵,乃至引申之用意,作詳盡解說獻曝書前,是為讚歎昊天之仁!並勉諸眾;更為序。

    南無濟顛 降序於台疆新社懿敕拱衡堂
    天運歲次辛丑年三月十三日

  • 無極麻仙姑代 母頒示著書凡例

    無極麻仙姑 降 110‧4‧24

    聖示:吾今夜乃頒傳 老母懿賜《晨鐘暮鼓》凡例。
    老母懿示:神人免跪!

    頒宣懿旨:
    凡著造本書期間,門下賢生乃至諸眾有緣護持者,准由護法神司免其一次災難。
    凡全程護持之人,免其一次死劫。並准由東天護法神司,協同南天二司協調,即速照會冥司,以期確切免劫。
    凡著造本書期間,即已法施頒宣勸化周遭,准予一次即免一災。若長期持行,准由東天護法司派令護法隨護,並准報轉知南天依律錫福。
    凡著書期間,發心轉知各地善眾,乃至護持、助印等事,准由南天有司依律即行會知冥司;若有窒礙、踰越三司職權,准呈無極。
    凡著書期間,護持、讀誦乃至篇章列於書案,准由南天、東天監察、護法二司,可以驅離無關靈眾,不害賢良。
    凡著書期間,有重大傷病乃至事端、災禍等事,准予先行呈辦化解;若已發生者,准予三司協調:大化小,小化無。
    凡此諸例,不但著書期間適用,爾後再行翻印亦併適用;著令各司依此凡例,先行登註。

    為 娘頒此凡例,併已轉彙凌霄,故甚願諸眾執司勉力而行!更願爾堂神、人戮力以赴,毋負慈心所盼!

    無極皇母大天尊敕准頒行
    天運歲次辛丑年三月十三日 于台疆新社懿敕拱衡堂

  • 彌勒祖師 序

    彌勒祖師 降 110‧5‧8 序

    天降寶書,意在渡化眾生。唯際值三期末法,各大正教無不戮力弘揚教義,各度有緣;然則上天緣何獨鍾鸞門?此為五聖悲憫,自請昊命入世,方方闡教、處處濟事之外,實為鸞門以木筆砂盤、神人合一,俾以傳真聖訓,進而編輯成書,廣贈有緣!藉此文字因緣之廣佈無遠弗屆,乃能深入人心,契引根器,啟發向善、向道之初心。

    今日貴堂再領天命著造新書,是為因應 皇母金線大道,廣伸道脈,衍延各地,實為三期末法之間,廣授諸眾有緣堪可契入之勝義!然則自古以來佛、魔併降,大道雖曰深入三教九流,但亦多魔考之衍生,諸眾有緣接受佛光普照,亦有受到魔考紛擾!

    職是故,天頒寶書猶如暗路豎立明燈,指引諸眾有緣親近道場;修行道程之際,當可立即得見光明指引,裨益減少魔擾,增進修行,進而發露慧性根器。

    今書已頒著,吾為諸眾有緣額手稱慶!唯恐失之交臂,特抒感言憑列書前,以與諸眾有緣共勉!是為序。

    一貫大道彌勒祖師 降於台疆新社懿敕拱衡堂
    天運歲次辛丑年三月廿七日
  • 法律主呂仙祖 自序

    法律主呂仙祖 降 110‧5‧8 自序

    早昔數十年前,大道佛堂之間流傳一本小善冊,內中擷錄佛聖借竅臨壇所開示之聖訓,內容包羅萬象,舉凡佛堂規儀、道親禮儀,乃至教法修行之際,易生之疑義等等;並有加以編纂道中前賢大德修行之心得,及所解悟之理諦,並將其書訂名為《暮鼓晨鐘》,意在警醒所有修學之人,謹遵書中所節錄之聖訓及精華、心得。唯因人謀不臧,乃至書已失佚!

    吾舉此例,乃為廣示諸眾修行之人:修行過程本多助力,但若身入道中卻不知珍惜,則將有如身入寶山空手而回,殊為可惜!

    今昊天恩澤,頒降《晨鐘暮鼓》,當是不捨大道寶訓散佚,獨使諸眾善慧根器之修行者,在修行歷程有如蔽障捷徑,徒繞遠路;治絲益棼,修行有如進入迷宮!故欲著寶篇,先使諸眾有緣知其根本,發露精進。

    吾忝為本書主著仙師,乃舉故典以作啟引,並願勉諸眾拭目以待,得書研閱;是為序。

    法律主呂仙祖 降于台疆新社懿敕拱衡堂
    天運歲次辛丑年三月廿七日
  • 呂仙祖 降

  • 天命──以劫代報

    呂仙祖 降  110‧9‧11
    天命──以劫代報

    問:何謂「以劫代報」?

    答:在累世中我人積造無數善、惡因,歷經無數輪迴,在每個人生歷程中,不論際遇、運程乃至福禍,均屬「因業」之報象。所以不論修行之人,乃至不但無修行且又無神論之人,均會有其人生歷程種種起伏,是為「報象」。
    顧名思義,以劫代報,即是以劫厄苦難總結,為其人之「最後完結人生之危厄」。

    問:以劫代報,一般人或修行者均能以此為總結?

    答:可以!若一般人在人生歷程中多行善德,或在人生過程較少因業果報,則有其累世因緣成熟,漸漸累積,形成最後一劫而歸空。

    若在修行者,其人生有行功立德,且依止道場修行教法,雖然亦多有業報,當然亦有業報甚少之修行者;但人之一生在生命終結之際,大多累世業報紛沓而至形成劫厄,不論是以病厄或意外災害,均是無數因業成熟之報象。

    問:在過去以來以迄如今,甚多修行有素之行者,甚至在教門或道場身負重任,或德高望重之人,卻在臨終之際甚受苦磨,拖磨甚久而歸空,是為何因?

    答:此一現象,自古以來並不少見。往昔道家修真之士,臨終之際會以刀兵劫而解脫,證道飛昇。佛門高僧大德雖以坐化圓寂而成就,但是坐化之前亦有甚多苦難。

    問:若果身負重任之修行者,臨終之前猶要身受苦難,會否影響一般眾生,乃至行者之信心?

    答:不會!此即吾要解釋分明之處。一般身負道場重任之人,如大道之點傳師或鸞門正鸞,不論其本靈是何位仙真下世,一旦投胎即是凡人。凡胎俗骨受染著之後,即會牽引無數輪迴以來之業因,侵擾此身形成報象。

    再者,道場重任之行者,或有甚少受報象所侵損||但不代表其人本身,累世以來均無造業;正如至聖所云:「吾不敢言無過!」佛祖在世,受報業困擾而頭痛,其業因卻遠溯於數百萬年前。

    是以故,在道場身負重任之行者,平素少受報業,而其歷來輪迴之業債,即可能持續累積至最後一劫;更緣於累積甚大、甚重,故亦甚受磨難,即是「以劫代報」,如道家修真之士,以最痛苦之刀兵劫而解脫飛昇。

  • 天命──僭越

    呂仙祖 降  110‧9‧18
    天命──僭越

    問:何謂「天命僭越」?

    答:際此末法時期上天大開普度之門,亦因而仙真下世,各大正教祖師大德、善慧根器之賢達,無不戮力弘傳教法,裨益協同普化。

    因此,弘法利生之大道正信道場,同心協力廣傳教義,諸如:一貫大道之開荒播種,致力於推廣教義;佛門僧德精修不怠,道豐德巍,引領諸眾親近;乃至鸞門砂盤木筆廣頒善書寶筏,以文字因緣契引諸善親近教法、道場。亦因如此,各大正教教法深入各階層之人心。

    職是,頗多親近教法或聞信正受之人,但卻未深入教法之際,即別出心裁,將所聽聞、信受卻一知半解之教法,自創教義;更有扭曲誤解,甚至僅具其名卻未具其實之言論充斥,但卻自稱已蒙受天命,帶引諸眾邁向覺途。諸此種種,即是僭越!實無天命。

    問: 際此末法,人世間確有甚多如此異端邪說,為何昊天不予嚴懲?

    答:非為不懲,實則許多如此僭越之人已遭天譴,勾魂於冥司禁錮,但是並非全部,嚴格而論僅算少數。

    問:是否上天特加寬容,或有用意?

    答:然也!除少部分藉此僭越而妄行,有加害甚廣、甚重之人施予譴報;再者上天施罰,卻也未必定然奪命!有者以精神錯亂或身受重病,或有家庭親眷、友儕產生扞格事故,諸此種種亦是施報。

    當然邪說猖狂,猶如魔道引入邪歧,此亦為末法時期大道普傳,修行之人所謂「無考不成道」,藉此異端彰顯正信。

    問:若果如此,修行之人如何判別?

    答:事情之正、反,必屬對立!各大正教弘法利生,必然絕對符合情、理、法。故眾家行者乃至諸眾善慧,只要詳研其教理,合於情、合於法、合於理之推行教門聖務,基本上已可歸為「正信道場」。

    再深入道場教法,聽聞傳道佈法之言行──譬如動輒自稱某某佛聖降世,自稱具備大神通等等;在正信道場,絕無此類稱師作祖之輩!因此諸眾只要據此分判,邪、正立顯!勉諸道子免受其害。

  • 佛規禮節──暫訂

    呂仙祖 降  110‧10‧2
    佛規禮節──暫訂

    問:何謂「佛規禮節」?

    答: 非常重要!是道子修辦之根本。

    孟子云:「離婁之明,公輸子之巧,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。」試看眾生:稚齡時期即要入學受啟蒙,由懵懂無知而脫胎換骨,學習知書達禮。因此佛規禮節,亦屬雕塑修辦道子之心性,乃至褪去凡情俗心,進而可以接受佛規禮節,淨袪心性而成真正修辦之人。

    不論任一教脈之修行大道者,亦均須知佛規禮節之重要。儒家崇禮,佛、道亦然!在大道之前,入道之初首要學習而凜遵不悖之功課,即是佛規禮節──因為這是超生了死,欲得成就究竟乃至成佛,最為關鍵之根本!
    問:何謂「暫訂」?

    答:此乃師尊之大智慧!因知大道未來普傳九州萬國,各地民俗之差異,若明訂佛規禮節,則傳道弘法,必將因民情、風俗文化之不同而成絆腳石;因此始以「暫訂」為名,而成道場之規範。

    事實證明:時至今日,大道非僅在中國、台灣等各地蓬勃發展,更廣傳海內外各國。若當初明訂佛規禮節,則將使迥異文化,各國眾生望而卻步;使 老母垂金線大道之苦心,因此而阻礙,甚至窒礙難行!是以故,延用至今仍名為「暫訂」。

  • 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

    呂仙祖 降 110‧10‧23
    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

    問:何謂「苦海無邊」?

    答:此一用詞原為佛家語,意為輪迴是無窮盡,只有見到自我清淨本性,始能解脫輪迴痛苦。

    問:如何「回頭是岸」?

    答:關鍵即在見到「本性清淨」,但是談何容易!須知,我人本靈累積無數輪迴善、惡因緣及塵障,故使清淨本性積重塵垢,不復清明!所以只有從當下「淨念」做起。

    我人起心動念不論善惡,其心念起即已形成一股動能,容易使「累世因緣」由蟄伏而蠢動,乃使我人清淨本性又加重塵障。尤其累世因緣由當下心念所牽引,若形成果報或因緣牽擾,形成複雜人際事端等等,則本性易受蒙蔽,難顯清明,則回頭無望! 職是故,「淨念」而後淨業。

    所謂「淨業」,可分二大層次:

    其一,淨累世惡業。往昔所造諸惡業,我人不自知!因此, 當下以「行善」做消弭、迴向。

    其二,當下不再造做業因。我人身處凡塵濁世染著諸欲,只 有克制自身之欲望,始能不因此衍生造業之動力。但是身在濁世 又如何能免聲色、欲望、名利、財富等等?因此只有親近、皈依 道場,始能平靜心靈,清淨本性;此即踏上「回頭是岸」之第一 步。

    問:若如是,則如何解脫輪迴?

    答:老母垂金線大道:一指玄關竅,明心見性。是以故,求修大道之人恆持修辦不怠,積行外功、內果,則解脫輪迴不難!
  • 功過、善惡

    呂仙祖 降  110‧10‧30
    功過、善惡

    問:功過、善惡是否為同義詞?

    答:乍看,「功」即是善,「過」即是惡,甚似相通;但本質上是區分為「功過」專用在修行之人,「善惡」則適用於廣泛大眾。

    問:何謂功、過?

    答: 功者,修行過程中累積三佈施,均為「功」。過者,舉凡起心動念邪歧,雖未行踐即已有過!或有言行未居心陷害他人,唯有他人受累未至重大傷害者;另有言語無心傷害或謗詆,均屬為「過」。因此,過者即是「小之惡」,未及牽連大眾。

    唯修行之人欲斷功、過,必須由今生之功扣減今生之過,始得評斷今生是否尚有餘功──三千功之計算,即是據此而論斷。

    問:何謂善、惡?

    答:善者見義勇為,助人困厄,舉凡於他人有益者即為是善。惡者言行蓄意傷害他人,乃至行為暴戾等等,危及無辜大眾者均屬為惡。

    問:「功、過」評斷修行之人,則「善、惡」評斷一般眾生,是何結果?

    答:修行之人積聚善功(當然必先扣過),則基本上具備神司之「三千功」,持續累積若達三萬功,當然扣除基本之三千功後,可以轉換「八百果」;唯一果是為「一萬功」,因此積功不易,應由「修內果」精進。 一般眾生之善者,因為無修行大道,未積三千功、八百果,因而積善則求得「福報」,依天律及註成之命象,使此善福或今生顯成,或來世之福報。惡者積累,先不論受陽法所制裁,其積惡仍會形成因果輪迴討報之一大動力。

    問:修行之人是否可能積功又行善?意即求積功果,又求福報?

    答:當然可以!但眾生須明確了知:在道場修行雖然力行三佈施,積功有餘,但未必有行善積福。

    吾淺舉一例而言:有道子求修大道,發心清口,修辦不遺餘力,但是平素間口無遮攔,喜歡開玩笑,卻涉及無心間傷害他人;甚至在家中不論對親長、夫妻或子女,乃至兄弟姐妹之間,有不善言語或怒罵、不雅言詞,如此扣減下來恐怕不但無功,過猶要比功大!

    而一般修行者常自認三施併行,修辦精進,一定「功與善」大過於「過與惡」;吾細加析論,恐怕未必!願修子勉之。

  • 無考不成道

    呂仙祖 降  110‧11‧6
    無考不成道

    問:許多道子常言:「求修大道,修辦之後遇上許多考關!」為何如此?

    答:所謂「無考不成道」;正如許多學子在求學過程中有許多考試,如小考、段考、期中考,乃至期末考、畢業考等等,始能測試學子求學過程學習到多少知識。再如運動員,在學習技巧中有許多比試,始能測試出自己在這一領域中進境是多少?因此,修道子在修行過程中亦有許多考關,以測試每個道子對大道教義之觀念、認知,乃至心志堅持與否?最終始能成就。

    問:是否有在修行中少有考關,以及甚多考關之人?

    答:有!二者均是有之,不過是佔少數。修行過程中少有考關之人,一者是仙神應運,倒裝下世;二者累世福慧較足,亦即少有因果阻障。在修行過程中多有考關之人,一者,仙神應劫或遭貶謫下世之人;二者,累世惡業較重之人。

    問:既有考關,則考關有何種項目?

    答:考關於修子修行過程中事關重大,因此吾逐項列述:

    順考──人在一帆風順之時最易得意忘形,道子亦如是。若在人生歷程中太過順利,則心志容易怠惰,言行亦容易失去警惕;因此道子在順境中,則易招來順考,以測試修道之心志。

    逆考──所謂逆考,即是人生陷入橫逆乖舛,事事不如意接踵而來。身處逆境即是逆考,以測試修道心志是否退卻。

    情考──男女之情,自古以來即為騷人墨客大加頌詠;確實人生在世情關難過!若有所愛,縈心繞神;若失所愛,神魂失落,牽腸掛肚。因此修行之人一旦陷入情關,情考即至。

    家庭考──此一關考甚為廣泛。如家庭成員中不同宗教信仰所產生之攻訐、排斥,甚至惡口相向;如父母之不諒解,而強制阻止修行;如夫妻之中一方無信仰,或不同宗教等等產生扞格。其餘如兄弟姐妹,乃至旁系尊長等等,均有產生家庭考之虞。

    朋友考──在人生過程中,朋友是不可或缺之人際關係,因此道子亦容易受到朋友考。如不同宗教之理論,或吸引,或排斥;甚至食物之誘惑,如素食者,動輒受到朋友之誘惑。另有朋友之間金錢往來,最終卻倒閉或逃債等等,此亦屬金錢考;但金錢不成單一考關,因為與順考大同小異。

    病考──道子修行間若大小病痛不斷,甚至產生重症,此一病考最容易牽引出家庭、朋友之合併考關。因為修行中卻病痛不斷,家人、親屬、朋友必定大加攻訐,亦最容易測試道子之心志!

    因果考──所謂因果考,即乃我人累世所造諸般善、惡業,于今生緣熟註成命象。如夙世多積善福,今生得順境投生好人家,有好眷屬、好朋友,因而牽引出各關考;若夙世積惡大於善,則今生逆考、病考接踵出現。而因果考尚有一個特殊及重大關鍵──共業,因牽連甚廣,吾再專章闡述。

    魔考──此一魔考,除了上天考道之外,實則自身「心性」甚為重要!魔考分內、外,內者,即是自身理念不明、智慧不顯,常喜親近其他非本宗教義之場所。或許有人認為多親近宗教場所是好事,但際此末法時期佛、魔併降,稍一不慎,容易受到非正信、正道之處所影響。外者,即是許多自創教義或異端邪說者,阻障而成考道。當然內、外之魔考,有可能是「靈界之魔考」,亦有「人界魔考」,更有自身「自性之魔考」。

    今日詳列修道為何須有考關,及考關之列述,甚願諸道子詳研細閱,終必能得而有助修行道程!
  • 無考不成道之二

    呂仙祖 降  110‧11‧13
    無考不成道之二

    問:何謂「應運」及「倒裝下世」?

    答:天數有其行運之軌跡,譬如今時末法時期,即是正法遠去,離佛甚遠!此為目前之天運現象。

    舉凡之前任一世紀,各有其天運運行之主旨及運象;故諸天佛聖乃至仙神高真各有應運下世,裨於助益天運所要表彰之現象。是以,乃有各家仙聖各自應機、應緣(此一機緣,當然來自各自累世所造之因緣)。 唯有更多仙聖,上體天恩之用心良苦,不忍諸眾有緣救拔無門,雖未應機、應緣,乃至應運下世,卻發悲心大願,自呈下世之宏願以協助天運之機。 故有應機、應緣,屬「應運」之下世;若為自發心下世協助天運,拯渡諸眾有緣,即「倒裝下世」。

    問:何謂「應劫」、「貶謫下世」?

    答:應劫者,乃天運之行每一階段,或曰每一元會,或曰紀元,均會產生劫厄,諸如風、火、水、刀兵、瘟疫等等大劫,故即有仙真聖神應此劫運下世。當然,聖神仙真大都不願自行下世,故劫運中任一仙神高真之累世因緣,若在此劫運年間成熟,則必須下世,此即為「應劫」。

    所謂「貶謫下世」,乃為聖神仙真,乃至未臻大菩薩正品果位者,凡有觸犯天律乃至各家教律,嚴重達「失去神格」者,即予貶謫打入輪迴,再得人身修行。

    問:何須有此菩薩、聖神仙真應運、應劫,倒裝下世乃至貶謫下世?

    答:一般而言,聖神仙真、菩薩等均已歷經輪迴,及至精勤修證,任誰都知人間是苦海,一落下世多是沉淪不醒,因此任誰亦是不願下世!

    但是天行運數,必有許多需要已證神果之菩薩、聖神仙真,始足擔任特殊使命以濟世,或匡扶天運,消弭災劫,乃至普化諸眾。因此,必要使具神果之仙真願意下世,乃有如此分判。

    問:若果應運或應劫下世,或者自呈宏願下世乃至貶謫下世,亦將「併同受考」?亦或者能有特殊受助而可完成使命復歸本位?

    答:基本上自呈宏願倒裝下世,或者應運下世之仙聖,較會有完善之配套。

    當然,因為此類仙聖下世,絕大多數均以匡扶天運、拯渡諸眾有緣,本為昊天之本意,因此容易得受未下世之仙聖救渡,乃至安排傳法等等。此在五大正教之中不乏膾炙人口之案例,今時鸞門應運也是!尤其大道中,更不乏自願或應運下世之仙聖。

    至於應劫或貶謫下世者,不但不可能有安排配套,更因為其下世之原因是累業緣熟或觸律貶謫,因而欲求復歸本位,不但要加倍精修,更要倍受橫逆、因業、孽障等等嚴厲之考關。

    總此而言:修道「考關」,並非上天不仁,實為種種因素所必然!不但考人,連仙聖亦在考關之列。甚願世之道子明悟,勉之!
  • 無考不成道之三──共業

    呂仙祖 降  110‧11‧20
    無考不成道之三──共業

    問:共業之內涵,是否有具體之釋義?

    答:所謂「共業」,簡而言之:即為一樁事件,由許多人──至少二人以上,相互勾結或圖謀成事,並因此侵損於無辜大眾,或無端遭受波及之人與事物。

    問:有否其事件之舉例?

    答:譬如身在官門,為圖謀財利甚或仕途、女色等等,仗藉財、權欺上瞞下,甚或行賄,乃至施以功名、利祿等等誘因,致成狼狽為奸,迫害無辜。
    再如為上者有權有勢,為遂行私欲脅迫旁人,相互以自身利益而勾結;甚至施以小惠,蓄意縱容或包庇下人惡行,形成集團迫害無辜。
    再如各自以自身利益相互為夥,遂行不法,圖謀不軌,乃至貽禍無辜。

    問:既如是,我輩當如何面對或對治此一共業之考道?

    答:此一共業之面對,可以分成三大面向,吾加以歸類列述:
    其一,當世應劫者:此一共業在未發生之前,若有似無之徵兆。我人累世之中難免造作諸般惡業,無人敢斷言,自身有無共業會在今生形成?因此在平素間廣造善德,廣結善緣,以此消弭共業緣熟之動力。
    其二,修道子,而非應劫之劫數中人:必要了知共業形成,必然會在人生報場緣熟,絕對不會在失去人身成為鬼靈,而後共業緣熟。因此修行之人必要明悟共業之可怕,切記不可有共業之造作!
    其三,周遭之人──不論有無修道之人:切要了知此劫之發生,不是今生惡孽造作所致,乃為夙世無知所造作,而今緣熟形成劫數。切勿因此謾言:修道之人仍遭受無妄之災!譬如修辦大道遠行出門,乃至國外拓荒,卻遭受共業緣熟之劫數而詆譭大道,自造口業,反而自身深陷業海之中。

    問:為何「共業」會是一個修道之考關?

    答:因為共業在何時成熟顯現,無人可知!正如前述,若修辦之人同車出門修辦,卻遭車禍或意外災事等等,則當事人甚多會心存疑惑:「為何修辦大道之際會遭遇禍事?上天諸神不佑!」因而失去道心;旁觀道親聞知此事,當然亦有相同疑惑,因而漸褪道志。

    在此時,正是最佳考道之時!若不能知明此一劫數是由「共業」造成,則對道子修辦之心志,當然是絕大之衝擊!

    問:那麼共業有分大、小,是否每個共業緣熟必定形成大劫數?是否有因此而全部罹難,造成道場甚大衝擊?

    答:有!曾有出國拓荒之道親,遭遇禍事而罹難;亦有同車出門修辦而車禍,全部罹難。但是事件甚少,原因有二:
    其一,其道場已積累甚多福德,因此可助道親消弭部分共業。
    其二,道親自身修辦不怠之外,更力行三佈施,精勤行造善功德,因此亦助自身免除共業發生之際,受報之輕、重。 換言之,共業若造成甚大無辜之傷害,則共業之劫數,當然亦甚大且嚴重!因此諸眾修子切宜明悟:共業是「考關」,亦是修行過程中非常嚴重之「劫運」,必須諸眾道子戒慎恐懼,力行弭禍之善福。 縱然有共業之考關發生,切記不要謗詆!更應視為上天慈悲給予之警訊,而更加精進恆持。
  • 素食、素心

    呂仙祖 降  110‧12‧18
    素食、素心

    問:素食之意義?

    答:主要在體現修行之人之慈悲,以期契入佛、菩薩諸聖之宏慈大願。

    須知我人雖為萬物之靈,卻仍屬萬靈之一環,只不過進化高於其他物命,但絕不能以「萬物之靈」而恃強凌弱,動輒以「殺戮」為果腹之因;意即人為高等動物,更要秉持仁心,慈憫不造殺業,避免以此殺業阻障修行之慧根。
    問:何謂「素心」?

    答:即為「心齋」;所謂「齋」者,含括「心念」之縈掛節制,進而約束此心之欲望。若修行之人雖然時時親近道場,讀誦經典,禮神拜佛,但卻一心躭溺榮華富貴,乃至名望、情愛等等,則此心與凡俗無異!縱然身、口時處道場,仍然難脫凡俗染著,則難望成就!

    問:二者何者為重?

    答:素食,是修行者在自身了斷殺業,體現慈悲,亦即堅決示現自身修行之決心,當然重要!至少是可以讓外界檢視修行者與凡俗之不同。
    但是素心卻更為重要!所謂「心」,為言行之原動力;若果一位修行者能夠體悟素食之重要,並且踐行不怠,恆持不退,至少已是踏行康莊大道之第一步!關鍵即在漫漫修行道程之中,除了素食之外,是否能夠堅恆不退,守住「心齋」。

    若果一位修行之人在道場上、修行路上,均能恪守教法律例精勤修行,可是一旦離開道場身入凡俗,則心齋難守,欲望不止;不但是功名利祿,乃至脾性、修涵等等,一離道場宛如脫韁野馬,欲望之心猶然難止!此即「素心」之重要。

    問:若素心為重,則將如何守此素心?又若素心重於素食,是否可以守素心,不行素食?

    答:非也!素食與素心乃互為表裡,有相輔相成之效益;修行之人在道場皈依後要到發心素食期間,有一段漫漫長程須要克服。

    首先,必要面對周遭親友生活習慣之適應。譬如:親眷均無素食,自身如何克服飲食之不便?加上親友對修行之不能深入了解,因此產生言語攻訐或嘲諷等等;直至克服諸般難關之後,長期素食之後,反過來要求親友同樣素食,因此產生親友間之扞格。

    所以必要在素食之前,「素心」為要!首先,在皈依道場即要體認自己要什麼?自問自己:「僅僅是要有一個道場皈依就好,還是要藉著皈依道場而修行,而有成就?」若屬後者,那麼明白修行之真諦,即是素心第一步。
    眾生試看,哪一位上聖佛、菩薩之本願是在自己?全部佛聖均以眾生為本願。是以故,自身若要成就,當然要以佛聖之慈悲本願,為自身素心之行踐。

    若果可以有此認知,那麼發心素食,斷除殺業,行踐佛菩薩、諸聖之慈仁悲憫,如此素食不僅止清口而已,更是清心──因為已入「本心」,所以離開道場亦不會受凡俗染著;在素食清口日久之後,亦不會因此強求親友必要跟隨自己素食。

    故而「素食」與「素心」是為表裡,相互為用。甚願諸眾修子仔細研閱!
  • 末劫之一大事因緣

    呂仙祖 降  111‧1‧1
    末劫之「一大事因緣」

    問:何謂「末劫」?

    答:末劫者,指「三期末劫」之第三期;由青陽、紅陽乃至今時白陽期,謂之「三期」。白陽始於午、未交替之年,名曰「罡風劫」,故今時氣候極端異常,已有初顯端倪之兆。

    劫由人造,道因劫降;道弘則劫消,故弘道所以救劫也!

    問:何謂「一大事因緣」?

    答:此乃因應白陽期道降火宅,老母垂金線,萬仙諸佛聖不辭雲路,迭有下世闡教濟世。故五教宏興,各大正教無不戮力弘法利生,此即為「道弘則劫消」;所以各大正教佛聖與有識賢達,盡己之力形成共善共願,是為「弘道以救劫」。

    此一大事因緣,即是「道降火宅」!上至達官貴人,下至三教九流、士農工賈,人人均可聞道修行,以期大道宏興,是為「一大事因緣」。

    問:雖然道降火宅,諸天佛聖處處闡教濟世,然則佛、魔併降,我輩道子如何判別?

    答:道降火宅,其意為:道已非往昔帝王家及公侯將相等之專有,而是一般普通人家,即可親近信受大道;因此,「大道普及」之義。
    唯大道普及,故有許多聞受大道,乃至各大正教之教法義諦,卻截其部分教法,或另有脫其教法精華自行創立新義,以此自創教脈。
    故我輩道子在接受教法義諦之際,或有發心及親近道場,乃至皈依之時,宜先由其所倡言之教法,是否合於「情、理、法」──此為最基本之判別關鍵。之後可以再由其法教:是否標新立異或偏激極端?諸此種種悉皆可以判別正、邪,及是佛、是魔。

    際此三期末劫,甚願諸眾道子了知:末劫之大事因緣,即在「道弘則劫消」,故「弘道」是為救劫不二良方。
  • 大道緣由

    呂仙祖 降  111‧1‧8
    大道緣由

    問:何謂「金線大道」?

    答:係以三期末劫因果大清算,且因佛已去遠,距未來佛下世仍久,住世無佛,眾生深陷迷途苦海之中!

    老母思兒、念兒,乃敕命彌勒菩薩掌天盤之「祖」,命敕濟佛為掌道盤之「師」;因應道降火宅,以此推行大道,弘法利生,以期道弘劫消,眾生可得緣機親近、信受大道。緣於以 老母懿命親敕,故曰「金線大道」。 問:若得以親近金線大道,進而求道,是否即得超生了死?

    答:大道雖曰乃由 老母垂金線,殊為可貴!但是欲得超生了死,仍須「得而後修」,始有超生了死之契機。

    問:既曰「金線大道」殊機可貴,卻仍是要修,是如一般正教,則殊勝及可貴何在?

    答:修道正如要進屋宅一樣,必要有二件必備:其一為鑰匙,其二解鎖開門進入。二者缺一不可!

    求得金線大道即如已得鑰匙,為先決條件;而後修即如解鎖,開門進入。若果不修,則如僅得鑰匙,但卻不會開鎖、開門進入;關鍵在先得而後修,此一「後修」,即為關鍵超生了死!

    至於殊勝可貴之處,在於金線大道與各大正教,悉皆強調可以成就超生了死,免去輪迴。但若皈依一般正信教門,當然依法修行可以精進不退,自然無疑義!但金線大道是以天命明師一指點開「玄關竅」,即是保證求修大道之道子,只要不退墮即可天堂掛號,地府抽丁。

    換言之,只要求修大道,除了保證可以免去地府沉淪(當然是在求修大道之後,不能有十惡之觸犯),若知得後精勤修道,則不但可以免去沉淪地府,仍然可以三關對證,面 母敕封──此即為殊勝可貴之處。

    問:殊勝可貴既知,因此求道、得道之後,如何修道?

    答:修道之意義,甚為廣泛!除了自身依循佛堂前人、點傳師、講師之資深道子講述大道真理之外,尚有包括自身德性之修涵,佛規禮節之凜遵不怠;進而修辦佛堂法事,師事資深先進(即善知識)。
    此在日常中,即為「三施併行」;在修辦中不但自己修行,協助末法時期一大事因緣之普化眾行,俾能廣泛引渡有緣!則內行內果,外行造功,將能圓滿三千功、八百果,進而超生了死,超證免除輪迴。
    際此三期末法之中,諸眾有緣隨處可得親近、信受大道,但是深恐諸眾有緣不能深入大道奧妙真諦,因此 老母垂金線,以此慈心喚回沉淪諸眾。甚願眾生細加研閱!
  • 一貫天道

    呂仙祖 降  111‧3‧12
    一貫天道

    問:一貫天道是佛法或道法?

    答:在一貫天道中,有所謂「掌天盤」及「掌道盤」之二位,悉為佛門大菩薩而晉證佛果;一貫天道又有所謂「四大法律主」,悉皆道門。因此,一貫天道乃已融匯佛、道之佛聖,並非單一偏佛、偏道,可謂「佛道雙修」。

    問:一貫天道可有自身教法或教義?

    答:有!最讓眾生朗朗上口,即為《彌勒祖師救苦真經》及《金光祖師真經》;並且「合同、三寶、五字真言、守玄」,悉為歸納為一貫天道之教法及教義。

    問:何謂「守玄」?

    答:守玄者,是為教法亦為教義,是提供道子修行之功課,因此必要詳加列述!

    所謂「守玄」者,有曰「守玄關」,倒也沒錯!但是如何守玄關?守玄關又要做什麼?因此就字面上先解釋:守住玄關,一者是陽神出入處;二者是為專注於心誠意注,使道子能夠專心不旁騖。當心意至誠專注時可以使全身淨純,提升靈神明潔,去穢濁而輕清;更可以藉守玄而完成修行功課。

    在道子一入佛堂之際,必先有上香、獻供等,以至叩首完成時,諸眾道子是否有按部就班,依法而行,其後果──即是否「完成守玄」?在獻供、合同與守玄關此一動作間,不但是至誠專注,而且手抱合同與玄關處所結成之磁場,更是每個人可以感受磁場振盪,給予肉身之祥和與寧靜!因此在獻供、合同、叩首之際,不但自身要全神貫注,更要去體受所連結磁場之助益,完成進入佛堂之禮節,同時也完成守玄之初步功夫。

    至於深入修法,守玄是如佛家之參禪打坐,如道家之龜息。守玄有所謂之「玄關呼吸」,亦有謂之「胎息」,與佛家禪坐、道門龜息殊無二致,均為我人之假身所賴以維生之氣息,將之微細化;僅依賴微細之呼吸而可綿延生命,但卻不使假體劇烈動作而耗損元氣。故守玄是為天道弟子之教法,也是教義。

    問:一貫天道弟子既為求修佛、道兼容之弟子,那麼可否參禪打坐?

    答:可以,但現在不可以!云何如此自相矛盾?緣於往昔之際,考道、魔障未甚嚴重,因此在早前一貫天道之管事前輩,並不嚴禁道親參禪打坐。

    但是魔考因三期清算、因果大討報,魔障廣泛侵襲於一貫天道之弟子;有者因未得其法,乃至走火入魔等等現象,故近期間道中管事之前輩,大都嚴禁道親參禪打坐。

    問:既如是,何謂「參禪打坐」?

    答:參禪打坐是佛家禪宗不二法門,其最高境界乃為進入「禪定」。但眾所周知,我人大腦甚至進入酣睡之際,仍然不會停止運作;易言之,即是腦中意念時時刻刻紛紊不休,如何能夠進入禪定?因此佛門禪宗大師有云──須坐破多少個蒲團才能深入禪定!

    一般初學者參禪打坐,不能奢望一步登天!必要先由注意自己呼吸節奏,在固定而有節奏之起伏(呼吸),使自己轉移意念而達到靜、淨之境界(此即與守玄有異曲同工之妙,亦為早期一貫天道不禁弟子參禪打坐之原因),可惜修學者本末倒置,因此將正法修成入魔捷徑,因此乃有禁止之律。
  • 天時緊急

    呂仙祖 降    111‧4‧2
    天時緊急

    問:何謂「天時緊急 」?

    答:所謂「天時」,乃指一元會周而復始;此際進入午、未交會,距於亥末實已不遠,故曰「緊急」。 問:一元會之後,有何緊急?

    答:一元者,即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故已近過去三分之二,「亥」末即為收圓之時。 際此末法時期浩劫臨近,故一元之末、收圓之際,必有浩劫!縱非毀天滅地,一切混沌,但劫災接踵而至絕非生靈之福;所以一元之末,浩劫近矣!是為「天時緊急」。

    問:天時緊急之此際,所伴隨之現象又是如何?

    答:在災劫頻仍之初,甚至浩劫略顯端倪之此際,將有二大現象:其一,道劫、佛魔併降;其二,因果大清算。

    問:何以會如此?

    答:緣於午、未之交一元會將滿,歷劫之身唯有修行圓滿,始得免劫,因此大道普傳。唯道「無考不成道」,因此魔考重重,以此分判真修實煉,或者依附魔道形成劫難、阻障。 而我人在歷經累世輪迴,既已在元會將滿之午、未交替時期,過去種種因緣一一熟成!是以故,必然清算因果使以涇渭分明,輕清者上升,濁重者下墮;有恩報恩,有債須償,以了結元會之圓滿,藉此收圓。

    問:我人身處天時緊急之際,又該如何?

    答:修辦為先。所謂「修辦」者,亦即包含佛家之大乘、小乘教法,自修而利他;在道場中必要自我惕勵,自我精進,勤修大道法門,進而協助大道普化廣渡有緣。

    總此而言,天時緊急不僅僅是佛、道所倡行之理論,各地正教之經典亦多明載。因此末法時期之後,末劫來臨乃是必然!因此,諸天佛聖莫不憂心忡忡,時時刻刻均以「天時緊急」惕勉眾生。

    此際不論氣候變異之災害,病毒、瘟疫之肆虐,乃至刀兵烽火之象,已在顯示末劫之端倪,差幸尚不致演變無可轉圜之絕境!此乃一貫大道乃至諸家正教莫不致力修辦,期冀藉此勸善人心,扭轉惡業;以共善、共願之力而得廣渡有緣,避此浩劫。
  • 因果大清算

    呂仙祖 降  111‧6‧11
    因果大清算

    問:此一現象,其起緣何據?

    答:緣於三期之際、末劫時中,大道普降頒傳於世,甚多上界仙聖心懷慈憫,不辭雲路迢迢下世,方方闡教度化眾生;因此凡界眾生輕易可以親近道場,炙受法義,進而皈依修行,修辦大道。

    職是之故,地府閻君上呈奏文曰:﹁人世眾生親近大道修行,造立功德,廣行善舉;唯冥律審斷,依律准許『有冤報冤、有仇報仇』,但眾生樂善,廣行善功德,許多冥司冤魂欲報不得其門而入。﹂故促成金闕凌霄寶殿「萬仙大會」,促成決議:

    其一,冥律依天律而訂,因果討報理所當然,故准行冥司加速、加重討報,以了因果。
    其二,修道子「無考不成道」,因此在修行過程中雖然廣造善功德,仍准予因果討報,藉此為「考道之機」,淬鍊堅誠恆毅之道志。
    其三,各大道場有識之士,准許依教法所限範圍之內,可以諄諄啟發後進修學之人,在不退道志之大前提下,可以護法、護持其他道場。
    其四,因應鸞門以文字廣結善緣,代天宣化普度眾生,因此鸞門確立「打幫助道」,藉此而引導善慧眾生:先行親近道場仙神,而後發露各自精進。

    此即為因果大清算之因緣,亦即後來有南極老仙翁與濟公活佛降蒞大道佛壇之際,開示曰:﹁因果大清算,加速、加重十二倍。﹂諸眾修子切宜謹慎小心應對!

    問:雖是冥府閻君呈奏,萬仙大會決議因果大清算,但是對現世修行之人乃至眾生,是否不公平?

    答:「公平」之意義,須深層探究。乍看之下,我輩現今修子無端加速、加重十二倍討報,以完成因果大清算,似乎有點不公平!但是須知:所謂因果,即是「有因」才有果;現在所面對之果報,即是各自在過去世所造惡因,彼時受害者──即是此時討報者,當時彼受害時,亦會生起不公平之鳴!所以,因果律例絕對公平。

    況且此際末法擴大收圓,今日眾生絕大部分可以藉修真而證性、超生了死,故在修道歷程中,以﹁討報﹂替代﹁考道﹂,亦是對陰、陽兩造悉皆有利;更可以冤者釋怨結,修者了因果,過考關而證性成真,亦可謂「一舉數得」之舉。

    附註:有天道壇主與貴堂結緣甚深,護持堅誠亦久,呈叩問題與今夜主題息息相關,吾併作解答。

    問:大道修子若在鸞門護持,是否會被降職?

    答:不會!但是前提是:不能因此退去求修大道之心志。(正如前文所述「萬仙決議條文」)
    如果自身在大道中精勤修行,行有餘發心護持鸞門,不但無礙佛規,並且尚可廣行修積,分別錄誌。唯要確切牢記:上天所重視者,是「不退道志」!
  • 立願

    呂仙祖 降  111‧6‧25
    立願

    問:何謂「立願」?

    答:廣泛而言,只要「出自你口」即是立願;在各道場中則是專指「神前之言」,謂之「願」。
    其形式:不論是何時默想或喃喃自語,或有舉香禱叩;不論默想或出聲,乃至書寫祈願而上呈之疏文等等,悉皆是為「立願」。

    問:立願對眾生有何利益?

    答:立願是以「心之誠」而付諸實踐,因此容易感召佛聖、諸天仙神,針對立願者之所求而鑑納加以化轉。

    問:若立願而不了(行),則會有何種後果?

    答:基本上,眾生悉皆誤認為在神前立願不了,會受懲罰,實則是錯誤!佛聖、諸天仙神悉皆慈悲為懷,慈憫眾生,因此在眾生有立願而未了之際,並不會施加懲罰。
    唯既然已有立願,則諸神鑑納,若未行了願,自然形成落入「造因」之動力,未來之間必有其果報!亦因此,眾生誤認是為佛聖、諸天仙神之懲罰。

    問:若立願之人當初是甚有堅誠,必要了願而行;但在往後時日中有身不得已、無法抗拒之因素,而未依願而行,譬如:立財施願、立捨身願、立清口願、立渡人願等等,但卻因家庭因素或事業因素等等,乃至不能依願而行,又將如何?

    答:立願是自發心,亦即當初認知之願行;當在往後時日間,有無力了願之時,關鍵即在「態度」。

    淺易而言,即在遇上阻障之時,是否有誠心盡力圓滿解決?換言之,不是自己藉口推辭,進而盡力想要挽轉受阻障之情境,縱然最終仍然違願未行,如此情形,則其「因」相對減輕許多;亦即「業因」並非自造,則其驅動成果報之動力即大幅降低,落入因果相對則輕。

    反之,在當下心態並不積極,圓滿求得可以挽轉之契機,甚至順水推舟,以此作為自己違願之藉口,則將形成「違願」之事實!且屬自身所樂意(推拖藉口,即是自身願心不堅),故當然依律落入因果。

    總而言之,立願不論是求禱神明賜福、弭禍或庇佑,乃至修行道程中之精進等等,一旦發(立)願,自應盡量圓滿踐行!若有遇上困難,盡量爭取排除、挽回,積極作為之心態,是判定「違願」是自己無可抗禦,或是藉阻障而順水推舟,以此作為違願之藉口。

    職是之故,眾生在立願之初,切莫因親近道場不久或同修鼓勵,乃至自身一時衝動而在神前立願。切要立願之前,審酌自身能力(並且要將周遭親眷之因素及財力因素等等,納入考量),避免在初始接近道場之際,即有發願情形;此為眾生乃至修道子必須確切明悟之理!
  • 素口、素心

    呂仙祖 降  111‧7‧2
    素口、素心

    問:何謂「素口」?緣何不以「素食」為詞?

    答:素食,乃為修行者為體現昊天悲憫慈懷,及佛聖慈仁眾生之意旨,乃不忍殺生而食其身骨;亦為自身斷除殺業冤愆,避免怨戾纏擾而利修行。
    唯「素食」僅止於入口之食物而已,但「素口」則更為廣泛!不但入口之食物為素,出口之「言語」亦有克制,不以葷穢、綺麗之言詞;更甚者,對父母之言詞,對子女、兄弟姊妹之間,言詞亦不可多有暴烈,或者不祥、不順之措詞。

    吾淺舉一例:有修行之人持素食數十年,但是其平素言詞,對老年父母常有不耐煩之應對言詞;對子女罵大罵小、罵天罵地,更有三字經不雅措詞等等。如此修行之人,雖然入口食物是為不殺生之素食,但出口之言語,卻比利刃猶要傷人之刻薄!如此修行人,素食對於自身修行,不但不能因素食而精進道程,反有因為不能慎戒口語而造口業,增加修行阻障。

    因此,修行之人不能只安於素食而已,更要「素口」。

    問:何謂「素心」?是否一定要捨身,不沾惹男女情慾?

    答:非也!所謂「時代變遷法亦遷」,往昔修道之人確實必要斷除男女情慾,不婚不嫁,捨身清修;甚至落髮或束髻,遁入空門或道門才能修行。但大道轉入火宅,今時修道之人已不必如往昔:斬斷一切親情、愛情,乃至友情,反而可以嫁娶、結婚生子。

    正如聖經所云:「欲修大道,先全人道;再接地道,而進天道。」故此際修道之人可以不斷一切,但是不代表此心可以紊亂乃至胡作。所謂素心,即為「淨心」,亦即「一心端正」,如古訓所云:「女者三從四德,男者綱常維德,必不可悖!」。

    吾淺例而言:修行大道之人若不能素淨其心,則眼見美色、金銀財寶,動輒起心謀圖,縱然未必明目張膽,胡作非為,但是起心動念之際,必然形諸眼神乃至言語。若一位修道者在言行、外像之際,常有葷穢之言詞以及偏頗之行為,乃至不擇手段謀取,則將如何渡化他人?更遑論對自身修行之道程,更是橫生阻障,使自身陷入邪歧之途!

    總而言之,修道之人對於「素食」之義,是深知而嫻熟;但是,對更進入深層意義之「素口」及「素心」,卻有因為各人心性及習性,乃至觀念、認知,諸此種種不同而有忽略,或不知而不能踐行。 深願此題,對修行大道之人能有莫大助益!
  • 迷思之一──我修道的程度

    呂仙祖 降  111‧7‧9
    迷思之一──我修道的程度

    問:為何修道子會常表彰或自認為「修行很深或很好」?

    答:修道之人若有真正發心親近道場,乃至皈依教法而精進修行,在日常間擬欲度化他眾入道修行,而表彰自身修行多少年,吃素多少年,對教義了知多少程度;以自身經歷分享他眾而予渡化求道,如此做法尚屬無可厚非,亦為引渡他眾之方法。

    但是,若有修道子雖然求修大道,進入素食清口,並且也已協助修辦等等普化大事,因此常常存在愩高心態,自認為自身道行精深,或常常在言行中揭露自己修行修得多好;或者亦有修子,常常禱叩鸞門或濟世壇等等,其動輒叩問:「我修道修得如何?」希冀藉由仙神肯定其修行程度。諸此種種,在求修大道之人中隨處可見,實為修行大道之人心中甚深迷思!

    首先,大道是一段漫長過程,亦是一門必須精誠深入之功課。縱然求修大道吃素數十年,乃至加入修辦此一大事因緣,但心中常存修行到何種程度,或自詡修行多好,已經落入「心魔」──阻障慧根清淨靈明。

    基本上,仙佛不會對修子之修行加以肯定;容或會加以勉勵,但絕不會肯定他修得多好!因為我人在此閻浮提地中,此身既為凡身即容易染著,修子縱然修行精深,若加以肯定,必定引起愩高心態,容易毀卻靈慧善根。 若修子自己常想要知道自己求修大道之後,修得多好?更是容易落入「名相障」!因為修得多好是要以成就作定論,至少也要由他眾──不論是前輩者或後進者之肯定,進而見賢思齊。

    若自身躭溺於「修得多好」,必定將自身靈根、慧性導入迷途。深願修道子慎思!
  • 迷思之二──功德有多大

    呂仙祖 降 111‧7‧23
    迷思之二──功德有多大

    問:修道子在閒談中,或是自忖:自身入道求修,三施並行,修辦大道普化渡人。自詡功德莫大!言談間,不經意流露洋洋自得、志滿氣盛之概。確實如此嗎?

    答:功德之積造,確係點點滴滴而累積,但是求修大道乃至素食清口等等,卻不等於「功德」;基本上,只是修道者分內事而已!

    譬如說:素食、不殺生並無功德,亦不能化解累世之殺業,僅能由當下起,為未來世斷除殺業之牽擾而已。至於協助修辦,普化他人,確實有功德;可是卻必須由「起心動念」之際是如何原因,而判定其功德大小。
    吾試舉諸子悉皆熟知佛、道之典故,而作比較。昔有帝王敕建佛寺、寶塔,一生好發禮佛,最終證得尊者果位;昔有平民貧女無錢供佛,剪髮換錢,買油點燈供佛,斯時大風起萬燈俱滅,唯其一燈獨明!此二典故說明行為之關鍵在「起心動念」,及其所具備之能力。

    故修道子發自至誠之心行三佈施,與財富俱足,心不甘、情不願而佈施,縱然錢財等量,甚或超出甚多,卻未必功德可以大到倍數計;因為「至誠一心」所含蘊之正能量,才是催生功德成果之關鍵。
    問:何以修道子如此在乎功德?


    答:正如錢財人人愛,錢雖非萬能,沒錢卻萬萬不能!功德在修道子而言,確係無功德不能上證仙班、蓮台。
    因為佛家之「慈、悲、喜、捨」四無量心,是為最悲憫眾生之大乘心法,若不能克己私欲利捨、利眾,則無由體現大道之真諦。所以,修道子深知欲得超證了死,必先行慈悲利他;欲利他,則必須「無我」。
    但我人在知識初啟之際,即知自私自利之好處,沒人願意將自己所珍愛之物品與他人分享,因而私心成為利他最大阻障,所以必須先打破私心!如何打破私心?只有力行大乘利他之「慈悲喜捨」。

    另外,修道子雖然已求道,但是畢竟仍為凡身、凡心,因此常有炫耀自身如何努力佈施,如何努力修辦。這種心態,正如一般人經商致富之後,會有表現身分地位之炫富心態;畢竟誰願錦衣夜行,枉費一生努力?但是修行之人卻要打破此一心態!正如前述功德之比較,不論是數十年佈施修辦,仍須視起心動念是否具備「至誠」。

    總此而言,不論是身在道中多久,不論修辦多深,不論佈施多少,縱然功德大如建寺、建寶塔,但是功德評論尚在「初心」,修道子無須惦記自己功德有多大或多少,上天有專門神司在記錄評斷。就像人世間商人請會計師作帳,尚要付工資;神司錄誌,不會向修子收費。所以放寬心戮力而行,最終蓋棺自有論定!
  • 修道之惰性

    呂仙祖 降  111‧7‧30
    修道之惰性

    問:克服修道之惰性。

    答:眾生悉皆具有惰性,因為具有此凡身,此身處於人際社會,難免七情六欲,進而影響身心產生不自覺之惰性。

    雖然平素間在道場、佛堂接受善知識,深知修道必須恆毅持志,精勤不懈;但終究身在火宅,須要聖、凡兼顧,一旦凡業過重,譬如操心親長或婦幼,操勞事業乃至友儕牽縈等等,終致使修行此一聖業受到影響,產生惰性而不自知,總會為自己找藉口。

    諸如:修道是一輩子大事,漫漫長程,今日少做一些功課,來日再補!孰不知一次藉口之推託,自然養成他日慣性之推託,縱然有數十年之時間可修道做功課,但在藉口推託浪費時日中,到頭一事無成!
    因此,要克服此一惰性,唯有嚴守「佛規禮節」。

    問:何謂佛規禮節?

    答:佛規禮節──每一求修大道之道子悉皆耳熟能詳,但是甚多輕心大意不加重視;尤其最重要,亦是「最入門」之佛規禮節,反而容易忽視。

    問:最重要之佛規禮節是什麼?

    答:道子一入佛堂觸目可見,首先映入眼簾即是「母燈」,亦曰「佛燈」。在道子身入佛堂,大多寒暄問候前輩人等,此為人之常情,無可厚非;但是禮佛、禮敬母燈,卻有深層意涵。
    大道之禮佛,有所謂之十叩首、百叩首、千叩首等等,用意在禮敬師恩、諸佛菩薩,乃至眾行護法等等,更有示顯自身之懺悔,是為激勵自身求修大道之決心、意志。

    但是禮敬佛燈,卻更要心誠意正!因為此一佛燈乃代表 「老母在佛堂」,因此,不可以十叩首、百叩首、千叩首等簡化禮敬,而是要十分虔誠恭敬,依禮行「三跪九叩禮」;正如往昔出門必告知父母,入門必詣親前以報平安。
    如此分別,一者大道修子修道,乃為返回無極面 母;二則是自身,必要藉此養成強力約制身心!在佛堂中端肅心緒,嚴正言行,如此可使修道子更像一位修道之人。在此一行禮儀軌之間,使自身因身心受到強力約制,在佛堂久習成慣,自然可以在其他地方亦復如此。

    尤其身心受到強力約制,專注於佛規禮節,此一「正能量」可以啟發慧性根器,更可以掃除弊障善慧根器之不善能量。善慧根器明亮示顯,在我人內心深處,即成牢不可破之堡壘,可以藉此抗禦弊障,更可以因已成習性而克服惰性。願諸眾勉之!
  • 末日浩劫有何意旨

    呂仙祖 降  111‧8‧27
    末日浩劫有何意旨

    問:在近代以來,常可聽聞世界各地常有恐懼於天降浩劫,人世即將遭逢毀滅之末日!

    因此有許多團體倡言,可以接收天主訊息(各大正教均有之,如佛陀、仙聖,乃至亦有自稱可以接受福音或上天音訊等等,而帶領甚多信徒到深山大澤自殺輕生,言此可以得到天神引渡,上生天堂免於浩劫)。此一現象,究其因原當然來自各大正教之經典記載,如耶教聖經、佛教寶典,乃至一貫大道經典均有所見。

    尤其近世以來鸞門應運宏興,打幫助道,力行普化,諸天佛聖降駕揮鸞,勸善文章中不乏惕勵眾生向善修行,其間即有云及「末劫之將至」。

    因此,問題在末日浩劫是有其根源,亦必然來臨!但是不是現在。為何仙佛要預先警示,乃至別有用心之人斷章取義,恫嚇世人,甚至自創似是而非之教義而蠱惑眾生?

    答:各大正教之經典記載末日浩劫,乃是詳列末日之前會先有「浩劫」。而浩劫之現象各教不一,如耶教之洪水、大火、天顯紅日等等;如一貫大道所列述風、火、水、瘟疫、刀兵等等。有曰「四大異象」,或「十大災象」,乃至於眾生觸目驚心,忘卻浩劫乃末日之前兆。

    換言之,天地不會一夕之間毀滅,而是漸進式出現徵兆以警惕眾生,此即為各大正教經典所載「末日浩劫」之真實意義。至於近世鸞門大興,飛鸞闡教濟世,佛聖云及末日浩劫,亦在提醒眾生:末日存在。(只是時間長短,命運由眾生自己掌握!)

    緣於末日是一個大現象,浩劫是推動其完成結果之動力──當然是屬於負面不善之惡能量。因此,諸天佛聖提及末日浩劫,乃係在提點眾生:如何使此一末日延緩來臨,浩劫減輕──此中含意,即是減輕浩劫破壞力。諸大劫象如若順利減輕,甚至消弭,則前因消除,浩劫不生;當然後果不現,末日即不會快速來臨。

    前因後果述說分明,吾作總結:
    末日不可怕!雖然它存在,畢竟不會一夕之間發生;可怕在浩劫,浩劫之成形是眾生惡念、惡行、惡力形成一股洪流,推動它發生。因此,各大正教經典之所以明載,諸天佛聖之所以諄諄勸化,即在要眾生力行「修行、行善」而已!因為修行皈依在道場,凝聚志同道合一大群人「共願」,則可形成巨大正能量去抵禦消弭;再不濟,也可以中和那浩劫之洪流,足以延緩末日來臨。

    行善!眾生若個個行善,則人世間充滿正能量,負面不善之惡能量不能得以補充,後繼無力,則推動浩劫之惡能量日漸消滅流失,洪流最終成為水滴,則浩劫不興,末日降臨當然更是遙遙無期。

    但是,要眾生牢記一點:末日浩劫之說,用來警惕自己即可,切勿輕信別有用心之人,倡言去哪裡見天主佛聖、避免浩劫等等,均屬不可信之異端邪說!正教承天命救渡眾生,豈會要人自殺,或者遁世等等消極不當之作為?更不可能天主、佛陀仙聖接引,避免遭逢浩劫。

    切記:命運在自己手中!修行向善,是免除浩劫末日不二良方。
  • 邪說異端、明理生慧

    呂仙祖 降 111‧9‧24
    邪說異端、明理生慧

    聖示:際值末法時期大道普傳,此為上天恩澤普化眾生,然則亦因此佛、魔併降;大道福音頒傳之同時,有眾生卻受惑於甚多邪說異端,乃入歧途,毀卻大好善根慧性!故有:
    問:何謂邪說異端?

    答:按字面解義,邪說,即是妖言惑眾之論;異端,即為所行不正之舉。

    在末法時期,眾生善慧根器亦有兩極化之趨勢。善慧者積極親近道場,皈依正道,精勤修行大道;而善根慧性,因染著于塵世之富貴名利而蔽障。唯善慧根器受蔽,並不代表其人愚鈍不聰明,反之因教育普及,甚受高等教育而智慧聰明,但聰明反被聰明誤!

    若僅不信天地鬼神,不信因果輪迴,倒也不致淪入惡趣;卻有許多無神、無因果、不願修行、不願親近道場之人,時加謗詆大道,此其一。更有人因此受到諸魔利用,藉其聰明才智斷章取義,自創理論;更有託稱佛如來之下世,或稱師做祖等等,其言行即為邪說異端。修道子只有「明理生慧」,始能不受祟擾而入歧途!

    問:何謂明理生慧?

    答:按字面解義,即是明白道理之後,即能生出智慧。

    何以明白道理可以有智慧?所謂「道理」,不外乎合乎法律、人情、習俗,以及教門法義。最簡單淺明之道理,你要獲得物品,只有二個方法:一是用錢買,二是得人饋贈;其他,悉皆是為不法所得!因此,道理即是合法、合情、合理;此一合理,亦可涵蓋「合禮」。

    因為任何世間之事情,必定須有其既定之軌跡,憑供所有人遵循,因此道理即是:眾所認知(同)之標準。若其人一切了知於心,則其經驗足以提供自身判斷是非;若人能深知事物原理、明辨是非,則是智慧之人。 因此,明理生慧才能分辨佛、魔也!才能在修行大道中,不會誤入歧途,更不會受到魔擾,更可以避免自己成為魔眾。甚願道子細思量!
     
  • 無極、理天

    呂仙祖 降 111‧10‧1
    無極、理天

    問:吾輩大道修子悉皆知道求修大道,即是要回歸無極,於理天面 母。一眾道親悉知無極,悉知理天,且在平素言談間,無極與理天悉皆朗朗上口!但是何謂無極?又在哪裡? 答:所謂「無極」,字面上淺解,即是「無其極限之處」。

    在天界間,不似人間座標之經、緯度加以標明(緣於經、緯乃據地球之標準而成,天界以星宿標註,亦無以使眾生均能知明);但是《瓊林》一書有云:「藏世界於一粟,佛法何其大;貯乾坤於一壺,道法何其玄。」因此經有云:「佛道之妙,乃放之則彌六合,卷之則藏一粟。」所以無極,即是無極限之遙遠;亦隨處可在近身,甚至藏於一粟、一壺之內。

    眾生只須確切明知:無極乃 母居之處,無須求知在哪裡;因為可能在無限遙遠之處,但是,更可能就在自己三寸宅心之間!為何如此說?諸眾道子只要往下了解理天之義,即能豁然貫通。

    問:何謂理天?又在哪裡?

    答:所謂「理天」,即「理」須明,始能無所疑!因此理天,即是「無漏、無礙」。無漏、無礙,乃六大神通之最無盡神通,屬無所遺漏、無所障礙,是為佛陀之覺智。

    為何無極要有理天,為 母所居?意即我道修子必須求得澈明澈理、無漏無礙,始得回歸無極理天面 母。

    然則在大道求修乃至修辦之中,諸眾修道子皈依大道佛堂求道,云何需要明師一指點玄關?(此明師乃承天領 母命,代行「明師一指」。)實則用意雖有眾多說詞,但萬流歸海,此明師一指,即是點出「無極理天」之所在。

    首先,有說此一指點開玄關竅,乃為以後歸空日陽神出竅之處;此說可以成立!但是道子不精修,歸空日何來陽神出竅?有說此明師一指,乃要修子慎守玄關竅;此說成立!亦即要修子有智慧。

    所謂「玄關」,亦有稱「腦門」,必須慎守,不使靈神亂竄。(亦即不受邪說異端所侵擾,乃至靈神受祟擾紊亂。)

    總之,我輩大道修子當須明悟:明師一指點玄關,已指出返回無極理天之明路,修子只要澈理、澈明,則隨處悉理天,歸空必可返無極!
  • 殊勝之愩高

    呂仙祖 降 111‧10‧15
    殊勝之愩高

    問:大道修子在平素言談間,或與其他宗教道脈,乃至一般人之談論言行中,常會有心無意中流露出:自身求修大道最為殊勝!不論是以大道乃 老母「垂金線之天道」為立論基礎,或以「已得明師一指、已得道」,而產生愩高心態;諸此種種隨處可見,此一心態是否正確?

    答:求修 老母垂金線之先天大道,心有殊榮不能說不對;就是一般虔誠敬奉諸佛菩薩、上聖高真之善眾,以自身信仰對象之神明為尊、為榮,諸此心態都是正確!但是不能因此產生愩高。因為大道之修行,首在修涵自身心性,如果因皈依之教門殊勝而產生不正確心態,則謬之千里,誤人誤己!

    須知末法時期大道普傳,各大正教佛聖乃至仙神,無不應機、應緣顯化普度眾生,所以各大教門之教法悉皆殊勝,悉皆正法,差別只在「應機、應運」。

    問:何謂應機、應運?

    答:所謂「應機」,即是符合當世民情文化;所謂「應運」,即是應於天數之運。簡而言之,即是末法時期因應閻浮提地眾生之根器、民情文化,而誕傳一位教法始祖以教化此地眾生,乃有五大正教。
    淺舉一例而言:佛陀遠去住世無佛,但佛經明載彌勒菩薩是未來住世之佛,因此彌勒教法「應運」傳世。而鸞門在此末法時期砂盤揮鸞,諸天佛聖藉鸞乩教化眾生,故「應機」而打幫助道。

    所以諸大正教悉皆正法,悉皆殊勝!大道修子可以因求修大道而感覺殊榮與殊勝,但不可以因此產生愩高心態。
  • 總論

    呂仙祖 降 111‧10‧15
    總論

    一貫大道何以謂之「先天大道」?乃緣於 無極老母洪慈,親授歷代祖師可以一指點開玄關竅,此一指,即如「蓮開便見佛尊顏」,頓生永不退墮之趣心!

    既然歷代祖師得 母頒授天命,代行「一指得道」,故曰「先天大道」──因為任一正教均無此殊機之故。一貫大道之修子雖已得道,但仍須修道,故產生歷代祖師之銘訓──先得而後修。

    為何先得而後修?吾淺舉一例而言:醫生養成教育過程中,絕大部分用在學科鑽研之中,但是要畢業得學位認證,有最後一個關鍵──臨床實習,即是術科要全部完成,始為正式醫科畢業。

    以此而看修道子,不論是一貫先天大道之「先得而後修」,或者任何正教之「先修而後得」,關鍵均在「修得」或「得修」。換言之,不修所得即不實!(正如醫家養成教育,僅學科則不足以稱醫師。)若不修,當然絕不可能有得!

    總此而言,先天大道之修子既然身入 老母金線大道,又經過歷代祖師辛勤耕耘,傳薪大道,當然必要在此際發心:效法歷代祖師之堅毅,感恩 老母之洪慈,不辜負際此末法時期所頒降──應運而殊勝之先天大道。 【全 書 完】

    聖示:吾奉旨著造本書,荷蒙貴堂關主席暨諸眾賢生一力護持,終究完書。吾將回天繳旨,亦欣慰與諸賢生之結緣,共同完成寶書,後會有期!
  • 觀音菩薩 跋

    觀音菩薩 降 111‧10‧15


    喜矣哉!『懿敕拱衡堂』神、人同心護持完成寶書,可喜可賀!本書以「晨鐘」、以「暮鼓」為名,意在醍醐灌頂,為大道修子針砭心性之疑惑,乃至不甚正確之理念及認知。

    語有云:「時代變遷,自然法亦遷。」正如法條適用性,除非大原則之外,細目仍會因應時代人心,乃至民俗文化等而改變。

    大道普傳自然是昊天悲憫,修子有幸入道、求道,請勿忘記修道正如語云: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!」從今日起,得閱本書敬知發露,則不枉費得此殊機,願精勤而勉!

    恭逢寶書完成,吾不願修子失之交臂,乃敬誌數言恭列篇後,是為跋。
    南無觀世音菩薩 降於台疆新社懿敕拱衡堂 天運歲次壬寅年九月二十日

凡有疑難諸如家庭、事業、福運、因果、身體而至為父母親長求壽等事
歡迎填寫聯絡表單或來電諮詢。我們將有專人為您服務。